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鲍冉冉 《新经济》2021,(1):17-20
"直播带货"是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人们购物需求不断增长而发展起来的网络经济新业态,其在促经济、稳就业、便民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它在发展过程中也日益暴露出一些短板.通过加强监管、强化平台自我管理、教育引导从业者自律、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等方式和途径,有助于解决"直播带货"经济模式中存在的短板问题,促进其健康可持续...  相似文献   

2.
基于县长及其相关政府官员的直播带货数据,运用空间分类、核密度、区位商、类型划分等方法对中国县域政府官员的直播带货水平的空间差异及驱动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从产品类型看,“多种型”占比最多,达62.92%;“单一型”占比次之,为32.51%;“两种型”与“三种型”占比最低,两者合计仅占4.57%。从省际差异看,隶属湖南、河南与山西等省的县域直播带货产品种类多且带货量大,而四川、青海、西藏等省区的种类较少。从主播类型看,“政府官员+主持人”最多,“政府官员+明星”最少。(2)从助农活跃度看,“昙花一现”式助农官员较多,比例高达66.87%。场次大于4的助农官员非常少,占比仅为1.05%。从参与人数看,多数县域为1~2人,少数为3~5人的组合型。数量超过5人的县域单元仅4个,分别是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山西汾西县、甘肃靖远县与宁夏中宁县。从官员职级看,不同职级官员参与直播活动的次数差异不大,且职级高低与直播带货参与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3)从助农效益看,空间格局整体呈“两大核心区,多个增长极”的集聚特征,不仅形成以新疆昭苏县与河南光山县为核心的两大高水平密度圈,而且在湖北郧西、江西莲花、福...  相似文献   

3.
4.
赵雪  张金凤 《技术经济》2024,43(4):143-158
网络直播带货的售后服务持续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成为网红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梗阻。本文在厘清网红主播,直播平台和消费者行为的基础上,构建直播生态下的三方主体演化博弈模型,并仿真分析不同主体行为在收益类、损失类和系数类参数变化下的演化博弈过程及规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本文兼顾直播平台、网红主播和消费者的“多元”属性,延伸了消费者在直播消费过程中的情感收益。主要洞见:网红主播在高效售后的状态下,对带货收益敏感度较高,对消费者冲动消费带来的超额收益敏感度较低;消费者对网红主播的情感依赖与消费意愿呈现同向变化趋势,网红主播的售后态度与平台的监管强度同步变化;在网红主播高效售后的情形下,即使消费者的功能收益较低和退换货率较高,其消费意愿并不会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在同时考虑权益留存比率和抵押扣减率及它们的横向异质性和纵向时变性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内在不稳定性与宏观审慎监管问题.研究表明,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规模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影子银行体系分流的储蓄资金规模及其信用创造乘数.其中,信用创造乘数分别是权益留存比率和抵押扣减率的递减函数,而信用创造乘数的变化速率分别是权益留存比率和抵押扣减率的递增函数.基于与传统商业银行信用创造机制比较的视角,本文从融资脆弱性、信用媒介信息敏感性和杠杆周期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影子银行体系信用创造功能的内在不稳定性,发现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功能不仅具有顺周期特征,而且其周期振幅远大于传统商业银行.最后,本文从监管定位、信息披露、市场数据监控和金融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影子银行体系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监管理论的研究与监管制度的演进是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与特定社会的政治发展水平、社会利益格局以及法律秩序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国的政府监管机制研究直接源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并受到西方实践经验与理论发展的重要启迪,经过十年努力,取得了重要进展,也存在着不少缺陷,今后须着力加强政府监管的基本价值、外部环境、监管范围、监管体系的研究以及比较研究和应用研究,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务信用不仅关系着企业的日常生产发展,同时还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企业日后的市场信誉。然而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多数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财务信用,在影响自身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对企业的市场信誉造成了影响。在此,本文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财务信用的缺失以及监管体系的构建,作以下论述。  相似文献   

8.
通过考察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历史演进发现,其职能转变分为四个阶段:直接参与乡镇企业管理阶段、推动产权制度改革阶段、致力于服务型政府建设阶段和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核心的优化营商环境阶段。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优化转向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从“一揽子”全能型向“放管服”有为型转变,从行政命令管理向法治化、制度化治理转变,从追求经济发展向增进社会福祉转变。从政策启示层面看,地方政府要不断提升“有为政府”的治理效能,推动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完善兼顾国家决策统一性和地方执行灵活性的动态平衡机制,通过不断优化地方政府经济职能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9.
区域性市场作为支撑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的重要平台,其发展历程已经证实了自身在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服务实体经济投融资需求方面的重要作用。该文首先从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转型的趋势及要求指出了区域性市场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之后分析了它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城镇化融资、公共资源和要素市场整合方面的前景与功能;再后在总结区域性市场运行与监管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三方面市场发展举措;最后提出了建立分工协作的区域性市场监管体系,并在政府监管和自律监管两个层面提出较为系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理性选择:强化竞争与弱化依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信用评级机构已经多次与重大的金融事件有关:1970年Penn Central运输公司的破产案、1994年的橙县破产案、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安然破产事件和2002年worldCom破产事件,再到2008年的次贷危机,无不存在信用评级机构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强化信用评级市场的竞争和减少对信用评级的依赖是如此的重要.而2006年的<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案>和2010年的<恢复美国金融稳定改革法案>的相关规定也正好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一、对监管主体定位的冷思考(一)理论基础及认识。1.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其特点表现为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公共产品理论从认定公共产品、私人产品以及混合产品出发,分别论述了政府和市场的职责范围。其中,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特征表明了社会普遍需要这类物品或服务;  相似文献   

12.
刘博 《现代经济信息》2021,(21):172-173
新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以直播带货这种形式进行扶贫助农的情况开始逐渐增多.以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台于2020年5月和10月牵头举办的龙江有好货·助农直播带货活动为例,从传播学角度剖析出当下主流媒体直播带货助农的优势有主流媒体强大的传播力、公信力、品牌塑造较好、对意见领袖的选取较为成功等.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如主流媒...  相似文献   

13.
以2004-2014年受到证监会信用监管的保荐人为研究样本,从信用监管角度研究监管机构对保荐人违规惩罚力度的选择性执行行为。研究发现:(1)在证券市场低迷时,证监会唯恐打击市场信心而较少地重罚违规保荐人,但在证券市场比较活跃时为了提高证券发行的质量,证监会会选择加大惩戒力度;(2)有政治关系的保荐人相比没有政治关系的保荐人受到的处罚更轻且逃避处罚的时间更长。进一步研究发现,违规保荐人所在的保荐机构的未来市场份额与其处罚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即所受处罚越重,其未来市场份额越小。  相似文献   

14.
潘林伟 《经济纵横》2012,(2):117-120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以市场约束为主的放任监管理念的不足,欧美国家先后进行了金融监管的制度性变革,实现了政府监管的回归与超越,强调政府机构在金融监管中的主导作用,实施全方位监控。比较和分析欧美金融监管改革的实践,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我国金融监管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发展金融市场的过程中,需要更新金融监管理念、健全和完善监管制度、提高监管有效性,通过促进竞争来提高金融市场效率,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16.
信息技术的进步使电子商务获得空前高度的发展,不论是明星效应还是长尾效应,都是在信息技术大背景之下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和情感选择。因此,随着网络直播带货行业的发展势头,基于“人”“货”分离的视角,选取淘宝直播平台的主播和商品的相关数据,运用“二八定律”和市场集中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对带货主播、商家、电商平台以及政府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但“三农”问题依然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大障碍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对有关“三农”问题理论的历史回顾 ,指出了理论与实际相脱离是“三农”问题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所在 ,强调了只有从中国“三农”的现实情况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才能在加速工业化中逐渐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的制度根源与改革思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恩虎 《经济经纬》2004,(4):110-113
"三农"问题在我国既是一个历史问题,更是一个制度问题。制度歧视是造成"三农"问题的主要根源。城乡分异的户籍制度造成了农民不平等的社会身份;长期"以农哺工"的产业政策、向上倾斜的财税制度及以城市为中心的公共政策是造成农村贫困、农业落后的主要原因;城乡二元土地管理制度使农民长期承受过多过重的社会负担,造成农民生活贫困化和边缘化;不健全的金融服务体系使农业产业化缺乏有效的资本支持……加快体制改革步伐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所在,但土地管理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人才管理制度的改革还需要理论创新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四位一体"的社会信用体系形成机制与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庆辉  陈俊梁 《经济问题》2007,332(4):60-62
从经济(产权)、文化(道德)、政治和社会多种要素合力作用中分析"四位一体"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机制,重点阐述"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以及道德、产权、法律的有机统一.针对其形成机制,提出了治理社会信用缺失的经济(产权)、文化(道德)、政治和社会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