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技术方向的选择是影响科技型小微企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山东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TSLS计量方法,分析了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企业家政治关联对企业技术选择方向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作为非正式机制的社会资本,企业家本人的政治关联对企业选择资本密集型的技术方向具有积极影响,企业家通过血缘关系形成的政治关联则产生了消极影响,这个结论对我国企业通过积累社会资本,改善要素禀赋结构、选择适宜的技术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顺应这一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引导人心,搞好人心经营,这将成为当今企业家的首要任务。一、注重人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社会诸要素中,人是第一要素,而人是由心支配的。“得人心者得天下”,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无不把得人心作为制胜之道。现代的管理者、企业家们也纷纷摒弃了早期管理者僵死的繁琐的管理方式,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采取了员工参与、人际沟通、激励措施、民主决策、福利政策等…  相似文献   

3.
<正>企业管理干部素质评价是干部选拔、晋升、调动及培训等重要依据。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建立了多维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价。 一、企业管理干培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1)品德素质:品德是一个人的灵魂,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向、行为方式和行为的强弱,是干部素质的核心。品德素质包括政治思想品质,原则性,工作作风,工作态度,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等。(2)智力素质:智力是能否胜任干部职能的基础,代表潜力。它包括知识水平,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3)能力素质;能力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本领。能力是干部素质的关键,对管理干部来说必不可少的能力应包括协  相似文献   

4.
虞臣义 《经济师》2003,(6):289-289
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家作为独立的群体走上历史舞台 ,培育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家队伍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家素质的要求企业家的素质是企业家所具有的品格、知识、心理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水平的体现。品格素质是指企业家事业心、责任感、政治素养、品德声誉、工作作风等方面的体现 ;知识素质则是指企业家所有的管理、专业知识的水平 ;心理素质是企业家的自知和自信、意志和胆识以及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精神状态 ;能力素质是指企业家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现代企…  相似文献   

5.
政治生产力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生产力的代表性学说有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李斯特、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和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等的观点。政治生产力是指政治行为主体按照一定的政治体系采取相应的政治行为对包括政治体系在内的各个社会系统及其要素进行作用并取得政治性产品的能力。政治行为主体、政治体系和社会系统及其要素是政治生产力的"三要素"。政治生产力具有现实性和潜在性、物质性和精神性、多元性和相对性等特征。政治生产力是人类历史前进的重要"驱动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是衡量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标杆"。  相似文献   

6.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做方方面面的准备,其中提高企业家的素质就是一个重要条件和关键环节。没有一批高素质的现代企业家,企业改革是难以成功的。那么,国有企业改革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呢? 一、应具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政治品格。政治素质是中国现代企业家首先应具有的基本素质,是其他各种素质的前提。如果政治素质不合格,企业家科学知识再多、开拓精神再强、决策水平再高,也不能成为中国现代企业家。只有具备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政治品格,才能够自觉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中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进而才能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并能把企业的发展同我们的经济改革、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7.
企业家的素质应当包括意识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四个方面。 一、意识素质 1.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当代中国企业家首先要有民族危机感和时代责任感,有忧患意识;其次,在思想上品德上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把握好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再次,要有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最后,要注意社会效益,一刻不忘消费者利益。  相似文献   

8.
<正> 改革,呼唤着真正的企业,呼唤着真正的企业家,呼唤着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呼唤着有理想、有才干的经营管理者。 假如企业不象企业,企业家不象企业家,那么,世界将会成为什么样子?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又从什么地方谈起?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没有真正的企业,没有真正的企业家。 企业,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直接从事各种经  相似文献   

9.
张俊锋  史颂 《经济论坛》2003,(19):37-37
一、企业文化1.企业文化的概念及特征。企业文化属于亚文化范畴,是指企业职工在从事生产与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企业全体成员所共同接受的价值体系,包括理想、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信念体系等。它的外在表现为企业经营特征的不同;在企业内部则表现为一种内凝性与合力。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相对稳定性。企业文化是经过长期企业员工行为活动而形成的一种潜移默化的理念,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因为少数员工的行为和企业的经营发展而改变。②潜在性。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各个职能活动当中。③继承性。企业文化首先要延续过去的价值观和信念…  相似文献   

10.
余长国 《经济师》2001,(7):211-212
上一期,我们主要表述了领导在创新管理中的一个职责-建立一个真正令人兴奋的企业信念理想。在最具创新的企业里,高层管理者都有非常明确地期望,欣赏并且支持创新。他们提出清晰的、令人兴奋的信念理想,而这些信念理想又能与企业的员工、顾客以及其他主要风险承担者的理想相一致。作为一位好的领导,他还需要把这些信念理想变成一个真正的技术战略,构筑一套结构清晰的可实现目标,并精心选择企业的核心能力,确定竞争获胜的工作指数目标及有关对承担创新风险人的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群狮子被一头羊带领,会变得如同一群羊;一群羊由一头狮子带领,就会变成一群狮子。具备战略智慧和高素质的企业家,是企业经济发展的关键。著名企业管理大师彼得·社拉克说,“当今世界,管理者的素质、能力决定企业成败存亡”。一些成功企业的领导者所具备的各种优良品格和素质中,最具光彩和魅力的,是他们的现代文明素质。这是企业发展成功的基石。因此,培育企业家文化十分重要、非常必要。一企业家文化是企业经营者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精神风貌、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品德信用、个性气质以及为适应市场经济所具备的领导能力、领导艺…  相似文献   

12.
<正> 面对21世纪经济一体化、知识化、网络化的大趋势和我国“入世”后国际国内复杂形势,我国企业在经营思想、价值观念及制度等方面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它引导着全体职工把个人的目标和理想栓系在同一个目标和信念上,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13.
企业信息化发展受到企业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内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企业所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投资、企业家角色变化、管理者素质高低和员工信息意识等方面,而外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环境、政府的政策措施和信息服务商的支持等方面.企业高层决策者的素质高低在推进信息化中起关键作用,而企业信息化的外部环境则制约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14.
阮兢青  陈思思 《经济师》2015,(5):268-269
民营企业家能力建设是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民营企业的兴衰成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民营企业家能力的内在结构可分为三大部分共七个特征,构成一个双金字塔式的能力模型结构,主要包括创业创新能力、洞察力和判断决策能力、冒险精神和承担风险能力、自我完善和自主学习能力、领导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和公关能力、社会价值的引领能力。民营企业家能力建设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以政策导向为支点,优化"草创型"民营企业家成长土壤;二是以教育培训为抓手,培养"知识型"民营企业家走职业化道路;三是以舆论导向为依托,激励"哲商型"民营企业家引领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5.
工业绿色化指工业企业对环境问题的认知、思维和行为不断朝着减少污染,使投入、生产过程及其产出和提高环境质量目标相协调方向变化的过程。影响工业绿色化的宏观因素包括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法律等因素;中观因素包括环境政策、市场机制和公众参与等因素;微观因素包括行业特征、企业实力、企业家特质、企业战略目标等因素。厘清工业绿色化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对于全面分析工业绿色化发生发展规律,推进我国工业绿色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企业管理最重要的问题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伦理.企业伦理之所以受到普遍重视,首先是由于剩余经济取代短缺经济后,资金、劳动力、土地等易于获得,而企业的伦理及信念体系则需要长期培育和强化.其次,在当今高科技、强竞争时代,企业利益相关者扩展为包括公司员工、股东、管理者、消费者、协作者、社区、社会、政府等广泛的利益相关群体.企业与其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不断增强,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而且完美地处理好这些利益关系,才能取得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成长是企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本文从企业家精神的视角对中小企业成长机理进行探究,提出企业家精神包括的四个描述维度,即企业家的创新性、觉察性、先动性和应变性,认为中小企业成长机理是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及“源点”,“引爆”和驱动企业内外成长要素而实现中小企业成长.  相似文献   

18.
企业家人格与非权力性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雪英 《生产力研究》1999,(5):86-88,90
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影响力有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两种。本文分析了什么是非权力性影响力,什么是企业家的人格,阐明了企业家人格在非权力性影响力中具有决定性意义。最后论述了企业家应从企业人道主义、企业价值观、企业形象、企业生态伦理观、企业集体观和人才观等六个方面完善自己的人格。  相似文献   

19.
民营企业广泛吸纳社会就业,但民营企业的一些雇佣行为饱受诟病,主要体现在拖欠工资、劳动强度过高,以及缺乏基本福利保障等。实际上,不同的民营企业在雇佣行为上存在很大差别。民营企业家是企业决策机制的中心,他们的社会身份可能会影响企业的雇佣行为,但是,现有研究很少从民营企业家社会身份出发解释这种差异。本文利用中国民营企业调查数据,研究了民营企业家社会身份(包括政治身份、政党身份和商业身份)对其雇佣行为(雇佣规模、员工薪酬水平和基本福利水平)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拥有社会身份的民营企业家,其企业的员工数量和员工薪酬水平更高;拥有政党身份和商业身份的民营企业家,其企业的基本福利水平更高;拥有或未拥有政治身份的民营企业家,其企业的基本福利水平没有显著差异。由此说明,具有社会身份的企业家可能做出更多有利于社会的雇佣行为,而不是单纯地追求企业经济发展;在民营企业基本福利体系的构建方面,政党身份和商业身份比政治身份对民营企业家更有约束力。本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民营企业员工规模、薪酬水平和基本福利水平差异的原因有重要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什么粘住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翅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总体面临着"理论上重要但实践中滞后"的情形.本文指出企业是经济活动的真正主体,企业家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最终推动者,企业家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决策取决于对市场的判断和对生产要素价格的权衡.据此,中国的渐进式改革诱发了要素市场发育程度滞后于商品市场,结果土地、资本、劳动等要素价格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估"现象,这刺激了企业和企业家密集使用有形要素、而较少有动力和压力投资于自主创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滞后是企业家在现有要素市场和价格下理性进行要素组合的结果.未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要害是持续推进要素市场的发育和完善,通过"健全要素市场"和"矫正要素价格"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