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做市商交易制度相比竞价交易制度,在场外资本交易市场中具有价格发现和创造流动性等优势,国际上较成熟的场外交易市场大都选择了做市商交易制度。本文认为在我国低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有必要引入做市商报价和竞价交易互为补充的混合交易制度,探索建立我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2.
<正>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中,场外交易市场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场内交易的健康发展、中小企业的融资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就目前我国经济环境来看场外交易市场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这些问题探析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模式,以期场外交易市场能更好满足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一、场外市场概况场外交易市场(over the Counter-OTC)没有一个标准化的定义,泛指一切证券交易所以外的市场。具体来说是指在证券交易所以外的、为满足特定融资主体的融资需求和投资主体的流动性需要,而根据一定的制度安排进行的证券发行与证券买卖活动的所有证券交易市场的通称。  相似文献   

3.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建设多层次市场是未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主导方向,而场外交易市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我国场外交易市场法律制度的缺失,导致场外市场出现了大量不公平交易、非法集资、违规操作证券回购等问题。本文将从加强市场准入制度、建立以做市商制度为核心的交易制度、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监管制度等方面探讨构建我国的场外交易法律制度,以保障我国场外交易市场规范、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证券期货》2010,(2):51-52
融资融券交易是证券市场一项普遍和成熟的交易制度。从境外资本市场发展过程看,对完善市场功能起到诸多积极作用,首先,融资融券交易可以将更多的信息融人证券价格,为市场提供双向的交易机制,通过融券卖出或融资买人,提高证券价格发现的效率;第二,在一定程度上放大资金和证券供求,增加市场交易量,从而活跃证券交易,增强证券市场的流动性;第三,改变证券市场“单边市”的状况,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避险工具;第四,与其他金融衍生工具相比,其杠杆较小,  相似文献   

5.
国际资本市场中的做市商制度:功能、影响与趋势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做市商制度具有保持市场流动性、促成大宗交易和维护市场稳定、提高市场有效性和场外交易市场运作等项功能,中国引入做市商制度应将竞争性做市商制度与现有的竞价机制相结合,建立起适应中国市场特征、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混合型做市商制度。  相似文献   

6.
做市商制度是解决场外市场流动性的重要制度性安排,而电子交易平台对场外市场交易效率的提升作用很大。文章考察了美国、欧洲和日本债券场外市场做市业务与电子交易平台结合的经验,并对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场内股票市场首次引入做市商制度,是场内市场交易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科创板做市商机制设计要体现中国特色,包括做市商机制要较好地顺应资本市场服务下沉的趋势;契合我国投资者机构化的趋势;实现价格发现与市场稳定的平衡;在吸收借鉴境外市场最佳实践的基础上,为其他主板市场及场外市场交易制度改革积累成功经验;引导国内证券公司提升综合交易能力,积极培育交易型投资银行。  相似文献   

8.
论证券市场的报价驱动和指令驱动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流动性提供方式,证券交易制度分为报价驱动型和指令驱动型两种。两种制度在流动性、透明度、稳定性、有效性以及交易成本方面存在差异。结合我国交易制度的现状,我国交易制度的设计,在交易制度选择上,应该以一种方式为主,多种方式为辅,发挥不同交易方式的综合优势,推动市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场外交易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亟需借鉴资本市场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快建设场外交易市场,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体系。但目前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相应的制度建设滞后。本文在分析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制度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OTC制度的新见解,并就武汉场外市场建设提出了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比较了国外场外市场交易制度的共性和差异,分析了中国场外市场的交易制度模式、市场环境及监管措施。研究表明:传统做市商制度与低层次的场外市场具有很强的适配性,交易制度的变革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做市商制度的实施需要较成熟的市场基础环境和恰当的政策法律监管措施。目前,中国的场外市场还处于萌芽期,应吸收和借鉴国外经验,采用多元的竞争性做市商交易定价制度。  相似文献   

11.
陈怀海 《银行家》2003,(12):63-65
淄博实践虽然夭折了,但它对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建设、场外证券交易市场的建设具有重大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对探询一条建立统一互联的区域性场外交易证券市场的路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12.
罗毅 《证券导刊》2014,(35):24-31
2014年6月5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做市商做市业务管理规定(试行)》的出台确立了股转系统做市商制度的开启,而8月25日新三板做市商系统的正式上线。则标志着我国场外市场进入新的发展时代。做市商制度的推出是我国资本市场制度突破的开始.将有效提升交易的活跃度,同时进一步完善场外市场的投融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分析美国、中国台湾场外市场层次结构发现场外市场企业阶段多元、类型多样,涵盖拟上市企业、场外持续交易企业以及初创期企业。证券经营机构应针对性提供交易撮合服务,为拟上市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为场外持续交易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为线下业务提供交易对手方。针对证券经营机构场外股权业务类型,监管部门应明确中介机构准入门槛及业务职责、进一步完善业务备案制度,在把控风险的前提下激发场外股权市场活力。  相似文献   

14.
徐辉  廖士光  王浣尘 《上海金融》2007,(11):54-56,18
股票交易制度变更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实现其基本目标,即市场的流动性、透明性、有效性和市场价格的稳定性及交易的低成本。本文对中国股票市场相关交易制度的变更进行梳理,并利用事件研究法实证分析交易制度变更对市场流动性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交易制度变更显著影响市场流动性水平,宽松的交易制度有助于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市场的流动性水平。  相似文献   

15.
流动性问题是制约新三板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流动性不足是各种市场因素和制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交易制度是重要原因。在梳理新三板市场流动性特征的基础上,本文对交易机制与流动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在做市商制度推出之后,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短期内得到改善;创新层进行"大换血"后,新进入创新层的公司流动性更好;在做市转让方式下,投资者人数的增加可较为明显地改善流动性,而在协议转让方式下,投资者人数的增加未能明显改善流动性。在充分考虑现实情况与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从做市商制度、大宗交易及分层制度三个角度提出了做市商制度引入竞争和竞价制度、大宗交易以及分层差异化三种交易机制优化设计方案,以提高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更好地发挥新三板市场在丰富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力发展我国国债场外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债场外市场是国债市场的一个重要层次。发达国家的国债交易绝大部分是在场外进行的。目前,我国国债场外市场还比较落后,场外市场发展缓慢,不能满足我国国债规模不断扩大和品种不断增加的需要;不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不利于提高国债的流动性,满足不了不同投资者的需要。因此,应加快国债场外市场的发展和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一、NASDAQ市场的起源与现状 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简称NASD)是美国最大的证券业自律性组织,成立于1939年8月29日,其主要职责是对NASDAQ证券市场和OTC柜台市场以及许多在该市场中交易的产品进行管理.NASD下的证券交易市场,在70年代以前是非常分散的柜台交易市场,证券的买卖价格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行市.于是,1961年,国会授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证券市场进行特别研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经过调查研究对场外证券市场交易分割和模糊的现象进行批评,并提出一方案--自动交易撮合--并责成全美证券商协会(NASD)执行.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资本市场中,场内、场外市场发展有很大程度的关联度,场外市场的不断发展扩大了交易量和资本的流动性,而二者之间的具体量化关系是怎样还有待研究。笔者选取纳斯达克指数和标准普尔指数为样本,分别代表场内、场外市场,通过建立Copula函数分析二者关联性。  相似文献   

19.
场外交易市场(Over-The-Countr Market)简称OTC市场,又称柜台交易市场,是指采取不同于证券交易所运行方式的一种资本市场形式.广义的场外交易市场是指除了证券交易所以外的所有证券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新三板市场,是我国重要的场外市场。自2013年开始,满足条件的企业不断加入股转系统进行交易,新三板市场的队伍不断壮大,挂牌企业数量快速激增,在资本市场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对新三板市场定位、市场总量、分层情况、转板制度等方面进行阐述,找出我国新三板市场发展现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主要问题分析,得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