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赵登亚 《乡镇论坛》2009,(16):29-29
最近,笔者下乡调查发现,不少村子存在着图书室里无图书、阅报栏里无报纸、活动室里无活动、公开栏里无内容的现象,好多文化设施都在唱着“空城计”。很多村图书室是有名无实,走进里面一看,书架空空,即使摆了几本书,也全是些旧书、废书,农民真正需要的实用技术之类的书籍十分缺乏。不少村按上级要求设立了阅报栏,但多数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设,上面没来人检查时,  相似文献   

2.
《乡镇论坛》2006年5月上半月刊《126个农民图书室》一文报道,湖北省枣阳市不断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先后在全市18个镇535个村(居委会)建立126个“农民图书室”,到处呈现出邻里矛盾少了,村风和谐多了,“不打麻将不捣乱,图书室里转一转”的新农村景象。读罢这则报道,笔者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这样的“农民图书室”应多多益善。如今,农村文化建设已引起各地农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不少地方都在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先进文化建设活动。在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积极发展、注重实效的原则下,枣阳市建立适合农民口味的“农民…  相似文献   

3.
“不打麻将不捣乱,图书室里转一转。”如今,在湖北省枣阳市农村,茶余饭后到“农民图书室”里“挑吃”文化快餐已成为许多农民的生活习惯。“别看这‘农民图书室’地方不大,作用可不小!很多人都到这里借科技图书、借实用技术光碟看,真长知识。现在,我们村邻里矛盾少了,村风和谐多了。”枣阳市王城镇资山居委会“农民图书室”负责人施光祥4月20日对前来调研的镇领导兴奋地说。2005年以来,枣阳市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先后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在全市18个镇535个村(居委会)建立126个“农民图书室”。他们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丽 《乡镇论坛》2009,(8):10-11
“50多个农民‘学生’聚精会神地坐在宽敞的投影教室里听专家讲水稻插播技术;十几个农民‘读者’在整洁的图书室里看书;七八对农民‘运动员’在兴致勃勃地打球;新建的农资超市里一群农民正忙着买化肥、农药……”这是江苏省启东市天汾镇如意村公共服务中心经常出现的生活场景。从2006年起,南通市决定抓住农村公共服务这个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把全面打造农村公共服务中心作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切入点,全市各级筹措资金4.62亿元投入其中,  相似文献   

5.
现在各地都在进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但人们却忽略了另一种“下乡”,那就是政策“下乡”。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农村和农民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下发了不少文件,制定了不少规定、政策,既符合农村实际,又深受农民拥护。可是一些政策到了乡、村两级便出现了“断层”,政策入不了户,政府给农民的优惠政策被“卡”在了干部的抽屉里。造成政策脱节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干部奉行“愚民”政策,将上级的政策“贪污”起来,上面来了文件,抽屉里一锁,口袋里一揣,并不向下传达。有些干部竟然还振振有词,说做不…  相似文献   

6.
实话实说     
乡村图书室莫成“花架子”近来,笔者在乡村调研时发现,农村的许多地方虽然都建起了图书室(馆),但在管理使用上却存在众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没能真正发挥图书室的作用。一是乡村图书室的藏书数量少,有些几千人的村却不足1000册书,不能满足农民借阅所需。二是图书的利用率低。许多村图书室虽然书籍、桌椅配套,但图书的利用率极低,村民平时想借书借不到,只有上级来检查时,临时借书装门面。群众花钱买来了个“花架子”。三是实用性的科技书籍少、“凑份”的书多,新书年增量少得可怜。大部分乡村图书室的图书来源于群众和上级捐赠…  相似文献   

7.
一、北京市农村经济特点 首都“三农”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虽然北京农业份额不大、农村经济规模不大、农民比重不大,但农业与农村发展在首都现代化建设中占据独特而重要的位置。加快解决“三农”问题,是首都率先迈向全面小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十五”时期,北京市“三农”经历了三个转变:农业从传统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传统农民正在向新型农民转变.  相似文献   

8.
周勇 《乡镇论坛》2011,(8):18-18
最近笔者在对农村进行调查后发现.尽管让农民多读书、读好书已成全社会共识.但受各种因素影响.许多农村图书室“名存实亡”.  相似文献   

9.
舒婕 《活力》2010,(8):331-331
一、群众文化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增强农民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技能和本领,提高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认识和自觉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文化也是生产力.在经济与文化互相融合的市场经济发展中.文化已不再单纯是经济发展的服务手段.而是新型的朝阳产业.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些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了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改善居住条件已成为农民普遍的首要选择,村庄建设、农民建房热持续升温,农村面貌、农民的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但在不少地方,村庄建设实际上仍处于一种粗放式的发展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期,农村人口的文化素养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以及我国人民平均文化素质。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长期处于滞后状态,影响了农村、农民的发展。本文基于这一背景,简单阐述了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旨在完善基层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农民文化水平,促进农村地区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下很多乡镇图书室都名存实亡,很难达到农民们特别是农村孩子对知识、阅读的渴望。致使乡镇图书室发展停滞原因有很多。乡镇图书室发展在于创新体制。要全部发挥上级公共图书室在其建设中的主要作用,并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行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周莉 《活力》2010,(6):210-210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以来。近年来,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地在发展生产,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都把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公益文化建设。但从当前一些地区的农村文化建设情况来看,由于受当地经济、区域条件和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仍存在着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4.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乡风文明程度,是新农村建设必须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以湖南浏阳为例,从“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发展地方经济,实现经济发展带动文化优先和协调发展;教育性和趣味性并重,丰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形式,构建乡风文明的价值体系。活基层、重实践,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建设适合农村发展的“自己的”文化三个方面,探索湖南浏阳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刘建胜  安增龙 《活力》2013,(15):115-1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十七大再次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水平不仅关系到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而且也事关农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因此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受多方因素制约,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落后,农民文化生活匮乏,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边远村组,“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成为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真实写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对文化的期盼更加迫切。如今,他们有什么样的需求,遇到了什么难题,如何让农民的文化期盼变成现实?近日,笔者来到赣南采茶戏发源地的江西省安远县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7.
王琰 《活力》2022,(17):103-105
我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积极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非常重要。但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三农”问题越来越明显,主要原因是新农村建设期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滞后的现象,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在新乡贤文化视域下进行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有助于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品质修养,以及为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本文研究了新乡贤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意义,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为促使农村精神文明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时下,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电话这一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已走入寻常百姓家。在农村的不少地方还掀起了农民竞相安装电话的热潮,并涌现出了不少“电话村”、“电话乡”。诚然,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电话确交给农民带来了诸各方便,然而,笔者在一些乡、村采访时发现,有不少刚刚过上富裕生活的农民知盲目攀比安装电话,有的腰挂BP机,甚至手持“大哥大”,以此来摆阔气、赶时髦。据调查,这些农民有的很少使用电话,还有的仅仅作为摆设,但每年都要缴纳二三百九、乃至上千元的电话费。这对于还打不富裕的农民朋友来说,不能说不是一个“经济…  相似文献   

19.
编辑部纪事     
周立 《乡镇论坛》2010,(22):1-1
<正>"农村图书室不应缺少《乡镇论坛》"江苏省通州市物价局杨汉祥读者来信反映:我平时下乡了解到很多农村建起了图书室或农家书屋,书报不少,但令人感到不足的是,不少农村图书室里没有《乡镇论坛》,致使当地农户看不到这份杂志,甚至一些基层干部至今还不知道《乡镇论坛》为何物。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显著增加,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农村建设用地的使用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使得人地矛盾越发突出,土地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重点研究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下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三效益”,特别通过层次分析法研究经济效益,并对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提出几点建议,为集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于一体的重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用地使用效率,缓解用地矛盾,提高综合效益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