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安置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就业的主要岗位和收入的主要来源,失地农民面临"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现状。因此,拟对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安置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选择实用可行的安置模式,探讨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宁南山区在国家建设中征用农民土地的现实情况,对失地农民在生产、生活、就业、医疗、收等方面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就业推动失地农民的安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进程中,会带来许多农民的失地问题.本文认为,就业是做好失地农民的关键所在.为此,应该从观念上强调政府和失地农民的就业观;从就业渠道方向上进行下乡、进城和移出的选择;在具体举措上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及时提供就业信息、拓展可提供的岗位,从而实现以就业推动失地农民的安置.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随着中国更开放的政策实施,国外投资势力急剧增多,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地域空间也在不断的扩大,城镇土地使用面积不断增长,失地农民成为我国当前的一个新兴的庞大群体。各地根据自己的省情、市情、县情分别出台了针对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政策,为我国失地农民保护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哪种政策更适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哪种政策更有效率?本文将对我国当前主要的失地农民安置政策进行效率分析。  相似文献   

5.
吴越姝 《当代经济》2016,(12):37-38
目前,入股安置模式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相对而言较有发展前景的安置模式.在这样的一种制度形式下,与之有关的利益主体为例追求利益最大化,形成了一种相互博弈的利益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本文通过运用进行经济学理论,结合对诸暨市XX镇的实地考察,对入股安置模式中的各现象进行了分析,发现了该模式对当地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实际运用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研究基于入股安置模式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总结比较国内外失地农民安置模式的基础上,运用DEA模型和SWOT分析法,对诸暨市经济开发区的失地农民入股安置模式成本收益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诸暨的经济规模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有实施失地入股安置模式的经济基础和实力;经济开发区的入股安置模式内部优势明显,能够在无外部威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保障入股安置模式的实施并有效.最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政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各地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流转,成为非农用地;大量的农民成了失地农民。由于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主体设置虚化、征地目标泛化;征地补偿不合理、征地程序不民主和缺乏司法救济权等法律内在的缺陷,致使失地的农民不仅享受不到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利益,反而成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劳保无份"的"三无"游民,其结果必然阻碍城市化的进程,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如何从法治角度保护失地农民的土地权益是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以奇台县八家户村为例,从农民微观角度切入,以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研究农民对于征地政策、征地前农民参与度与公开透明度、补偿落实时间以及征地后农民的生活水平、居住条件、个人状态等方面的满意情况。同时,对我国现行征地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从提高征地补偿效率、加快补偿落实时间、增加农民参与度、拓展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解决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近几年来,伴随城镇化的发展,失地农民规模的扩大,其保障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对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的国内研究成果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11.
失地农民市民化教育培训的几个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瑜 《发展研究》2012,(5):101-104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使失地农民从农村居民身份转变为城市居民身份然而要实现失地农民各方面的市民化转型,成为适应城l市的合格新市民这一目标,必须通过外部赋能与自身增能,学习并发展出与城市相适应的能力,获得市民的基本素质。文章试图通过归纳和分析调查信息,阐释当前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在失地农民的市民观、城市就业观念、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绩效、失地农民对教育培训的参与积极性、职业培训机构自身的缺陷等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经济权益是失地农民权益的核心,是其他权益的基础和前提.对R安置区的调查显示,当前失地农民经济权益保障缺失,主要表现为征地程序不规范、补偿标准偏低、分配方式混乱、安置办法欠妥、社会保障供给不足等,主要原因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地征收补偿制度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缺陷.因此,完善这三项制度是保障失地农民经济权益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14.
目前,在现行的法律法规推行的标准下进行征地补偿安置,已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针对征地安置常见问题作了分析,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适当提高补偿标准,措施是打破单一面窄的安置方式,并有可操作性的法制保障制度,以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失地农民逐渐增多,失地农民补偿安置存在多种问题,他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不稳定。社会保障是最有利于维护失地农民权益的安置方式。它有助于解决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就业、创业等问题,有利于维护失地农民权益。分析当前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的缺陷,并就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侨英街道失地农民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失地农民存在的主要困难,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由征地引发的矛盾不断产生。文章以天津市“潘楼村”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尤其是就业状况为研究对象,对政府征地给农民带来的影响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描述了农民失去土地后的生活满意度.并对征地产生的矛盾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民市民化是城市化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关于农民市民化影响因素的探讨在学术界已有不少成果,但从不同的住房安置模式的角度进行比较探讨的还不多见,引入社会空间视角进行分析的也较少。住房安置模式会影响失地农民的整个社会空间,进而对市民化的各方面产生影响。通过B市和w市两个采取不同安置模式的具体社区的个案比较,展现统管自建型和统建分购型住房安置模式对农民市民化影响的异同,从而对住房安置模式的选择及失地农民市民化相关问题作出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如何建立失地农民的长期保障机制1.明确保障金支付标准。我国土地的性质是公有制,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土地中的湖泊、河流、工矿等属国家所有,其他属农村集体所有,农民个人对土地依法有长期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征收农民土地,必须给予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以保障对失地农民进行必要的生活补助和就业安置。而征地保障金多少即支付标准的确定,是失地农民反映强烈,政府应对比较棘手的重要问题,也是决定征占地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如何比较科学、合理地…  相似文献   

20.
现行的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不合理,补偿标准偏低,不利于保护失地农民的权益.通过对合肥市与常州市失农民补偿安置和社会保障政策比较分析,指出了两市政策差异的原因,提出了针对失地农民的政策建议.目的在于为合肥市政府决策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切实重视并提高失地农民的各项待遇,使他们的生活水平与失地前相比不至于下降,这样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