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村传统农业占主体地位,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农村经济结构差异较大、经济活动主体的层次性特征明显,农村金融需求的多元性特征明显。发展农村小额信贷应适应农村金融需求多元性特征的需要。国家在法律制度上给予充分保障,在政策和财力方面给予支持和扶助,允许小额信贷利率在规定幅度范围内浮动,同时建立信用评级制度、风险分担机制,还要切实发挥政府对小额信贷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保证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的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历来都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注重对农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本应用于“三农”的信贷资金被分流和转移的现象较为突出,农村信贷资金的供给难以满足农业发展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农村信贷资金的供需缺口较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一、农村信贷资金投放环境欠佳(一)农村的贫困和乡镇企业经济效益的欠佳使信贷资金缺乏优良的载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贫困现象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但农村的扶贫攻坚任务仍很严峻。乡镇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欠缺…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需求的变化与供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小额信贷上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通过在我国部分地区的试点,探索了扶贫资金到达贫困户手中的途径,使穷人获得了参与项目选择的机会或权利,减少了决策的盲目性,增强了扶贫组织的管理能力。小额信贷项目的引入,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产生的深远影响超过了小额信贷本身。本文基于需求的视角,从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出发,具体分析了新农村建设对小额信贷需求的新变化,提出了农村小额信贷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农村的发展需要增加资金投入,但目前在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市场上却存在着严重的“惜贷”现象,农村贷款难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农村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造成了我国农村信贷市场中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和企业的“惜贷”行为,引发了农村信贷资金的外流,最终导致更为严重的信贷配给问题。应该加强农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水平,更好地克服或减弱农村金融机构与借款人间的信息不对称,切实解决农村信贷配给难题。  相似文献   

5.
农村小额信贷作为一项金融制度与金融产品的创新,有效解决了农村中低收入群体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法宝,对支持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在供给、需求和政策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解决,以促进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艳 《特区经济》2010,(7):202-203
我国地区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差异较大,改善西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对西部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西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和影响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投入机制,树立科学的公共服务理念,完善筹资机制,确定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构建公众参与的公共服务监督评估系统四个方面提出了改善西部农村公共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陈诚  程欢  程凤艳 《中国经贸》2013,(14):123-123
小额信贷是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领域不容小视的一项金融服务方式,并且其作用也在不断凸显。重庆做为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资金缺口较大。小额信贷在我市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利率不合理、资金供给问题、缺乏监管等问题,本文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阐述与分析,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为重庆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周颖颖  吴晓苇 《魅力中国》2010,(6X):111-111
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推动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的基础工程。目前农民对教育的需求大大增加了,但农村教育的供给却远远没有跟上,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为此,我们在北京市10个远郊区县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和论证。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以农村教育服务供给为研究对象,从农村居民的角度出发,以农村居民对教育服务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北京市农村教育服务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探讨,以揭示北京市农村公共教育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当前,黑龙江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普遍短缺,已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解决黑龙江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良的对策应是: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创建新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理顺中央、省、地方各级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做到财权与事权对等;区分公共产品的层次,进一步明确投资主体.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江南农村信贷市场之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农村信贷市场是农村金融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因资料之匮乏与零散,它又是经济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拟利用地方档案馆藏资料及部分社会调查资料,从信贷资金之用途、信贷主体结构、融资手段与利率以及信贷习俗等方面,对民国时期江南农村信贷市场作区域性考察,为深入研究金融市场提供个案分析的例证。  相似文献   

11.
农村小额信贷在我国经过了十几年的实践,事实证明它在扶贫开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本文从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其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最终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概述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特征内涵;阐述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剖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方式单一;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不健全;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不足.提出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建议:提供多元化的供给方式;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满足农民需求的有效决策供给机制;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3.
巴塞尔协议对于资本监管概念的提出为银行经营及金融稳定做出了贡献,引导金融机构的风险研究领域进入了一个新纪元.我国银行业自实施独立监管以来,已经建成较为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在加强市场监管约束机制、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对于资本充足率的有关要求对银行信贷供给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不利因素可能侵害经济增长及金融稳定.文章运用银行资产组合的均值方差模型,并结合我国信贷供给的实际变化,分析了银行监管领域自采取资本充足率监管方法以来对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章敏 《乡镇经济》2000,(1):14-15
近年来,在城市市场日趋饱和的状态下,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已成为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然而,开拓农村市场面临诸多困难:需求方收入不稳定,有效需求不足;只有对症下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市场体系,面向农村,增加供给;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推行消费信贷,提高农民化素质和消费能力,刺激有效需求,才能达到开拓农村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我国在未来"重大战略机遇期"内的一个大方向和大趋势,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对商业银行也将会是机遇与挑战共存,商业银行应确立开发农村城镇化信贷市场战略,合理选择目标市场,适当调整信贷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服务,切实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延春  宋敏 《山东经济》2007,23(5):105-108,129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因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当前的研究尽管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需要做进一步深入探讨。当前学者对于农村公共产品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村公共产品的基本理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农村公共产品问题的对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李倩  卢潇 《特区经济》2011,(7):182-183
2010年印度小额信贷危机的发生,使我们对小额信贷规模问题加深了认识,本文通过对农村小额信贷市场需求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得出结论:小额信贷的农户年人均收入和农产品生产价格水平是需求规模确定的关键因素。笔者并结合我国现存农村小额信贷问题,提出了若干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云 《老区建设》2009,(6):18-19
小额信贷通过不同方式向农民提供贷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资金基础。本文通过从不同层面阐述农村小额信贷的重要性,辨证地分析其在我国的实践及不足,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完善我国农村小菊信贷工作,使其在新时期为支农服务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经济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加剧,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使得农村信贷市场呈现出较强的区域性特征。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乡镇企业发展明显落后于东中部地区,西部农村信贷市场呈现出以农户信贷市场为主体的特征。认识并发现西部农户信贷市场的供给特征,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信贷市场的发育。  相似文献   

20.
<正>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发展,"三农问题"日益凸现。这就要求政府更加关注农民利益,改善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状况,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早日实现。本文以我国农村公共服务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为主线,对当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并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合理化供给的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