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000年的截面数据,实证检验我国各地区信任指数对地区工业集聚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的信任指数对地区工业集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证实了在我国,社会资本通过加速工业集聚的方式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这也进一步表明,社会资本水平上的差异是造成我国地区经济差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份经济发展相关指标的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聚类分析对所选取地理单元进行归类。本文认为四大聚类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政府收支与劳动力就业及教育水平等社会建设指标、资本量及各次产业产值等经济量指标、基础设施建设指标、资源储量指标。在比较各聚类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主要影响因子的基础上,就如何发挥本地比较优势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和各地区金融发展指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投资普遍存在融资约束;总体上看,金融发展能够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股票市场的发展水平在缓解R&D融资约束方面的作用显著;另外,金融发展的这种减缓作用对非国有股份企业更加显著。因此,应进一步完善信贷市场机制,健全资本市场,加快金融发展,以促进企业研发投资,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4.
中国旅游业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区域差异是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的共同特征。它是各国内部各地区制订旅游业发展政策的基本依据。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旅游业支持系统一区域经济水平、旅游设施状况、旅游人力资源、旅游产业政策与发展环境等几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中国旅游业的区域差异,为我国各地区制订正确的旅游业发展政策和策略提供重要的战略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股权分置这一困扰我国资本市场最大痼疾的解决,市场发展重心已转向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河南经济要在"十一五"实现GDP再翻一番的目标,必须抓住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有利时机,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加快培育不同类型的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加快河南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与资本配置效率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国工业内部39个行业的资本配置效率的度量,发现中国资本配置效率很低,并且有下降的趋势。以反映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的指标作为解释变量,与资本配置效率构建回归模型来验证资本市场与资本配置效率相关关系,发现中长期信贷市场规模、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与资本配置效率呈负相关关系,而债券市场规模则与资本配置效率呈正相关关系。以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减少政府过度干预,发挥市场配置资本作用。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向型经济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各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却极不平衡,导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水平差异较大的因素主要是:政策倾斜因素,地理位置与交通运输条件,区域经济基础条件,市场发育程度和体制环境,以及历史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经济全球化,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各国各地区之间积极的顺应时代潮流,努力构建一个健康有序的经济发展空间。同时,经济全球化还为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友好往来搭建起一座座桥梁。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下不断扩大,对资本的需求也达到一个较高水平,投融资企业就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得到不断的壮大与发展。下面就以我国的投融资行业为例,系统的分析投融资企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来源,即财务会计报表。  相似文献   

9.
利用1993—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东中西地区间金融体系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运用多变量 VAR 系统的研究表明:金融体系的银行发展指标和股票市场发展指标与经济增长在各地区间的因果关系不一致,这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直接关系.中西部地区的金融体系机构应在发展好银行体系的同时更好地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以此来带动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一个受到广泛争论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资本市场的发展会导致包括消费需求在内的总需求的变化,进而作用于经济增长,这种传导过程称为资本市场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消费需求机制。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迄今为止,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消费需求的刺激,进而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对这种机制在我国受阻的原因和障碍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找出改进和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以更好地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