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2001年的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让广大投资者充满了愁绪的市场。市场的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从市场行情看,2001年可谓是中国证券市场的调整年;第二从证券监管政策面上看,是中国证券市场从1990年市场建立之后的规范市场;第三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看,是中国证券市场中投资者投资理念转变的市场过程;第四从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放状况看,也是中国证券市场尝试与国际市场接轨,积极进行与国际接轨准备的市场阶段。2001年中国证券市场的变化可以说层出不穷、五彩纷呈。一、监管政策与市场2001年中国证券市场监管政策出台的背景是与市场中早…  相似文献   

2.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步人金融全球化的进程,资本市场国际化在中国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从当前情况来看,证券市场国际化已经对中国证券市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的关联程度日益提高。我国证券市场和国际证券市场在整体市场走势、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关联性,国际证券市场的发展态势日益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走向的重要背景和参照系之一。  相似文献   

3.
吴婷婷  陈涛  周莎 《特区经济》2005,(2):247-248
人民银行总行在《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从利率形成来看,利率市场化的指向目标是要建立以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以市场供求因素为基础,更多的因素将对市场产生影响,利率变动的频率、幅度均会不断扩大,因此商业银行面临的将是一个更为复杂化、动态化的金融市场价格环境。  相似文献   

4.
机构投资者与证券市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入2000年以来,针对我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众多、市场投机气氛浓厚等缺陷,证券监管部门明确提出超常规培育机构投资者的政策取向,并在实践中付诸实施.无疑,机构投资者呈上升趋势乃是一全球现象.根据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统计资料,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公司及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持有纽约股市总股本的46%,在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这一比例也达到了42%.但是,对年轻甚至还很不规范的中国证券市场而言,机构投资者发展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我们是否决定发展,更为重要的乃是我们应该如何发展.或者说,寻求一条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正确道路乃是当前的适当选择.主流观点认为,超常规培育机构投资者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而且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中的机构投资者在稳定证券市场方面也确实发挥了显著作用.但是,从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践来看,部分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发生了一定的变异和扭曲,市场违规行为屡有发生,旨在稳定证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最后反而加剧了市场波动.因此,分析机构投资者与证券市场稳定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发现成立这种关系所需的市场条件,最后对照我们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加以完善,将会对我们寻求一条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正确道路及制定相关的政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邹高祥  沃建中 《中国经贸》2009,(16):120-121
金融市场的羊群行为是一种有限理性的行为,对于投资者的效用和证券市场的稳定都产生较大消极的影响。促使羊群行为产生的心理因素包括:博弈、认知偏差、从众的本能以及预期效益与风险回避,通过对羊群行为的心理成因的探索,对投资者和市场监管部门控制羊群行为都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产业在面对同样的货币政策冲击时,由于自身特征的不同会对货币政策有不同的反应,因而货币政策会对产业结构调整造成影响。本文利用上市公司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是否存在着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对第二产业内部不同要素密集的行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资本密集型行业受货币政策影响程度最大,技术密集型行业其次,最后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因而货币政策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效应。从整体上来看,技术密集型行业处于相对有利的中间地位。此外,紧缩的货币政策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来说,更加有利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2年11月至2016年11月上海证券市场的月度面板数据,文章通过双重差分固定效应模型,分别从不同期间、不同市场开放程度入手,研究沪港通对股票价格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的实施有效降低了标的股票的整体波动性,波动性在短期的增加只是一种暂时性的现象,沪港通的实施通过扩大股票投资者基础、优化市场投资者结构从而对股价稳定性带来积极影响。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增加,沪港通也会对股票的极端波动产生影响,降低公司股价跳升风险,有利于缓解A股市场的投机氛围,但同时也增加了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带来市场不稳定因素。沪港通实施后公司股票的崩盘风险与中国证券市场薄弱的信息披露环境有关,那些信息披露环境差的公司股票的崩盘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股市上的每次调整不仅影响到广大股民,而且也会影响到众多的机构投资者,其中包括一些大券商也会不同程度地陷入步履维艰的境地.为什么市场的调整竟会引起如此大的影响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证券市场尚缺乏很好的保值工具,投资者无法通过套期保值来规避系统风险,更谈不上通过某些工具的运用在市场调整中获利.而证券的卖空机制就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9.
中国证券市场印花税调整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首先从市场波动性、噪声波动性、印花税收入和券商佣金收入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交易印花税税率调整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税率调整对市场波动性和噪声波动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税率上调将会提高市场波动性和噪声波动性,税率下调则导致市场波动性和噪声波动性一定程度的下降;税率调整的方向和税收收入变化的方向一致,而对券商佣金收入几乎没有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了对中国证券市场交易税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研究货币供给量、分析银行利率等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对探讨我国货币政策调整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关联性,建立货币政策变量与资本市场之间的数量联系,对于央行如何实施货币政策,采取何种货币政策工具来影响资本市场,使政府货币政策的制定建立在更为科学的量化基础之上都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影响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等方面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邹萍 《南方经济》2015,33(7):29-46
目前中国股市还存在较多制度性缺陷,股价波动频繁且暴跌风险较高。本文以2003年至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作为激发机制的货币政策以及作为外部生成机制的股票流动性对中国股票价格暴跌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股票流动性与公司股票价格暴跌风险具有显著的敏感性,即随着股票流动性的下降,公司股票价格暴跌风险显著上升;货币政策越宽松,股票价格暴跌的风险越大;而且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强了股票流动性与股票价格暴跌风险的敏感性。区分市场势态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市场为熊市时,股票流动性对股票价格暴跌风险的影响更显著,货币政策的放松越容易激化股票价格暴跌风险,且对股票流动性与股票价格暴跌风险的敏感性的放大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股票市场货币传导效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11):135-138
文章从理论上阐释了财富效应形成机理及其股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然后选择上证综合指数和社会消费总额数据为变量,运用格兰杰检验分析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是否有助于刺激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是否有利于货币传导效率。研究发现,我国股市不具备财富效应,货币传导机制还不能从股市  相似文献   

13.
杨杨  龚俊 《特区经济》2012,(2):115-117
随着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及货币需求作用的日益显现,学者在研究货币需求时开始关注并引入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函数的影响。而一般作为股票市场的代表量就是股票的市值,本文在前人分析的基础上着重研究股票市值对不同层次货币需求的影响,并试图给出具体的影响程度,以期为利益相关者做决策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卢笋 《特区经济》2010,(2):114-115
股市已成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央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来达到对股市进行干预的目的,央行在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时,应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考虑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股市影响的不同程度与时滞因素,择机选择数量型调控和价格型调控或者两者的某种组合。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效果是渐进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的月度时间序列样本,构建了经典的多元回归模型,对"大小非"解禁与股价走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阶段实证研究。计量结果表明,国内国际经济形势、货币政策以及预期等因素才是影响我国股价走势变化的最主要因素,而"大小非"解禁对股价走势的影响程度则要受到我国股市所处行情阶段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孔雀 《特区经济》2010,(2):110-111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股票市场对M1有比较显著的正向影响,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交易效应比较明显,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关注股价。  相似文献   

17.
Due to the global economy that is currently being increasingly integrated and liberalized, the cross-country transmission of U.S. monetary policy surprises has become a critical issue attracting scholarly attention. This research thus extends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by assessing the causal linkages among U.S. monetary policy uncertainty (USMPU), equity market volatility, and China’s stock price index over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1994 to August 2021. We apply Granger causality in quantile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in each quantile of the distribution in a comprehensible manne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quity market volatility and China’s stock price dynamics play little role in affecting USMPU. We also find that only greater changes in both positive monetary policy uncertainty and stock prices lead to changes in equity market volatility. Furthermore, fluctuations in monetary policy uncertainty and equity market volat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Granger-cause China’s stock prices. Knowing such causality results could prevent market participants from adopting a one-size-fits-all strategy.  相似文献   

18.
罗丽珍  王昀 《特区经济》2007,(3):117-118
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主要的传导渠道。货币政策通过传导渠道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本文运用协整与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预测方差分解等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信贷渠道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结果表明信贷渠道对我国股票市场产生显著的负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19.
轩慧芳 《特区经济》2013,(11):71-73
股票市场的发展与一国的宏观经济因素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文选取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利率、汇率、货币供应量、上证综合指数这6个变量建立VAR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对宏观经济因素对我国股票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得出宏观经济因素与股票价格波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货币政策只有很微弱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股市宏观调控研究作了简要回顾,运用VAR模型对货币政策调控股市的有效性进行了最新检验,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股市调控的效果不显著;同时,现有的财政政策调控属于漏损型调控,不利于股市的长期发展.因此,必须创新股市宏观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