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世瑛 《老区建设》2009,(24):33-35
中国家庭是区别于西方家庭的一种民族特有文化的载体,其不仅予家庭建筑以更富内蕴的人文设计,还以华夏“家国同构”、“义礼同谋”、“人物同情”和“事理同观”等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理想境界,构筑“小我”之家和“大我”之国,并以“修齐治平”的人文技术手段,完成或完善国人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和建功立业的“家国天下”。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我国改革和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精神力量之一,也是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巨大精神动力,为社会建设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资源,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蔡新红 《魅力中国》2009,(10):27-27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它包括夫妻关系的和谐、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和谐、邻里之间的和谐等等。我国自古就有家国之说,所谓“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家庭成员思想意识和文化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社会的变革给家庭领域带来了一些前所未有的现实问题,一些家庭出现了价值观念扭曲、道德行为失范、子女教育有误、婚姻稳定性下降、家庭暴力加重等问题。但是,手中掌握一定权利的领导干部家庭,家庭“廉洁”建设更是构建和谐的一个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4.
佤族传统社会的控制体系主要包括:禁忌、宗教信仰、道德规范、组织控制和艺术。这些软性的控制方式为佤族社会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也有其不利影响。如何继承精华,消除不利影响,是每个民族在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谐、勤俭持家、邻里和睦几方面论述了传统家庭美德的基本内容,认为通过弘扬传统家庭美德凝聚社会发展的正能量,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文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典"范本是中国传统社会传播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之一,其基本方法和经验就是依托儒家经典著作、乡规民约、家训家规、美德典范等形式来教化人的,从历史来看其教化效果良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得到历代社会广泛传播和认同。中国传统社会"经典"教化的历史经验,以及其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基因,为当前我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启示,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许多与市场经济不符甚至相违背的现象,严重阻碍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究其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家庭文化有很深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海外经济评论》2005,(17):9-13
【美国《华尔街日报》4月13日】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功投射在一个普通家庭身上,显现出来的是日益让人忧虑的、家庭关系的疏离。  相似文献   

9.
农村家庭养老“女儿化”倾向探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期以来,家庭养老作为一种最主要的养老模式,一直维系着乡村社会家庭伦理,支撑着乡村社会伦常秩序.不论是在变化缓慢的传统中国乡村社会,还是在变化无常的当下中国乡村社会,家庭养老在农村养老模式中一直都是主导性的养老模式.对于传统乡村社会中的家庭养老,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认为中国社会特殊的亲子关系及其与之相应的"反馈模式",即"甲代抚育乙代,乙代赡养甲代,乙代抚育丙代,丙代赡养乙代,下一代对上一代都要反馈的模式",这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家庭养老模式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正>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家庭经营管理经历了原始家庭经营管理、传统家庭经营管理和现代家庭经营管理三个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目前基本上处于传统家庭经营管理阶段。但是,近两年来,特别是专业村、专业户和家庭联合体的涌现,农民家庭经营管理水平较之过去有了新的变化,一个从传统家庭经营管理向现代家庭经营管理转化的趋势正在出现.从全国看,较明显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从封闭型经营向开放型经营转化。即管理工作由过去只着眼于家庭内部而转为从市场需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在给中国家庭文明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贫困家庭增加、贫富差距加大、社会关系紧张等负面影响。资本全球化、全球都市化、文化大众化、休闲普遍化、汽车社会化给家庭文明、社会和谐建设带来了新的问题。推进家庭文明、社会和谐建设需要进一步明确对社会现代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传统孝道的合理内核,论述了传统孝道在当代和谐家庭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尊崇传统孝道有利于尊老敬老,有助于提高家庭成员的素质,有利于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一、在传统社会结构中家庭是社会生活的核心和基础(一)家庭的核心地位和结构特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世界在社会结构与功能方式上与西方社会存在很大的不同。在传统社会里,家庭是社会生活的核心,是社会制度的基础;是家庭而不是个人或团体,构成中国社会结构的基石、社会制度的原型、社会秩序的要素;是家庭伦理构成社会伦理和治国方略的基础,家庭结构构成社会结构和国家形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2012,(5):10-10
近日,由北京市妇联和北京市社科院联合调研制定的“北京市和谐家庭指标体系”已完成。新的指标纳入了不少“时髦”的新标准,如“家庭主要成员经常上网,家庭藏书量300册以上”;  相似文献   

15.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弘扬良好的传统习俗和社会风气,促进各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进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全球化时代家庭的作用在转变,学习成为重要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组成一个学习集体,父母带头学,带动子女共同学;学导式家庭充分发挥学导式的基本特点:自学为主、学中求导、学在导前、学导结合、自我超越、终身学习;进而形成中国式的21世纪新型家庭文化。  相似文献   

17.
社会资本是家庭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为主的社会资源发挥着主要作用,在年轻一代的就业问题上影响尤其突出.文章拟对家庭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中正、负面的影响进行简单分析,对包括在职MBA、研究生、大三及大四应届毕业生(有效问卷250份)进行调研,其中囊括了文理科学院、各种毕业生的不同情况,浅谈如何利用好家庭社会资本促进大学生整体就业情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Fukuyama(2000)认为社会资本是促进人们之间合作的非正式规范。组成社会资本的规范通向复杂的教义如基督教和儒家。这些规范必须贯注于人们实际的关系之中,与传统美德相联系,如正直、守信、尽责。所有体现社会资本的小组有一定的信任半径,就是人们只在一定的社会圈子中合作。本文从社会规范的视野出发,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传统文化仍然具有普适的精华,社会规范必须从传统文化中吸收精华,促进社会圈的合作和扩大信任半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传统农户均采用小规模分散生产经营,从业者高龄化,受教育水平低,单位土地的资本和劳动投入不足,导致劳均产出水平和单位土地产出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家庭农场通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生产者技术素养、增加单位土地劳动和资本投入强度、健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装备现代化水平等举措,显著提高了劳均产出水平和单位土地产出率。为进一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需要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以保证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对农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20.
采用贫困家庭的调查数据,从社会资本的五个维度探讨累积效应对家庭福利的影响。这五个维度中,尤其是其中的社会网络规模、信任及其参与公共事务对家庭福利的影响系数为正,且在统计上显著。研究发现,对贫困家庭而言,社会资本的收入补偿效应很大。因此,在政策设计上,应提升贫困家庭的社会资本累积程度,从而提高贫困家庭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