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女强人俞渝掷地有声地否认了当当网要开设实体店面的坊间传闻,并决心把全方位成本控制导致的低价优势进行到底。[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李珊 《电子商务》2005,(8):11-13
在电子商务10年回顾之际,也许应该说一说我们做了什么和没做什么?——当当网联合总裁俞渝谈到做了6年的当当,俞渝的脸上总是挂着与谈起儿子时一样的微笑。的确,6年里,当当的每一步发展都没有离开俞渝的“精心呵护”,这很难不让俞渝对当当怀有对待“孩子”一般的感情。当当从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经济还不成熟的时期开始酝酿,经历了风险投资的高潮,也到过互联网泡沫破灭的低谷,直至今天始终坚持着B2C的发展方向和自己的经营管理模式,这样的6年是以不变应万变,还是荣辱不惊?俞渝的精神在影响着当当的团队,而这样的团队在以俞渝的理念塑造当当。…  相似文献   

3.
邵芳 《商务周刊》2009,(6):60-61
1996年,俞渝回国与李国庆一起打理他的图书出版公司。经过三年的准备,两人决定成立网上书城。俞渝知道要想获得海外风投,至少要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商业模式,而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直接拷贝已经在华尔街得到资本市场承认的模式。那就是“亚马逊”。  相似文献   

4.
吴丽 《商务周刊》2011,(2):34-36
亚马逊化 2010年12月8日,当当网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随后京东商城宣布图书全场降价20%,当当网不得不宣布投入大笔资金迎战。  相似文献   

5.
当当盖大楼     
王灵灵在办公室的工作基本依靠电脑,现在这位普通的外企白领的生活也依靠起了电脑,她几乎每个月都要在当当买很多书和唱片,由于获得了当当的VIP资格,可以有更高的折扣,她又开始在当当上购买日用百货。王灵灵是这座墟市数以万计知性女郎中的一位。根据当当网提供的资料,现在当当网的用户中,28-38岁年龄组的比例最大,女性大概占了53%。当当网联合总裁俞渝说:“当当现在已经成为消费能力很强的一群顾客的购物之地。”2005年,当当网的营收为4.4亿元人民币,预计今年将大幅增加到15亿元。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研究亚马逊网上书店特色服务,并对国内当当网、亚马逊中国等主流网上书店相关服务加以对比,力求取长补短,以期促进我国网上书店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声音数字     
1我们要做中国的网上沃尔玛。——当当网总裁俞渝非常看好后危机时代中国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她认为,中国消费市场的增长期会很长,而网民1的购物行为通过不断积累,也会进入一个爆发增长期。  相似文献   

8.
常青 《商务周刊》2010,(9):18-19
当当网正在告别它维持了近十年的网上书店形象,变身为亚马逊那样的综合百货商城。按照其创始人李国庆的最新计划,最迟到2012年底,图书音像以外的百货销售将占到当当网总销售的一半。  相似文献   

9.
资讯     
《电子商务》2012,(5):4-5
<正>面孔当当网CEO俞渝:修改现行法律条款维护网购环境淘宝商家闹事、当当账号被盗……从去年开始,中国的电子商务一直不太平静。在近日的电子商务论坛上,此类事件也成为嘉宾们热议的话题。"商家要以商业的理性和智慧去解决商业事件,  相似文献   

10.
数字     
《成功营销》2012,(7):13-13
70亿 这是一场被业界冠予“史上最强的电商价格战”,京东商城、当当网、天猫、亚马逊、易迅、苏宁易购、国美网上商城等七大电商悉数加入。不仅仅是电商们近70亿的投入史无前例,让价格战愈演愈烈,更如业内人士评价的,六月的价格战,有可能改变目前的电商格局。  相似文献   

11.
赵东 《销售与管理》2009,(12):11-15
在群雄并举的互联网业,成立于1999年的当当网被认为是一家“很苦”的公司,这个比传统线下书店多了几个页面的网上书城,10年来一直不曾盈利,却也迟迟不愿卖掉。创始人李国庆和俞渝夫妇一直如养儿子般含辛茹苦的养着当当,而另一对知名的创业夫妇潘石屹张欣早已在两年前把自己的SOHO中国变成了公众的宠儿,实现了上市。  相似文献   

12.
陈永谦 《新财富》2011,(2):12-14
卖百货还是卖电子书,模仿亚马逊起家的当当网注定同样要改变图书销售一门独大的局面,成为长尾理论坚定的践行者。特色消弭、业务趋同,B2C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将由此改写。  相似文献   

13.
吴清华 《广告大观》2008,(9):114-115
自1999年11月当当网上书店正式成立,迄今当当已经走过近十年的光阴。十年里除了李国庆与俞渝这对才子佳人商界伉俪之外,当当给业界留下的最大谈资莫过于2004年毅然拒绝国际网络巨头亚马逊(Arnazon)公司的收购请求,甚至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哄拾物价的效果,倒使得卓越卖得了一个好价钱。  相似文献   

14.
曾被誉为“中国亚马逊”的当当网,现在却从电商先驱变为电商跟随者,大潮来临时错走“中庸之路”,当当前景存疑。一度悉心发展自营品牌,却逐渐变身为第三方平台;志在“中高端”,却又大举进军尾货甩卖,当当意欲何为?当当网CEO李国庆自己也未能准确定义。4月26日,李国庆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也在纠结,也在平衡。”  相似文献   

15.
谭小兵 《大经贸》2004,(10):62-64
当当网在获得美国老虎基金的投资后,与卓越网展开了"肉搏战";在拒绝亚马逊的收购后,开始谋划在海外上市。经历漫长的严冬后,中国电子商务开始回暖。国内各电子商务网站采取种种措施吸引"眼球",国外资本也把眼光聚焦到了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作为最早最大的网上书店,当当网近来更是内外出击,动作频  相似文献   

16.
<正> “当当不是IT公司,而是网上的大型零售商。我们开的是‘沃尔玛’是‘家乐福’,只不过我们没把‘沃尔玛’‘家乐福’开到大街上,而是开到网上。”当当网联合总裁俞渝向记者重复了两年前反复向员工强调的一句话。 当当上海配送中心9月开始运行。而此前一个月,当当已在杭州设立配送中心。似乎“网上沃尔玛”已  相似文献   

17.
当当网     
当当网作为目前国内知名度最高的B2C网站之一,在它6年的发展过程中,体现了如下的几点优势:第一是充分体现了电子商务网站相对于传统零售渠道的价格优势,当当网通过各种方式降低所销售商品的价格,将实惠最终送给了消费者,因此能够在短短的几年当中得到了比较长足的发展。第二是形成了自己的渠道优势,这种优势不仅是向上的,也是向下的。具体来讲,当当网与相当多的供应商保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供给;同时,拥有广大的客户群体,保证了销售额的不断增长;与物流公司也建立了牢固的合作关系,在全国75个城市开通了货到付款业务。第三是当当网正在形成自己的本土化优势,这一点是针对当当网目前在国内最大的竞争对手——卓越来说的。因为卓越已经被亚马逊控股,经营人员和经营风格的中国特色已经不复存在,所以当当网的本土优势便愈发明显。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点优势,当当网目前也面临着很多亟待处理的问题。现在,最大的疑问就是刚刚成立的C2C事业部。很多人都在怀疑当当网的C2C能不能也像B2C做得那样出色。最终的结果怎样,还需要当当网自己来呈现给所有人。同时,当当网也还有很多细节做得仍然不够到位。首先,当当网的客服部门还存在着一些漏洞,由于人力资源的限制,很多客户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尽管当当网在客服上已经投入了相当的精力,客服经理也是换了又换,但是服务质量的提高仍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其次,当当网在内部的组织结构上还有些混乱。目前看来,当当网的人员流动性比较高,经常有人加入,又有人离开,而且内部的员工也经常调动工作岗位,这就使得内部管理的稳定性比较差。最后,当当网目前的内部库存管理仍然比较混乱。很多商品的分类不正确,具体的库存数量有时候也会有差错。这其实也是当初李国庆打算上一套ERP系统的初衷之一,怎奈内部重视的程度不够,参与ERP实施的人员也比较少,直到现在ERP也还是一个遥远的神话。当当网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最关键的还是自己。在C2C上,纵然当当网有雄心壮志,最好的方法还是在不久以后,让所有人都看到当当网的C2C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其他的方面,当当网要做的还是要优化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给员工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尽量减少人员的流动。客户服务上面,多投入些人力,提高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当当网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国电子商务B2C(Business to Consumer,商家对客户)市场已经从当年雾里看花遥不可及的状态,变成了当今最火爆、最符合年轻族群口味的购物方式。各大购物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经过十几年的大浪淘沙,如今留下如当当网、卓越亚马逊、京东商城、凡客诚品、麦考林、红孩子等一批精兵强将。这些网站从中脱颖而出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深入地发展开去。  相似文献   

19.
曾秀钗 《中国市场》2011,(34):70-72
<正>在美国,如今最热门的公司不是谷歌,而是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在中国,最早复制亚马逊的当当网,则保持了中国市场B2C第一的定位。而电子商务界的璀璨新星凡客诚品,营运第一年销售额就达到了3亿元;第二年,即2009年实现100%增长,销售额达到6亿~7亿元左右。2010年,增长速度更是高达300%,突破20亿元。2011年,销售目标直指60亿元。  相似文献   

20.
张伟靖 《新财富》2014,(11):128-128
有迹象显示,亚马逊可能于2014年年底前在纽约开设首家实体零售店。在online端,无疑亚马逊已经做得很成功了。在offline这一端,亚马逊还是个新兵,不过基于庞大的物流网络和大数据处理能力,亚马逊或许有机会将这一零售店玩得风生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