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一场悄然兴起的革命正在亚洲各公司中蔓延。以前,公司股票曾一度被牢牢地控制在小范围的家族势力或国家控股者手中,而现在,很多公司正在努力扩大股票持有者的范围。对一部分公司来说,这意味着不仅要寻求国际投资机构和国内零星投资者,还要面向自己公司的员  相似文献   

2.
王立文 《当代经济科学》2011,(5):99-108,128
论文基于2005—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当投资于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股票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股票换手率、股票收益波动率、股价同步性等反映和衡量股票市场稳定性的三个渐次递进维度的指标都显著负相关;而当投资于不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股票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衡量股票市场稳定性的指标显著正相关抑或不具有显著影响关系。这些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直接影响着机构投资者是选择长期的价值投资行为还是进行短期频繁的投机炒作,进而影响机构投资者稳定股票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论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股票全流通时代发展机构投资者、引导投资者的长期价值投资行为以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高新技术企业样本,探究公司治理框架下异质性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双元创新投资的差异化作用机理,得出如下结论:①异质性机构投资者对于双元创新投资具有差异化影响,其中,专注型机构投资者更有利于双元创新投资;②专注型机构投资者影响决策者注意力资源配置,使其更注重探索性创新投资,临时型机构投资者基于市场迎合动机作用于开发性创新投资,且当管理层业绩和外部监管压力较大时,其对开发性创新投资的迎合动机更明显;③专注型机构投资者通过监督和激励管理层、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作用于企业双元创新投资,临时型机构投资者通过丰富投资者情绪作用于开发性创新投资未得到验证;④产业政策有助于增强专注型机构投资者对决策者注意力的影响,使其更专注于探索性创新投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临时型机构投资者的开发性创新迎合投资动机。研究结论为理解机构投资者差异化治理角色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美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公司治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为:公司驻市场的作用减弱,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疗中的作用明显加强,董事会的职业化和独立化水平提高,员工开始参与企业治理,推进了产业民主化的进程,政府放松了对银行持有公司股票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与QFII共舞     
王小旺 《新经济》2003,(3):52-53
QFII的到来对于中国的个体与机构投资者来说,就是一个问题,这么高的市盈率,境外投资者会参与吗?与QFII共舞肯定不是与狼共舞,更不是“双高”,这是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市场时机与资本结构:一个基于行为公司财务理论的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本结构理论是现代公司财务理论的重要基石之一。本文运用行为金融学和资本结构理论的学科融合的交叉学科——行为公司财务“市场时机”理论的研究成果,尝试从金融市场非理性的视角研究资本结构的决策过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证明由于非理性投资者和理性公司管理人员的相互作用,特定市场时机对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具有显著持久的影响。随着股票市场估价水平高低变化,上市公司存在最佳的市场时机或者融资机会窗口。公司往往选择在股票市场高估其价值的时候发行股票,低估时候回购股票。公司股票普遍被股票市场高估使得股票市场形成公司股票发行热,而普遍低估又造成公司股票回购热。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机构投资者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从机构投资者出发,以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机构投资者交叉持股与企业财务违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一是交叉持股的机构投资者为保证其参与的投资组合价值最大,具有较强的参与企业决策的动机,有效降低企业财务违规行为的发生;二是机构投资者交叉持股能够约束管理者行为,促使企业披露有效的会计信息,提升企业间的会计信息可比性;三是交叉持股的机构投资者能够营造良好的会计信息可比性环境,提升企业间的会计信息可比性,进而降低企业财务违规行为的发生;四是较低的公司治理能力和较高的融资约束程度下,交叉持股的机构投资者更能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机构投资者交叉持股对公司财务违规行为的预防效果相比公司治理能力较强和融资约束程度较低时更显著。最后分别从企业视角和机构投资者视角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众多投资者把目光集中在店铺等商业投资上时,另一些低风险投资爱好者更喜欢工业投资。对于这些人来说,投资于稳当的工业,赚一份稳定的加工利润,投资风险远没有商业投资那么大,投资者也更省心。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基于深交所“互动易”投资者互动平台数据,研究了投资者互动对上市公司股票长期停牌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互动沟通能够显著降低公司股票停牌时长与停牌次数,该结论也通过了双重差分法、工具变量法以及其他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表明,投资者互动可以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与内部控制水平,减少公司股票停牌。进一步分析发现,投资者互动情绪同样对股票停牌有显著负向影响,并且投资者互动还可以改善股票复牌后的市场表现,稳定公司市场价值和保护投资者利益。本文的研究为更好地利用投资者互动平台监督上市公司长期停牌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监管机构应该调动投资者参与网络互动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股票停牌行为。  相似文献   

10.
何诚颖 《新经济》2004,(4):52-54
新一轮国企改革正在催生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深圳上市公司重组再次被推向前台,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有何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11.
冯晓晴  文雯 《经济管理》2022,44(1):65-84
具有国资背景的机构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2015—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考察持股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持股显著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并且该影响在代理冲突更严重和所处信息环境更不透明的公司中更加显著。机制检验表明,降低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是持股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时间越长,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治理效果越好;细分国有机构投资者类型后发现,致力于长期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和上市公司长期健康发展的证金公司和汇金公司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显著,但没有发现“救市”基金和外管局旗下的投资平台对企业投资效率有提升作用。研究结论从企业投资效率视角为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在微观企业日常经营中发挥的治理作用提供了新颖的经验证据,对进一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质量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公司治理机制、自由现金流量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从自由现金流量的角度研究了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并探讨了独立董事、机构投资者持股和经理人员股权激励三个治理机制抑制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行为的有效性。研究表明:⑴我国上市公司较大程度地存在自由现金流量的过度投资行为;⑵从总体上来说,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抑制自由现金流量的过度投资行为的功能较弱;⑶法人控股公司的经理人员股权激励机制抑制自由现金流量的过度投资行为比国有控股公司的相应机制更有效;⑷机构投资者持股机制不仅没有发挥公司治理的作用,反而加剧了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量的过度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投资主体机构化,机构投资者成为公司治理的主导力量,而代表机构投资者监督公司经理的是其代理人——投资经理。资本市场正演变为一个由投资经理和公司经理这两类代理人主导的市场,而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经理的监控实际上是一种"代理人监督代理人"。投资经理和公司经理之间的合谋会改变控制权私人收益在公司治理各方中的分配,由此,评价机构投资者代理监督的优劣,应考虑其制度的成本和收益。  相似文献   

14.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机与障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构股东是否有强烈的意愿参与公司治理,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领域讨论热点之一。机构投资者是否参与公司治理,主要取决于其参与公司治理的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机构投资者有足够的动力介入公司治理,并对被投资企业产生积极影响。但由于机构投资者本身参与能力、管理体制、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机构投资者间的个体差异等成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障碍。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能促进被投资企业的绩效,但也需要公司治理外部机制的完善、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研究2008年房地产业、零售业、公用事业三个行业相关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独董薪酬以及公司绩效的关系,发现不同行业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于独立董事薪酬水平的影响能力不同,机构投资者持股更能影响竞争性弱的行业中独立董事的薪酬,而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更能影响周期性行业中独立董事的薪酬。同时,我们通过对公用事业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分析中发现,机构投资者的加入有助于将公司目标转变为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在机构投资者少量持股的公司中,由于其影响能力有限,公司发展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一、资产与投资管理 从财务和观念看,公司投资分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投资两种。现代股份企业每年都要将公司的所有资产全面细致地考虑一番,看如何合理地调配这些资源或者获取一项新的资产,才能使公司股票价格上升,这已成为现代财务最主要的工作。在现代西文资本主义国家中,公司每年通常都会投下巨额资金来采购固定资产,一项固定资产决策的执行往往可以影响公司未来多年的经营成果。一个好的决策可使公司的盈余剧增,从而使股份大幅上涨,相反,一个坏的决策有时则会导致公司的破产。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来考虑资产或投资的决策,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机构投资者投资目标公司的目的是使其收益最大化,如果参与公司治理能增加收益,那么机构投资者就有动力主动参与目标公司的治理,优化目标公司股权结构。本文从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动力维度,剖析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能给目标公司和机构投资者本身带来的积极影响,由此阐明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钱露 《经济研究导刊》2011,(29):146-147
近年来,政府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机构投资发展政策和措施,使机构投资者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人们对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可行性的争议持续不断。压力不敏感型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壮大、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以及价值投资理念的形成,都使得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具备了初步条件。  相似文献   

19.
机构投资者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董事会与股东的代理问题中,由于控股股东的收益权过剩,导致控股股东的行为对公司绩效产生消极影响。通过引入机构投资者形成寡头式股权结构,可以代表小股东规范控股股东行为;实证说明控股股东与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无关,机构投资者的力量并未充分发挥;中国机构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投资行为短期化,股权投资分散,并未形成有效的多元的价值投资主体。所以应在培养多元的机构投资者和完善资本市场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外源冲击导致机构投资者部分持仓公司的股价发生大幅波动,致使其对该类公司关注增加并相应减少对其他公司的关注,进而对关注度降低的公司形成机构投资者有限关注。本文以2003—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机构投资者有限关注对公司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有限关注通过减少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削弱减持股份的威慑,进而抑制了机构投资者关注度下滑公司的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负向影响主要表现在实质性创新上,对策略性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该负向影响在公司治理较差、国有产权、顺周期行业以及法治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中更明显。本研究揭示了机构投资者有限关注对公司创新的抑制作用及其内在机制,对优化公司创新以及推动机构投资者发展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