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央行在日前发布的《2008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呼吁,近期受美国次贷风波影响,我国外需减缓,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经济抵御外部变化的能力。同时强调,将坚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微调。央行报告建议进一步扩大内需,并提出需要财税政策予以配合。下一阶段应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税政策,为扩大内需消费和促进服务业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财税环境。加快推进社会保障等各项体制性改革,消除制约结构调整的体制性因素。央行将根据国内外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变化,  相似文献   

2.
回顾2002年,建材行业在国家继续坚持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下,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经济效益较快增长。展望2003年,建材行业仍会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吗?建材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02年,建材工业增加值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稳定性有所增强。据初步测算,200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增幅比上年加快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汤平 《首都经济》2009,(2):30-36
2008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北京市坚持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好字优先、稳中求进”的良好态势。2009年,北京市将继续采取加快扩大内需的措施,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此我们对北京经济发展领域中的若干政策取向作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朱希伟 《浙江经济》2005,(24):22-23
2006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坚持“双稳健”的基本政策取向,继续控制投资增长,挖掘消费增长潜力,为经济实现长期平稳较快增长创造新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宏观经济走势的基本评价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济工作立足于抓早、抓实,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努力扩大内需,积极发展对外经济,着力调整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取得了明显成效,多数指标好于预期,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张君 《中国经贸》2009,(21):38-39
日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当前国民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经济回升的基础尚需继续巩固,外需不足依然严峻,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相当艰巨。李晓超说,下阶段要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和充实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认为,2003年,中国经济将出现四大亮点。最大亮点:“四力”合推马力大。一是政策支撑力。2003年,宏观经济政策还将保持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扩大内需、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继续保持,将有利于投资和消费的稳定增长。二是市场活力。随着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健全,市场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市场秩序的进一步规范,中国的市场会更具活力。三是群众的创造力。十六大以后,随着政策、法律环境的不断完善,随着公平、公正使用社会资源的新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人身上隐藏的创造力将会得到…  相似文献   

8.
任苛 《重庆改革》2001,(1):48-48
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日前说,2001年我国将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加快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十五”计划开好头、起好步。  相似文献   

9.
当前,经济运行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内、外需求持续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以及资产价格泡沫正在集聚和输入型通胀因素加重。为此,宏观经济政策需要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防泡沫、抑通胀之间取得平衡。在财政支出增速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应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扩大内需,努力稳定出口增长。根据经济增速回调状况和通胀压力,适时调整政策力度,增强灵活性,并加快推进关键领域改革、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0.
朱镕基总理在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在当前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根本之策,是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形成消费和投资的双重拉动。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保持必要的力度,同时采取其他配套的宏观经济政策。”由这段话不难看出,将扩大内需政策作为一项重要国策,是中国政府在当前国际经济背景下做出的必要抉择。  相似文献   

11.
2000年,沿海各省市区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基本完成,在经济平稳回升,规模继续扩大的同时,产销衍接改善,运行质量显著提高,从增长速度看,沿海各省市区经济形势普遍好于全国平均水平,绝大多数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均超过8%的增长幅度,目前沿海地区经济总量排位依次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信息》2011,(24):37-3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3.
夏业良 《上海改革》2001,(3):14-17,31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而出现稳步回升的势头,经济质量也随着出口贸易的增加和产品档次的提高而出现新的增加和产品档次的提高而出现新的,但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仍不平衡,制约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制度性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稳固。要将转机变为战略性转的,一方面,必须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扩张政策,保持一定幅度的公共投资,力争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必须探索和推动政治体制的才法制制度的进步,以激发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以促进制度创新,切实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了<2008年中国区域运行报告>.报告指出,2008年,全国各地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各项宏观经济政策,努力克服特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不利影响,积极扩大内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保持区域经济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5.
张君 《中国经贸》2011,(7):50-51
今年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开端之年,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结合起来,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挖掘中国内需的巨大潜力,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同时,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告别“短缺经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特征逐渐显露出来,宏观经济态势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状况已表现为实现“软着陆”之后的有效需求不足,这成为影响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因而,扩大内需成为目前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从环境上、体制上及结构上深入剖析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内外环境的状况以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而就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这在目前是极具现实意义的。一、国内外经济环境对扩大内需的要求首先,从国外环境来看。自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17.
从1998年开始,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宏观经济政策角度看,其近期目标是扩大需求,防止经济回落;中长期目标是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培育新的需求空间,增强企业的自主发展能力。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于适应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转变,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发挥了卓有成效的作用。在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省经济增长逐步加快,经济结构层次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8.
《调查研究报告》2002,(53):1-18
加入WTO后,近中期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加快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国内市场;加快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解决退出机制问题;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分类推进产业调整,有效提升中国产业的竞争力;加快立法和司法体制改革;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减少产业调整的冲击,保护弱势群体;继续扩大内需,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制度建设,有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等。  相似文献   

19.
赵宏 《发展》2003,(7):60-61
1998年以后,商品供给短缺状况基本结束,需求不足成为主要矛盾,党中央、国务院及时调整了宏观调控政策,由“适度从紧”、“稳中求进”的政策转向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运用经济杠杆扩大内需与对外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投资启动紧密结合,确保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坚持投资与消费双向启动,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带动投资的快速增长,同时,启动消费需求,通过提高城镇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延长节假日,清理完善消费政策和消费环节,扩大高校招生,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有效地扩大了居民消费。到2002年底,城…  相似文献   

20.
资讯     
2002年12月9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围绕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大任务,着重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2003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