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作者长期观察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以村民自治的惟一主体和实践者--农民对农村基层民主的切身感受和看法为依据,针对当前对村民自治的一些不同看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具体包括:农民民主思想观念的确立是村民自治"搞好了"的主要标志;"选错了人"是农民在学会民主过程中必须付出的成本;"贿选"这一消极现象能够反映出积极意义;民主实际上是粗茶淡饭,民主与生产力水平和公民素质只是一种相对关系;村民自治与党在农村基层的领导核心地位是能够统一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村民自治制度是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村民自治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缺少权力监督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村民自治中民主监督这一重要环节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村民自治进程中涉及到的多种利益主体出发,将村民自治委员会与党支部、基层政府、经济组织、宗族势力、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小组的关系进行分析比较,以期最终达到各利益主体在制度化和操作性上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村民自治的完善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国农村大力推行以村民自治为中心内容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将村民自治作为农村社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列入宪法中,并用专门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行规范化建设。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党和政府的重中之重的一项长期任务,并列入我国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本文试就新形势下农村村民自治的完善与创新进行简单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人民群众自治的农村社区制度。村民自治制度不仅具有重要的民主政治意义,而且显示着民主化路径实际选择的重要价值。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推动农村政治发展,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6.
一、义乌市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现状分析(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完善与规范探索村民自治方式方法,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提升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民主意识得到强化。提高村民民主素养,村民参政议政能力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妇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她们参与村民自治的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未来.本文以武汉市黄陂区X村的农村妇女参与村治的观察为个案,描述了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现状,分析了农村妇女参政的制约因素,进而对如何促进村民自治中妇女的有效参与进行了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8.
村委会实行直选后,如何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村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如何突出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理顺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如何完善村党支部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这些问题在有序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方面,仍然是需要认真研究并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完善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的前提下,把党支部工作、村民自治、民主监督有机地融于一个制度体系,成为一个新型的有效的村级民主管理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王俊哲 《时代经贸》2011,(18):43-44
村民自治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新的民主形式,丰富了我国的民主理论和实践,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取得重要成就,同时也遇到一些问题,要在制度、村务公开、“两委”关系和培养乡村政治精英等方面实现村民自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村民自治作为农村实现民主的方式,有其经济制度的支撑,经济制度的变化也要求政治民主与之相适应。探讨新形式的民主自治方式,将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包含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和村民自治制度,村民自治作为农村基层民主是农村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本文从村民自治的践行、新时期云南农村民主建设的现状和特殊性等多方面来关注云南农村的村民自治问题,探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云南农村民主建设的新取向。  相似文献   

12.
尚雨 《经济研究导刊》2012,(15):45-47,53
中国农村人口半数以上是女性,她们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农村女性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发挥直接关系到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未来。基于这一问题意识,在对山东省淄博市大旦村部分妇女选举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制约妇女作用发挥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要充分发挥妇女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为妇女参与选举提供制度保障;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村民自治主流,促进妇女参与选举;开展教育与培训,提高妇女参与选举水平;推动交流与合作,共创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3.
农村改革中村民自治的现实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村民自治是党在农村基层实行直接民主的有益探索,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村民的民主性在实践操作中体现不够、乡村治理结构不协调、村委会服务功能弱化、农村村民社会组织化程度低和农民自身民主主体意识不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村民自治的发展,在中国农村逐步形成了“乡政村治”的治理格局。在这一格局中,农村基层政权的发展经历了改革启动时期乡镇政权的建立、村民自治推进时期乡镇政权的发展、村民自治深入发展时期乡镇政权的建设这三个阶段。历史证明,“乡政村治”是以确认和保护村民公民权和村民个人权利为前提的乡村治理制度,适应了农民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的需要,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村民自治现象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西周时代中国就已经有了带村民自治色彩的“乡里制度”,经过封建时代,民主革命时代和建国后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已经有了重大的发展,尤其是到1988年村民自治普遍推行以后,发展更为迅速。推动了中国现代化民主政治的发展,但是,中国的村民自治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相似文献   

16.
村民自治与农村市场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民自治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历史性创造。虽然经历了 10多年的发展,但普遍地、完整意义上的村民自治才刚刚开始。实践中存在发展不平衡、认识上不一致的问题。本文从村民自治实践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阐述二者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揭示村民自治实践与市场经济发展对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自从1987年11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后,全国农村村民自治建设便纳入了法制的轨道。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使村民自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多年来,无锡农村村委会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人大的正确领导下,以《村委会组织法》为依据,以四个民主为主要内容,以村民自治活动为载体,依法操作,整体推进,有力地推进了全市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村民自治的总体情况处在全国较高…  相似文献   

18.
村民自治制度实施二十多年来,其实际绩效并没有随着制度累积而呈现出逐步的强化和提高,反而呈现出衰减的迹象和趋势.在此前的讨论中,笔者曾经提出“制度过密化”的理论假设,认为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村民自治在追求制度化的过程中,制度供给超过了实际需求,出现制度过剩和内在冲突,并最终导致村民自治制度边际效用递减.受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反向民主化”讨论的启发,本文进一步认为,村民自治实践具有“反向民主”的基本特征,反向民主割裂了民主与治理的有机联系,导致了民主诉求与治理绩效的内在冲突.村民自治要突破瓶颈,摆脱困境,必须重视治理绩效,通过治理绩效的改善促进民主的巩固与提高.  相似文献   

19.
村民自治开创了中国基层民主的开端,曾经被寄予厚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自治被期待的辉煌被更多现实的弊端所遮蔽,村民自治在人们反思改革的过程中也面对诸多质疑。本文对这些质疑作出了回应,并认为村民自治应该进一步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村民自治制度是中国基层民主政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而"面子观"作为中国社会的潜规则,在中国社会中产生了非常很深远的影响。"面子观"在村民自治中产生了众多的消极作用。为了促进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试图对"面子观"在村民自治的"四个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所起到的消极作用做些简单的分析,并通过分析找出"面子观"在村民自治中起消极作用的原因及规避"面子观"消极作用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