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流空间为视角,以高等级景区的空间分布为基础数据,借助Arc GIS分析河南省重点旅游城市入境旅游网络空间结构和节点等级体系。结果表明空间网络结构的演变形成了"钻石型"→"跳跃型"→"T型"→"直线型"→"三角形"→"网格型"的趋势,由几个中心点发起,然后以这些中心点为中心向外围辐射然后蔓延所有区域。入境旅游流的强度在空间上形成了"一带一点"格局,以郑汴洛旅游带为核心,外围形成南阳1个极核。旅游流强度的分布呈现出右偏态状态,以平均数的众数为中心,大多数旅游流在距离该中心的远距离外围区域呈集聚状态,而且河南省入境旅游流联系强度整体处于较低水平。重点旅游城市入境旅游网络节点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和等级性,同时层次和等级的节点呈现出大致均匀分布的状况,且每个层次和等级城市数目基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2.
基于大数据挖掘视角的城市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是未来旅游流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技术手段。基于Python软件抓取携程旅行网上线路及相关数据,构建长三角城市群旅游流网络,进一步利用社会网络及GIS分析方法,揭示网络的结构特征。研究结论主要有:(1)长三角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结构具有显著的层级性特征,形成了以南京、苏州、杭州为顶点的三角形核心区。(2)长三角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结构的位序-规模特征明显,并且网络结构指标具有显著的“长尾特征”。(3)长三角城市群旅游流网络化发展特征显著,未来城市旅游发展需要进一步重视网络化特征,根据网络结构特征合理布局旅游业态,进而促进旅游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百度指数数据,从信息流视角对江西省11个城市的信息流变化、城市网络层级、城市网络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016—2018年江西省城市信息流总量均呈增长趋势,各城市之间信息交流日益紧密;城市网络层级分别呈现"1+4+6"和"1+7+3"三级分布,南昌为"单核"的态势和非均衡化特征;城市网络骨架不变,都是以南昌为支撑点的极核式格局,城市网络主干密度增加,抚州和吉安与其他城市的信息流联系加强了,城市网络非均衡化态势有所减轻。  相似文献   

4.
基于分形理论的广西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是人口和经济的聚集地,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具有分形几何特征。将分形理论与中心地理论相结合,通过城市体系的关联维数模型计算出广西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分维值,发现广西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是具有分形特征,城市体系自组织演化在空间结构方面具有优化趋势,可以强化中心、极化南宁核心地位,重点扶持桂林、柳州、北海三个副中心建设,构建"一枢纽、二港口、三通道、四辐射"大通道体系和点轴面相结合发展的广西城市体系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5.
周蓓 《中国市场》2009,(35):58-62
旅游中心地机场作为区域旅游的旅游集散地和通道,对区域旅游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四川省为例研究四川省旅游中心地机场体系的空间结构特征,分析其布局的空间经济效果、以平均距离和簇系数为评价指标研究其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和趋势。研究发现,四川省已经初步形成旅游中心地层级体系,但航空网络结构与其吻合度不佳。新机场投入运营后,航空网络服务深度和广度均有较大改善,网络完备性和连接性改善明显,聚集程度加强,正向无标度网络演化。基于机场网络发展的内在特征和规律,探讨未来四川省旅游中心地机场网络改进的方法,即以旅游中心地层级体系为基础配置航空网络结构,通过轴-幅结构和环路航线改善区域内通达性和完备性。  相似文献   

6.
城市群物流需求网络化结构特征研究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物流需求指一定时期内城市群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对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物资产品在空间、时间、作业量等方面的要求,主要表现为静态物流需求和动态物流需求,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由此在城市群区域内形成了由节点和线路构成的网络化物流需求空间分布形态,即城市群物流需求网络化结构.物流需求网络化是城市群物流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层次性等特征.文章从点、线、网三个不同的层次出发,分析城市群物流需求网络节点城市关联量、节点城市吸引度、网络结构熵等网络结构测度指标,揭示城市群物流需求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并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方法对城市群物流需求网络结构进行研究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城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深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本文以上海为例,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动力机制入手,重点分析了经济转型期间上海郊区化现状。上海城市功能的郊区迁移表现出明显的圈层性空间特征,直接导致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但上海现有的单中心“同心圆”模式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就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消费的高级形态载体。从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和消费满意度五个维度构建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TOPSIS法对其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运用核密度估计、收敛性分析、修正的引力模型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等25个具有竞争力的城市为样本,剖析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的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2017—2022年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水平逐年上升但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城市间发展差距大且呈现出梯队层级分布态势;从各维度看,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和消费满意度四个维度发展水平表现为上升趋势,消费繁荣度涨幅最大,到达便利度发展水平较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间发展的绝对差距较大,但城市的追赶效应使得相对差距缩小;从空间格局看,城市初步形成了北部“北京+天津”集聚圈、南部“广州+深圳”集聚圈以及以上海为首的长江联系带的“两圈一带”总体空间网络格局,表现出“高者全局集聚、低者局部扩散”的集散效应特征,城市间有着“核心城市占据主导,边缘城市结构优化”的非均衡空间联系。因此,应立足城市比较优势、深入挖掘并梯次培育特色...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广西北部湾城市群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城市流强度模型,结合GIS可视化技术,具体研究北部湾城市群经济联系的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结论:(1)在时间格局演变上,2011—2020年广西北部湾城市群6个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呈上升趋势,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辐射强度和空间集聚能力不断加强,但城市群整体发展不协调;(2)在空间格局演变上,广西北部湾城市群东部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西部城市交通通达度较低,逐步形成“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0.
城市物流空间结构演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物流空间结构是城市物流空间布局规划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和大规模城市化的影响下,我国城市空间结构正处于剧变和转型时期,对城市物流空间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从城市物流空间结构演化基础、演化实质、演化形式和演化阶段四个方面探讨了城市物流空间结构的演化机理,指出城市物流空间结构演化是城市物流功能空间分异的结果,遵循"分散、集聚、再扩散、再集聚"的循环过程,物流节点总体上呈现出由里向外沿交通轴线发展,并与城市产业空间和新城耦合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三分巢湖市”事件是安徽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次重大行政区划变动,将加速安徽省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与重组,主要表现在对空间集聚力、中心-外围结构、城市化、城镇体系、区域产业结构等区域空间结构因素的有利影响。依据点轴开发模式理论,因行政区划变动带来的这些空间结构优化因素将推动安徽省全新的区域空间结构的产生,即有利于沿江发展轴和江淮发展轴这两条经济发展轴线的形成与彼此融合,共同促进安徽省经济的腾飞崛起。  相似文献   

12.
把握数字经济空间关联与实体经济发展交互关系,有助于把握产业变革机遇,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以及区域协调发展。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港澳台藏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测算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而结合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和空间计量方法分析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和演化特征,探究其与实体经济发展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快速,但空间上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呈现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再向西部地区扩散的演化趋势;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日趋复杂,逐渐形成以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区为中心的极核式扩散区域空间结构形态,具有明显的东密西疏特征;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密度呈上升态势,网络效率呈下降态势,数字经济空间流动性不断提升,网络结构稳定性不断增强,表现出溢出效应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表现出受益效应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以及华中等地区;数字经济空间关联强度提高有助于实体经济发展,邻近省份数字经济空间关联强度提高对本省份数字经济空间关联具有促进作用;数字经济空间关联与三次产业发展的交互作用存在差异,相比于第一、第三产业,邻近省份...  相似文献   

13.
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从传统的母公司中心型的层级组织结构形式转变为全球导向型的网络结构,母子公司都成为网络上的节点.文章指出跨国公司内部网络的知识创新来源于全球创新节点、节点之间的相互合作创新和知识整合节点,并重点分析了上述三种知识创新机理.跨国公司应该充分利用此机理进行知识创新,维持其知识优势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尹成丽 《北方经贸》2022,(4):152-157
本文以黄河中游的22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探究沿黄城市的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优化问题。其中,主要对黄河中游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并分别从区位交通角度、旅游资源禀赋角度、产业结构角度深入剖析了黄河中游旅游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且最终提出相应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城市空间的发展、演化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状态作用于空间地域上的表征。转型期的中国城市空间发展演化表现出令人惊异的演化速度,本文试图从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土地制度变迁、住宅商品化等方面分析这些因素对中国转型期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州区合理的商贸业空间布局对其更好地承接主城功能,建设国际化商贸中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通州区商贸业空间布局演变历程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首都副中心建设对通州区商贸业空间布局的三方面影响,提出了首都副中心这一大背景对通州区商贸业空间布局重构的四大价值,即形成“多级分散”的网络状空间结构、提升现有商贸中心的功能、催生新的商贸中心的崛起、实现“地上—地下”立体式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以安徽省砀山县零售商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实际调查采访得到的第一手数据资料,从零售商业企业在城市的空间分布入手,对砀山县零售商业企业的空间结构和市场格局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度,首先将砀山县零售市场网络分成节点、线网、市场区三个研究层次,进而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市场网络结构进行研究,确定砀山县零售商业空间网络节点序列,划定市场网络类型区,找到现存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网络优化对策,最后形成未来砀山县零售商业布局思路和布局模式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8.
作为省会城市的合肥,跻身长三角"副中心"后,如果没有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盲目的引进高污染、高耗能产业,没有形成具有自身优势特色的主导产业,经济发展将会面临严峻的挑战。为此,利用合肥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这两大区位优势,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积极探索助推合肥经济建设的创新发展路径,以期合肥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城市旅游联合发展对区域城市旅游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联合体的形成;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中,旅游交通网络、旅游线路网络空间结构的重组与优化是其重要的联合发展内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资源联合开发促进城市旅游产业集聚区、城市旅游带、城市旅游圈等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并进一步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集聚群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采用改进引力模型,量化分析京津冀城市群的整体空间网络结构以及13个城市间的空间经济联系。研究发现,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城市空间联系水平存在明显空间分异和不均衡特征,并逐渐呈现多中心发展趋势;该城市群整体网络联系由京津向周边城市逐渐衰减,且具有显著的圈层结构特征。整体网络联系紧密,各城市间吸收、传递功能显著增强,但更多依赖北京和天津的辐射带动作用,城市群内部城市联系强弱存在明显不均匀特征,具有一定梯度层级。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优化京津冀城市空间网络结构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