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对2006—2016年京津冀2+11市的绿色经济效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2006-2016年京津冀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和效率呈现总体上升的态势,北京、沧州、唐山、天津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秦皇岛、张家口、邢台等城市发展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西部经济快速增长,但经济效率却没有改善。本文通过主成分法分析了西部各省区经济效率,研究表明:除了具有特色和优势产业的云南、新疆等地区经济效率较高外,其他省区效率都较低。为了增强西部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需要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调整经济结构,积极引导地区经济结构升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西部地区经济效率,改善经济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还是一种以高物耗、高能耗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要求,在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重建过程中,要以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西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西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西部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西部生态工业经济体系,实现工业经济增长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4.
陈涌 《当代陕西》2007,(1):20-20
2006年岁末,"2006·中国西部首届经济联盟峰会"在西安召开. 本届经济联盟峰会以"新观点、新探索、新思路、新作为"为主题,旨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西部投资环境,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西部省区政府、工商界等各领域之间的合作,实现经济集团化、中心化战略.一些经济研究专家、学者就西部发展中的问题纷纷登台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5.
西部的曙光     
走出封闭 开放促开发 西部人正在摒弃那些怨天尤人、消极悲观、裹足不前的观念,挺起腰杆,捕捉机遇,拼博而上。 根据西部地区的区情和新的经济大环境,西部省区决策层努力解放思想转换脑筋,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跳跃性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发展战略。综合这些省区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黄河流域2011—2018年59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并借助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各地区间差异明显,黄河上游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最高,中游次之,下游最低;从空间特征上看,黄河流域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布上呈现高(低)集聚态势,黄河“几”字内部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较高;从影响因素上看,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之间存在先降后升的U形曲线关系,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土地市场化和科技水平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有正向影响,环境规制则有显著抑制作用。各影响因素对黄河流域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地区的影响存在差异。最后提出黄河流域应该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各地方政府应引进人才,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土地利用技术的改善,从而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运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和Tobit回归方法,测算了2003~2016年环境约束下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效率及其分解情况。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综合效率均值为0.74,且呈现"W"波动发展趋势。规模效率是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效率提升的制约因素。三大区域新型城镇化综合效率体现了一定的区域集聚现象。环境保护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效率提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外开放程度、科技支持力度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效率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地区,按照最新的划分标准,它是指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九个省区和重庆市在内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土地辽阔、资源丰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省区,而且东西部差距的拉大呈现出加速的趋势。因此,为了促进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为了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中国西部十省区经济  相似文献   

9.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由于我区以往的经济发展战略难以与之相衔接,我区与西部兄弟省区相比,显得缺乏生机和作为.实践需要能够给内蒙古人以指引新的经济发展的战略设计,大家更盼望着能使内蒙古经济腾飞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能源领域实行“开发和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然而,其水平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节能潜力还很大。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地区差距较大,致使能源利用效率各地也明显不同。为了对不同地区制定相应的节能降耗目标,使能源公平合理配置,本文选取了1990~2004年中国各省区能源消耗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从时空两方面对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省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节能空间相对较小,而能源效率较低的省区主要分布在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内陆特别是广大西部省区,这些地区节能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1.
文章用考虑能源环境因素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将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解为环境技术进步、环境技术效率、环境管制、产业环境结构和要素投入等五个部分,进一步利用核密度方法、时变参数方法、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了五种增长源泉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要素投入是拉动中国省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环境技术进步和环境管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而环境技术效率和产业环境结构的总体恶化则阻碍了中国省区经济的增长;2000年以来,中国省际经济差距总体呈现缩小趋势,要素投入是促使中国省际经济差距趋于缩小的唯一因素,而其他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拉大了中国省际经济差距。其中,环境管制对省际经济差距的扩大作用最显著,其次是环境技术效率和环境技术进步的作用,而产业环境结构对地区差距的扩大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12.
谭涛 《科技和产业》2023,23(10):38-43
以2013—2019年全国人文社科类高校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人文社科类高校科研效率进行测算,结果发现全国人文社科类高校科研效率总体水平一般,达到有效状态的省份不足50%,其中东部地区最高,东北和中部地区居中,西部地区最低。进一步通过Tobit模型对影响科研效率的因素进行回归,发现人力资源投入和科研经费投入对科研效率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支持对科研效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科研效率的正向作用不显著。为推进人文社科类高校科技创新工作,需要减少人力和财力资本的过度投入,做好科研经费的精细化管理,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并加强对外科技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3.
任洁 《发展》2005,(2):73-75
多年来,西部各省区作为经济落后地区,在经济的发展中所需要的巨额资金,主要依赖于政府投资和政策性银行信贷.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银行经营体制的转变和信贷政策的调整,传统的资金供给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资金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西部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根据国家提出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政策,在西部地区建立和完善区域资本市场,利用市场机制来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成为新阶段解决西部开发资金短缺问题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4.
陈玉桥 《南方经济》2013,(10):64-76
通过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本文首先采用SBM非期望产出模型测度了我国29个省(市)2000—2009年环境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结果发现省域间环境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其自相关性已不容忽视。通过进一步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后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地区的环境技术效率与其所处位置及周边环境密切相关,并且受到邻近省份结构性差异误差冲击,这体现为各省份在经济发展水平、FDI、对外开放度和治理投资额等空间影响因素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开放度均显著提升了各省份环境技术效率,而产业结构、环境治理投资额与环境技术效率负相关,环境治理投资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是包含多投入和多产出的复杂经济系统,客观、有效的循环经济效率评价体系是反映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文章根据循环经济的3R原则,构建了评价西部各省区市循环经济发展效率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动态DEA模型对西部各省区市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效率进行评价.对西部十一省区市2010年数据进行分析,分别从投入和产出角度分析影响循环经济效率的主要因素,指出非DEA有效地区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最后提出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效率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6.
建设西部经济强区是广西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经济强区既是现实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也是潜在发展能力的体现,可以用区域竞争力来衡量.通过构建省际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建立相关模型,借助现代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广西的区域竞争力在西部省区中处于中下游水平.广西要建设西部经济强区,必须扬长避短,从单纯依靠比较优势向着力培育竞争优势转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2012—2020年面板数据,构建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内地30个省份和五大国家战略区域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Tobit模型探究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空间差异较大且效率较低,研究期内全国30个地区的综合效率均值只有0.45;中国各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现良好的动态变化趋势,绿色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20%;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政府支持力度、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均与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的正向相关。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方法将考虑人力资本与能源消费的经济增长分解为人力资本、复合物质资本、效率改善和技术进步四部分,探寻其经济增长的源泉,并对西部大开发前后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以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能源消费为代表的要素投入和以技术进步、效率提高为代表的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几乎相等;但在西部大开发以后,以技术进步、效率提高为代表的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呈现逐年上升的良好趋势。采用绝对收敛方程考察了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四类因素的收敛效应,发现中国西部地区出现了显著地经济收敛,而这种结果是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物质资本积累的共同结果。采用Tobit模型深入分析了能源投入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约束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投资环境日益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成为促进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不同,改善投资环境的切入点也各有侧重。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对人类活动极为敏感,这成为西北各省区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的基础性障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们在加快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改善投资软环  相似文献   

20.
文章将碳排放纳入农业环境效率评价体系中,利用基于松弛模型(Slack Based Model,SBM)对2003—2014年中国农业环境效率进行了测算和无效率来源分解,并且对农业环境效率进行区域差异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农业环境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农业环境效率水平最高,其无效率主要来源于机械投入无效率;中西部地区农业环境效率水平较低,其无效率主要来源于碳排放量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