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划,限制开发的农业地区有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省级层面限制开发的农业地区以提供农产品为首要任务。四川限制开发的农业地区,是保障全省农产品供应与农业安全的主体区域,是全省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与生态化的重点区域,必须给予强有力的配套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安国楼 《中国农史》1996,15(2):41-48
宋代在边疆民族地区采取了与内地州军不同的农业政策。在土地利用方面,一贯奉行的是保护蕃民土地占有,禁止蕃汉之间进行土地买卖和转让。另有一部分官田与闲田,是用来分配给招募的兵员人户或无地的蕃汉民户耕种;宋朝对边区民族的赋税征收也采取宽大政策。根据各边区民族的经济状况和政治系属关系的差别,宋朝税制分为定额税、不定额税以及免纳赋税三种形式。这些政策,是封建王朝维护对边民族统治的政治需要,但在客观上有利于边区的稳定,促进了边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这次调整不是一般的适应性调整 ,而是一次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调整。它不仅要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 ,而且要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不仅要着眼于农业和农村自身发展 ,而且要考虑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一、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一 )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战略性措施 ,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产品结束长期短缺状态做出了重大贡献 农业综合开发 ,是相对于常规农…  相似文献   

4.
川西地区属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包括甘孜、阿坝、凉山3个自治州和攀枝花市、雅安地区及乐山市的一小部分。总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0万,是藏、彝、羌等少数民族聚集区。该区在自然环境上,具有青藏高原的基本特征:山体高大,地势高耸。其中,西北部为山原,原面宽广,谷地开阔;东南部则为横断山脉,岷山、邛崃山、大雪山、沙鲁里山等高大山脉纵贯南北,海拔在4000米以上,与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等河流相间排列,形成高山峡谷。它们在地貌上都属我国三大地形阶梯的第一级;但在社会经济上,该区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中西部欠发达带的组成部分。原始或初级发展阶段的农牧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工业不发达,商品经济还处于刚起步状态。  相似文献   

5.
农业开发是西部地区脱贫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开发脱贫致国战略意义,指出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地广人稀等3个特点和交通不便、财政靠国家补贴等4项不利因素,提出重点安排一批骨干项目,实行对外开放继续增加扶贫资金投入,调整产业结构等6项脱贫致富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卢庆芳 《农村经济》2010,(12):56-58
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省情决定了民族工作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一项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根据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民族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进展和水平,探讨了民族地区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四川民族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7.
8.
青海南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南部地区是青海省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滞后的地区,矿产脊源开发是促进该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该区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关的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找矿潜力巨大,但目前勘查程度和开发利用程度均较低,近期应积极争取国家、省财政支持,加强矿产资源前期勘查和基础设施建设,尽快编制青南地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在资源开发中应以附加值高的矿种为主,坚持规模开发和集约利用,适当延长矿产品加工产业链,并做好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9.
农业结构调整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省委、省政府也将其列入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最近,笔者到开发农业较成功的龙泉驿区就农业结构调整作了一次专题调查,得到了一些启示。现就当前我省农业结构调整的有关问题作一些抛砖引玉的探讨。一、龙泉驿区开发农业成效显著龙泉驿区地处川西平原东部,龙泉山脉中段,是山、丘、坝兼有的成都市近郊区。自1987年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开发农业,示范创新,龙泉先走一步”的方针实施开发农业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农业结构调整,基本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城郊型”农业的转变,并正向“都市农业”…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立足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从政策评估的角度探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的农业“碳减排”效果,采用连续型DID模型、中介模型等考察政策实施效果及其作用路径与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政策实施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持续性的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在替换核心解释变量、改变政策实施时点、剔除其他政策干扰以及控制变量滞后一期等稳健性检验下依旧显著。(2)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政策实施可通过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效率而间接削减农业碳排放。(3)异质性分析发现,农业碳排放分位点越高,政策实施的农业碳排放减量效果越弱;政策实施的农业“碳减排”效果在中西部地区较为显著,而在东部地区并不明显,在粮食主产区显著,而在非粮食主产区不显著;并且政策实施对化肥、农药、薄膜以及柴油等投入产生的农业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而对翻耕和灌溉产生的农业碳排放反而具有一定提升作用。据此,建议应坚持贯彻并灵活调整高标准农田政策、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及保持政策实施的相对独立性等,以强化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的农业“碳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1.
论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开发和农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综述江淮分水岭地区区情和分析其综合治理开发优劣势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综合治理开发的战略目标和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马强 《中国农史》1999,18(2):29-37
本文分三部分,运用历史文献与近年来考古发现资料,考察、论述了先秦至隋唐汉中地区农业发展状况,主要对北宋以前汉中地区的土地开发、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水利兴修等作了重点探索,本文认为先秦至隋唐时期汉中地区农开发虽历程缓慢、曲折、但古代先民们还是充分利用了汉中盆地良好的农业地理条件,较早的农业开发使汉中地区在旧中国、秦汉时期即成为西北著名产粮区,并对秦汉王朝的确立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唐代开始的“畲田”经济拉开了秦巴山区山地农业开发的序幕,由于汉中环境较为封闭,加之常受战争、流民及周边氐、羌等少数民族的冲击,农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渔猎、采集经济在北宋以前一直在农业生活中占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13.
公众对农业的认知水平是在全社会形成关爱农业和支持农业的基础,也是正确制定和贯彻农业政策的社会心理基础。公众对农业功能缺乏全面和科学的认识,对农业的认知水平仅仅停留在提供农产品的阶段,对农业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知之甚少。其原因在于我国缺乏面向公众的农业教育体系,仅有的一些农业教育内容也不全面。因此,促进学术界研究和宣传农业的性质,利用学校和媒体传播农业功能与特点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农业的认知水平,促进全社会关爱农业氛围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农村财务会计》2001,(8):13-13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最近下发财税[2001]93号文,对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农业特产税的若干政策予以调整,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丹  李鹏  杨璐 《农村经济》2017,(12):62-69
精准扶贫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两项重要的反贫困制度。本文作者基于实证研究,探索了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与民族人文习俗特征的关联性,从协同治理视角剖析了低保制度与精准扶贫的联动逻辑。研究发现:民族地区普遍性贫困及民族文化习俗特征直接影响到家计调查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到贫困户识别的精准度;家计调查与收入倒排法相结合的瞄准方式体现了基层贫困治理的逻辑,兼顾了公平性与政策灵活性;自上而下的指标控制及贫困线与低保线的分离导致低保排斥;低保兜底对于贫困人口物质脱贫与心理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文中最后提出的对策建议是:精准扶贫与低保制度的共治应以制度理性与民族传统的合理的习俗融合为基础,强化协同性,并激发精准扶贫与低保制度衔接中各主体互动参与的合力。  相似文献   

16.
段学慧 《农村经济》2011,(11):74-77
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过程中,由于政府的过度干预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的缺失,导致农户和保险公司处于被动地位,降低了财政补贴的效率,不利于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创新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机制,首先必须对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经营模式、管理机构进行创新,其次要对财政补贴机制本身进行创新,同时还要进行相关配套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对农业的普遍重视,农业综合开发正作为一项崭新的事业,提到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本文拟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农业综合开发问题进行探讨。 一.农业综合开发是相对常规农业而言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及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土地流转市场的农业补贴政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一个地区的农业补贴现状和土地流转市场发展的个案研究,发现了农业补贴政策与土地流转发展的不配套引发的一些问题,探索了如何构建一个兼顾公平和效率的补贴制度,提出采用按实际播种面积进行二次补贴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就地区发展问题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它是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制约着国家整体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及国内市场即将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背景下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涉及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如何协调发展的方方面面 ,内容十分广泛。本文仅对西部地区农业发展中的农业结构调整问题作一些探讨。一、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现状1 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 ,种植业生产比重大 ;农民收入偏低 ,贫困人口比例大表 1西部十省区和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构成单位 :亿元 (199…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