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的飞速发展,给金融业带来了勃勃生机。本文就如何树立正确的金融意识,支持金融改革与发展谈几点看法:一、树立正确的金融意识,充分发挥金融在“两个转变”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过去我们没有树立正确的金融意识,对金融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存在“要钱找银行”的片面认识。事实上现代金融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具有筹资融资、拓展市场、调节经济、信息服务和与国际市场接轨等五大功能,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宏观经济调控的杠杆,国民经济发展的血液。金融业在建国后的不同历史时期对国民经济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魏鹏 《经济学家》2024,(2):60-70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强国建设既包括金融生产力发展,又包括金融生产关系变革,旨在实现传统金融服务方式向现代金融服务方式转变,最终构建起金融领导强、金融实力强、金融服务强、金融供给强、金融监管强、金融开放强、金融安全强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金融强国建设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密切相关的。为高质量推进金融强国建设,应当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建设、公司治理、经营管理的领导;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守住金融风险底线,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做细做实5篇大文章,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海洋产业快速发展,海洋经济跃然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加速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选择。绿色金融作为加速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保护的现代金融业,能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和重要的资金保障,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密不可分。本文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为基础,剖析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政府、市场、创新、资金及人才五个方面构建海洋领域绿色金融保障体系,促进绿色金融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区域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绿色金融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故本文从区域视角探讨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本文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区域绿色金融的溢出效应,并分别讨论“政府引导型绿色金融”与“市场驱动型绿色金融”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效应。研究发现:(1)区域绿色金融既支持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又对周边地区产生良好的溢出效应。(2)“政府引导型绿色金融”与“市场驱动型绿色金融”均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来看,前者的支持效应更为显著。(3)东部地区以“市场驱动型绿色金融”为主、中西部地区以“政府引导型绿色金融”为主,对高质量发展起到支持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区域绿色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弘 《经济师》2000,(6):58-58
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 ,而金融市场则是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将有赖于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开发与开放 ,创建“宜昌金融高效区”是形成长江中上游沿江经济金融发展带 ,繁荣发展腹部“增长极”的必要条件 ,也是现阶段历史发展赋予宜昌金融事业的使命和大好机遇 ,更是宜昌金融发展的必由之路。因而 ,不断完善和发展长江流域金融市场体系 ,促进和带动沿江经济和金融的发展 ,加快“宜昌金融高效区”的建设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一、创建“宜昌金融高效区”的有效途径这几年 ,正是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产品经济向市场商品经济转轨及其与经济货币化相关角度,主要分析和探讨目前我国货币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与目标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其具体目标阐述为“十化”。  相似文献   

7.
基于SWOT分析的金融强国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迅猛发展,金融问题已不仅是21世纪世界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稳定必须首先慎重处理的战略性问题,而且是大国在全球范围内彼此竞争、争夺和博弈的主战场。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中国相对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金融业的优势与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为当务之急是应树立金融强国战略意识,然后有计划、分阶段地逐步实施,从而最终启动金融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金融视角研究地区金融发展对国内市场分割的影响,试图在金融领域探寻一条缓解中国国内市场分割的解决路径。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有助于降低国内市场分割程度,即随着地区金融发展程度的提高,该地区会显著削弱与其他地区的市场分割程度,由此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说。从异质性角度研究发现:首先,地区银行业发展会缓解市场分割程度,但股票市场发展会加剧市场分割程度,两者具有截然相反的作用,并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其次,金融发展削弱市场分割的作用在直辖市中并不显著,但其余省份均显著存在;最后,金融发展能够反向调节技术差距对国内市场分割的影响,有利于缓解地区发展差距对市场分割的不利影响。本文的研究为中国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金融领域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转轨进程中的金融自由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的金融自由化进程的独特景观与中国渐进式经济转轨模式的选择密切相关。从制度主义分析出发,本文深入探讨了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滞后性的内在逻辑根源,在此基础上,本文详细回顾了中国金融改革20年的总体进程和基本特征,描述了中国金融自由化在产权结构和市场竞争两方面的历史进展。但本文同时也着重指出,中国金融自由化的滞后性固然为维持体制内产出提供有力支撑,但这种滞后性所导致的金融发展程度滞后、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以及金融稳定性降低等代价,是更值得关注的基本经济事实。本文最后对中国金融自由化的未来走势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包容性金融模式是促进金融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现有的包容性金融指标集中评价“金融发展的普惠性”.但是,经济金融化加剧金融投机行为,助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并且金融发展不应排斥金融创新性.因此,包容性金融发展应涵盖“金融发展的普惠性”、“经济与金融的耦合性”、“金融发展的创新性”三个维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包容性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效应,并随包容性发展水平提高而增强,但该效应的发挥主要通过金融发展的普惠性来实现.政府应重点加强经济与金融的耦合性、提升金融服务创新能力,并加快中西部市场化建设,探索“政府诱导、市场参与”的包容性金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20年来中国金融取得了巨大的量性发展,但并没有取得质性的深化,原因在哪里?本从政府与金融的关系视角展开分析,认识中国金融发展是从一种制度剔除状态下由中央政府推动的制度创设,但这种创设只是政府涉取收益的计划手段的替代和扩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深化”。这种状况决定,中国金融发展是原有制度框架下的量性扩张,是产权形式的变化,但并不是产权内容的变革。这是中国金融问题的“根”。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长期动力”,是扩大国内需求的最大潜力所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型城镇化建设必将形成对资金的巨大需求,金融业必将成为资金供给的主要提供者.金融要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贡献,同时又找到自身发展新的增长点,就必须深化改革,加大创新力度.本文阐明了新型城镇化对金融发展的要求,并论述了金融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需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就金融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和金融创新以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尝试在发展模式与外部经济依赖性相互作用的分析框架内来分析中国经济从抵御金融化到出现金融化趋势的过程。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金融化和频繁的债务金融危机源自本国发展模式与外部经济依赖性相互作用下金融扩张与生产性积累的背离。对于中国而言,在政府有效的产业政策和渐进的金融政策引导下形成的工业化主导的发展模式,能够不断解决经济发展矛盾,同时完备的工业体系和谨慎的金融开放政策减轻了中国对世界经济体系的依赖,使其得以抵御金融化和危机。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发展模式面临新的矛盾并且对外部经济依赖性逐渐增强,出现了经济金融化的趋势,将对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带来巨大的挑战。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金融化风险,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期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金融化风险尚未根除,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仍需要政府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积极引导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金融深化理论,讨论中国金融深化过程,中外金融深化的比较和中国金融深化的重点。文章认为中国金融改革促进了经济的货币化程度逐步提高,金融相关率逐渐增长;金融机构组织不断创新;金融市场健康发育成长;利率改革稳步推进。这个过程正是中国金融不断深化的过程。但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的金融深化过程明显存在问题,就是中国金融资产构成畸偏;金融机构数量大量增加,但组织结构不完善;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大大增加,但资产负债结构失调;利率体系结构存在问题,利率缺乏弹性;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存在明显的“跛行”现象。因而我国金融深化的重点应该是,加快发展直接融资工具,增加直接融资比重;完善商业银行体制,提高资产质量,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平衡发展金融市场、规范和完善市场规则;建立有弹性的利率机制,实现利率市场化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发展金融服务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月星 《技术经济》2009,28(2):113-117
中国金融欠发达严重影响着我国的资源配置效率,已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认为:金融创新并不是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金融创新有利于分散危机所带来的损失,更为重要的是,金融创新是世界经济强国获取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有效工具。为了确保我国改革开放经济成果的保值与增值,捍卫金融资产的定价权,中国政府应运用各种宏观政策工具,包括财税政策,以大思维积极鼓励金融业全面创新,并通过金融创新促进金融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国已经是金融大国,但要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迈进,还要付出更多努力。当前,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能力、实现金融强国目标的重要抓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9年春节后的一次政治局集体学习中,主要领导针对中国金融资源供给机制存在的问题:“地方政府拿得太多,市场经济拿得太少;房地产拿得太多,制造业拿得太少;国企拿得太多,民企拿得太少;支持小微、三农以及高新科技的金融资源供给得太少,支持传统产业、过剩产能的金融资源提供得太多。提出:要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而在本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通过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和优化金融供给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安全的金融服务。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几个层面共同发力。  相似文献   

17.
金融垄断资本与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加速推进,金融全球化日益凸显并成为其现代重要形式。当代资本主义产生许多重大的新变化。从发展的趋势看,资本主义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亦即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演进。而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亦经过列宁所论述的传统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向现代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即从一般垄断到国家垄断再向国际垄断阶段转变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基于马克思《资本论》到列宁《帝国主义论》的视角,将其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和逻辑的演进中,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新陈代谢阶段即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本质和特征,不仅有助于我们在扑朔迷离中把握资本主义变化的本质,更重要的是坚定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8.
经济金融安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的统筹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金融发展是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基础,核心是金融功能平稳有序发挥,以服务实体经济。金融发展主要是发挥交易促进、信用转换、经济调节、风险管理、内外链接等功能,在维护金融安全视角下,需着力发展市场体系、政策体系、基础设施和外部统筹等重点领域。金融安全是主权意义上的金融稳定,是金融发展的核心保障。为促进金融发展、金融安全需着重关注金融市场体系安全、政策独立性、基础设施安全、外部制裁等隐患。要战略统筹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注重完善金融功能提升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注重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以确保金融稳定,注重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引领健全金融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城乡三元金融结构与民间金融制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城乡边缘区是区域经济学的一个概念,本文试图借助城乡边缘区概念,构造“核心-城乡边缘区-外围”三元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并以此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空间结构,进而从金融结构尤其是金融组织结构的层面,研究与三元区域空间结构相对应的城乡三元金融结构,探讨在三元结构下缩小城乡金融差异,解决农村金融支持问题的可能途径或方式,并从新的视角审视发展民间金融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03年9月20至21日,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在西南财经大学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现简要综述如下。 1.转型经济中的政府、市场与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教授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