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2.
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生态经济是由生态农业、清洁的农村工业及环境优美的小城镇有机结合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这一模式宜建立“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结构和“公司+基地+农户”的农村经济组织,以县域经济为载体建设好一大批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深加工基地及其营销龙头公司和现代化的小城镇。  相似文献   

3.
岩溶地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制约西南岩溶地区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剖析了西南岩溶地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障碍,提出了西南岩溶地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仍然没有实现良性互动,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仍未能达成最优的供求均衡,并表现出二者的不协调.本文主要通过引用一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相关性理论,寻找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表现及原因,进而提出促进我国农村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矿区生态经济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重探讨了矿区资源开发中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铜矿资源的珍贵性;矿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及劳动力资源的脆弱易损性;露采优先方针的重要性;矿区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的统一性;21世纪采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概念和新技术、新工艺。  相似文献   

6.
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和经济的相互协调,是生态经济系统稳定和发展的内在要求。那么,怎样才能使生态和经济有机地协调起来呢?为此,我们对北京市房山区窦店村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力图从分析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入手,找出使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策略。 1、关于系统现状的简单描述窦店村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西部,人口4106人,耕地5191亩,是北京市重要的农畜产品基地。该系统有以下特点: (1)产业体系完整,农业、畜牧业、工副业全面发展。 (2)系统开放度高。1987年全村购进精粗饲料 441.87万斤,化肥 627.2吨,外购架子肉牛1800头,种母猪214头,仔猪1318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生态经济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部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摆脱资源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观念,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因此,农村人力资源充分有效地开发显得紧迫而重要。本文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阐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统一的必要性,并针对西部农村实际情况,提出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的诸多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的多维角度,系统分析了微观生态经济管理的客观依据、深层内容、模式框架及其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10.
邓莉  冉光和 《生产力研究》2006,(3):32-34,36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对资金的依赖日益增强。而靠农业生产者自己独立去完成资本积累将是一个漫长而不可及的过程,建立完善的农业金融体系,则成为解决农业发展所需资金的重要途径。而农村金融机构为了长远发展,寻求资金高效应用,则应选择支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这已得到理论证明。在此,利用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原理,结合我国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现状,剖析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创新所导致的农村银行业结构变化是否促进农村经济增长这一重要的研究背景,使用来自中国2006—2010年1 769个县(市)的面板数据检验"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在农村地区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银行业集中度的下降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渔业生产管理的理论基础出发,针对河北省渔业生产实践,提出必须用生态经济理论来管理渔业生产,使之进入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本文在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1978-2010年经验数据,构建了反映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互动关系的VAR模型,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进一步考察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优化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机制的见解与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齐海鹏 《现代财经》2006,26(7):73-76,F0003
客观分析农村公共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现实差距和农村公共品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的基本思路,进一步探讨加强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应注意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地的兴起和发展是当前中国城市推进统筹城乡战略进程中出现的一种实践产物。旅游经济顺应大城市休闲消费经济发展,以一种新兴的姿态切入乡村,打破了传统乡村的封闭格局,并形成一条充满活力的经济线索将乡村土地、产业、社会和自然文化景观等要素串联成一部拉动地区发展的巨大机器,不仅促进了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更被主动地运用成为统筹城乡的战略手段。本文选择成都统筹城乡建设中最具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地---三圣花乡作为研究案例,从经济视角出发,通过观察其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前后的经济格局和产业结构变化,分析旅游经济注入对乡村经济重构的作用,及其在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的城市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城市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首要问题.通过对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原因的分析,系统论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借鉴国外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探索我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村发展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典型地应由公共部门提供。大量研究表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发展具有正效应,然而对引起正效应的具体联系和因果关系的研究较少,所以除了建议增加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之外,很难提出更多的具体政策建议。本文对农村基础设施与农村发展的主要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将农村基础设施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划分为宏观经济效应、微观经济效应和分配效应三种,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8.
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本文利用VAR方法对财政支农不同部分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从长期来看,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事业费、农业科技三项费的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入效应”,而农村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村救济费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2)从冲击大小来看,事业费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贡献最大,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次之,农村救济费第三,农村基本建设支出最小。最后提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是:增大财政支农力度,农村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应保持稳定增长;优化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加大事业费和科技费在财政支农支出中的比重;财政支农支出通过支持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能间接地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从而带动消费增长。所以应利用财政支农功能带动农民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游江  范梁 《财经科学》2010,(4):17-24
关于农村金融市场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迄今已有许多讨论。但是,目前的讨论多数是在一般意义上进行的,其分析过程缺少对农村金融竞争程度及金融机构功能发挥关联度的实证分析。我们认为,在反映农村金融市场基本特征的各种因素中,从客观上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就是农村金融竞争程度。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否存在农村金融抑制问题?金融竞争的程度如何?是否需要重新改革农村金融服务政策体系?本文拟从典型实证及相关金融指标分析两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与城乡信息差距之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境内已经存在完整的广电覆盖网络,但是城乡之间的信息差距极大,而且正在以越来越大的势头呈现裂痕。信息差别是导致城乡经济差别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分析造成城乡经济差别的信息因素,寻找缩小城乡信息差距的途径,以便于信息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政府解决城乡差别这一问题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