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雪玉 《特区经济》2012,(3):145-147
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确立以来,关于海南省旅游行业的现状与发展的研究从未间断,但是,关于海南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估还未有过系统的论述与研究,本文将基于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力模型——"钻石"理论模型对海南省旅游业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旅游创新与旅游人才瓶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洁  陈小燕 《特区经济》2009,(11):143-145
2008年海南省启动了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在这一背景下,对海南省旅游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旅游创新也提上了日程。海南旅游业要创新、要腾飞,需要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队伍。但目前海南旅游创新受到了人才瓶颈的制约,为此需要建立相适应的旅游人才开发机制,在教育、培训、激励和引进人才方面着手,以全面提升海南旅游产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石磊  蔡道成 《科技和产业》2023,23(14):100-110
自2010年开始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以来,海南省旅游业发展进步明显,全社会整体经济实力得到明显提高,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以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视角对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系列分析,从基础设施建设、产品开发、营销推广等方面提出了对促进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海南省凭借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发展契机,积极稳妥的推动海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内部经济基础薄弱、教育事业发展滞后等多重原因,使得海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很了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海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研究就此展开,在国际旅游岛视野下对海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5.
郑晓玲 《特区经济》2012,(3):158-160
运用spss和eviews统计软件,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海南省2003~2010年的保险业、旅游业相关经济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海南省旅游保险发展与旅游收入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基于此,提出综合运用政府和市场两方面力量,启动旅游业与保险业双方的合力,建立"旅保合作"的工作机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旅游相关企业和保险公司进行评估,构建旅游保险客户数据库等促进旅游保险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杨晓娟 《特区经济》2012,(6):119-121
国际旅游岛建设以来,海南省旅游业在发展方式、发展速度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本文通过对海南省旅游业近几年发展态势的阐述,指出海南省旅游业在文化内涵和旅游核算方面仍存在不足,由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期能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问卷调查及实地考察,研究海南省旅游发展对居民主观福利(主要包括社会福利及环境资源福利)变迁,结果表明海南省旅游业对当地居民社会福利改善作用不显著,各方面的变化幅度不一致。应该增强旅游业对海南省的社会福利改善作用,同时强化环境资源方面存在的福利获得(正面影响),弱化环境资源的福利损失(负面影响)。此外,需考虑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海南旅游实践,注意旅游环境保护侧重点的区域差别化,以确保海南省旅游可持续发展及各区域居民福利获得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8.
陈小燕 《特区经济》2011,(8):137-139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省经济型酒店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对海南省经济型酒店的SWOT分析,明确其外部机会和威胁、内部优势和劣势,进一步分析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朱连心  何彪 《特区经济》2012,(5):152-154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并结合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依据《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相关目标,对海南省旅游人才的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董广友 《港口经济》2014,(10):33-35
本文在海南省发展国际旅游岛的战略背景和三亚市城市发展定位框架下,对三亚港发展海上旅游促进产业转型进行综合的分析,探讨三亚海上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三亚发展海上旅游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罗君名 《特区经济》2011,(5):172-173
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是结合海南省情与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加强国际旅游岛重点统计问题研究,科学发展海南旅游经济,确保海南旅游资源健康、协调、有序和可持续发展利用。  相似文献   

12.
2010年,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获批,受这一政策的刺激,短短几个月内岛内房价大幅飙升,住房问题再次成为热点话题.为适应这一新形势,海南省将保障,巨住房列为今年的一号民生工程.近年来海南省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供给上存在着激励不足的现象,这与政府作为供给责任主体的角色是个两难困境,那么如何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就成为中心所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阐述了海南省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概况,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海南省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并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影响海南省旅游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并研究了旅游经济驱动因素中存在的时滞效应与延迟效应,采用含有时滞变量的GMC(1,N)模型对影响效应进行了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旅行社固定资产是现阶段海南旅游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旅游收入的影响同步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旅游收入的影响有3年的延迟效应,旅行社固定资产对旅游收入的影响有3年的时滞效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会促进当年海南省旅游总收入增长51万元,旅行社固定资产每增加1元,会促进当年旅游收入增长1.4442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亿元,会促进第四年旅游总收入增长0.0787亿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所提及,其中有一条本质要求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目前海南城乡人均差异较大,而且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因素,这些原因都将会阻碍海南省共同富裕的发展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讲话中提到,海南要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适应海南的经济发展。为此,海南省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基石,着手发展乡村旅游业,以此达到海南省共同富裕的目标。本文拟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分析乡村振兴政策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如何促进海南共同富裕,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  相似文献   

16.
赵诗源 《特区经济》2014,(10):207-208
2010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借助政策的春风,海南旅游产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海南省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但经济体量不大,历届政府都将旅游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提出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努力把潜在的资源转化成现实的产业优势。通过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界定,并分析旅游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海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近期,笔者随考察团到海南进行了为期5天的考察。考察期间,到了琼海红色娘子军纪念馆、博鳌亚洲论坛会址、万宁市兴隆热带植物园、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三亚南山生态文化旅游综合区等景区进行参观,初步了解了海南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尤其是海南省把旅游与文化的紧  相似文献   

18.
自1988年海南省政府成立至今经历了30年的发展历程。2018年,海南省颁布建立自由贸易港决议,使海南省经济特区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为了更好地推进海南国际自由贸易港建设,我们有必要梳理海南省30年来的改革开放经验和成果,透过海南经济发展的现状,在肯定经济特区建设的巨大成就基础上,为未来更好地建设国际自由贸易港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9.
林文超 《改革与开放》2011,(14):133-134
近年来,国内外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势头迅猛,成为了旅游业和农业的一个新亮点。在休闲农业迅速发展的浪潮之下,海南开始进行发展旅游休闲农业方面的有益尝试,然而诸多问题使得海南省旅游休闲农业发展受阻。本文分析和总结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针对海南旅游休闲农业的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2012年12月委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海南省建筑设计院共同编制《海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规划》,希望无论规划还是实践,稳步有特点的推进海南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本文通过三个方面分析了海南省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然后对海南省城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最后提出了城镇化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