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学内涵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翌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2))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作出了重要的创新性贡献。其中,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鲜明特色、战略目标、推进方式、本质要求、实现路径,提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理念。新时代新征程上梳理这些创新性的理论成果,对于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弄清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什么走得通、依什么走得稳、靠什么走得好。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蕴涵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的内在逻辑,即党的领导、人民至上、理论创新、独立自主、中国道路、胸怀天下、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统一战线、自我革命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的根本保证、价值立场、思想源泉、立足基点、发展方向、使命担当、精神动力、政治保障、重要法宝、鲜明品格。  相似文献   

4.
李雪 《经济师》2024,(3):6-7
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高屋建瓴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河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力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在2023年召开的《第二十五届全国社科院院长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会议上,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王承哲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南实践创新。本刊将王承哲的发言以专题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本质要求、宏伟蓝图与实现路径。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佳集中展现,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文章从阐述长三角、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内涵与本质要求的体现展现切入,重点从提升产业创造财富和就业能力、“城”“市”并举推进新型城镇化、“生态理性”“经济理性”兼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角度,剖析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新要求赋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内涵,进而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中值得进一步关注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议题,以期丰富人文经济地理学领域国内区域一体化研究,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实践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一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和主线的光辉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二十大报告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的现代化思想取得新飞跃、达到新境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大实践的科学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南。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系统性及其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传承中华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内容之一。习近平关于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论述,赓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明理论,根植中国共产党传承中华文明的理论探索,立足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与现实基础。这些重要论述以坚守中华文明的民族性、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坚定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基本原则。新时代要从强化中华文明理论阐释力、激活中华文明内涵生命力、深化中华文明形象传播力、提升中华文明价值影响力等方面推动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探索-追赶-超越"百年实践,成功走出了一条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现代化发展模式设想的模板,也不是其他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翻版,是符合中国实际,切合中国国情,遵循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新道路,已实现对西方现代化的多方面超越性并呈现出引领性趋势.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广泛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进一步完善现代财政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在于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以全面发展为特征,以人的现代化为目标。因此,以财政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具有学理上的理论逻辑,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逻辑,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价值取向上,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财政秉承人民性、普惠性与发展性三位一体的价值取向。实践进路上,中国财政必须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以人民为中心、以深化改革创新为持久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和重大原则,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遵循。这引发了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广泛讨论。梳理学界已有研究可以发现,谈到“中国式现代化”,很多研究阐释都是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阐述的“五大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1.
科学认识现代化的特征和内涵,不仅需从其性质、内容、空间、时间、过程、发展、路径、效果八方面来着手,还要从其与工业化、近代化、西方化、现代性之间的关系中来把握。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各阶层前赴后继地不懈探索以实现国家现代化为目标的各种救国方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的具体成果为指导,先后接续探索出关于现代化建设的四种阶段性理论成果。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仅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初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点、时代特色、世界影响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还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地迈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从上述历史变迁中,可以总结提炼出对新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诸多有益的结论启示。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全面准确深入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就必须认真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把握大会主题、深刻把握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深刻把握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具有鲜明的历史感。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西方资本主义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难题,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样板,具有重大世界意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坚持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有多个维度,从发展道路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国情,尊重人民选择,坚持14亿多人口共同富裕,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五位一体”和“四化”同步,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科学理论指导。在鲜明的中国特色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包含着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和共同特征,为人类走向现代化展现了美好前景,提供了现代化道路的全新选择。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做好八项工作,包括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统一领导和战略谋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高质量发展;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等等。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党坚持的改革开放是紧密相连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6.
宁智斌 《经济师》2014,(8):41-43
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几代中国人的追求和梦想,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走过了艰难的启蒙和探索历程,要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就应有更高的追求。生态文明作为新的文明形态,同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追求有着极高的契合,在发展要求、精神需求、民众诉求和执政追求等方面都有对两者必然的要求,中国现代化道路也必然要走出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跨越。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激发国家不断进步和民族复兴的内在力量,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核心精神和推动力量。新时代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因素,也是确保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现实需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对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克敏 《经济师》2009,(1):33-36
作为利益主体,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捍卫本民族的正当权益不受侵犯。并通过其创造性劳动扩大此种权益。作为伦理主体,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就是要进一步优化中华民族的精神素质,以使全体中华儿女具有极其优秀的道德品质,其精神素质升华至更高的境界。作为认识主体,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就是要攀登人类理性之巅。作为实践主体,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就是要在实践中走在世界前列。作为实力主体,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就是要使中国具有堪与其大国地位相称的综合国力。作为历史主体,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就是要创造光辉的历史,建立举世瞩目、永垂青史的历史功业。文章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进行了深刻解读。  相似文献   

19.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财政准确把握财政事业发展规律、深刻理解财政理论发展逻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致力于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财政在统筹脱贫攻坚与乡村全面振兴、统筹生态治理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作为、成效卓著,未来应围绕支撑保障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重点目标任务,使财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我们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个历史新阶段,我们将更加深入地与世界实现融合,并深刻影响全球未来走向。全面现代化之路不再是单纯我国一家的事,更是关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大事。面向未来,我们思考问题、谋划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不仅要着眼于国情,也要着眼世情,放眼人类文明的促进,即贡献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