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刘杰 《经济世界》2000,(7):24-25
近几年,我国居民储蓄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这里,我们不妨稍做回顾: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1979年,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不到300亿元。10年后的1989年,就增长到5000亿元。在4年以后的1992年,就突破了10000亿元。接着仅有两年,到1994年底,又突破了20000亿元.然后,1995年底,接近3000亿元,1996年底,达到38400亿元,1997年,达到45800亿元,1998年底,又达到了53000亿元。今年1月底,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首次突破60000亿元大关。 60000多亿元储蓄存款…  相似文献   

2.
王玉华 《经济师》1996,(6):38-38
储蓄存款快速增长现象的透视王玉华储蓄存款快速增长,增长之快令人震惊。1995年底,居民当年个人储蓄总额达到9000亿元;城市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将近3万亿元;全国人均储蓄存款2400多元,比1978年的21.9元增长了110.8倍。现在银行的资金中,每...  相似文献   

3.
浅议我国居民储蓄过高增长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到2003年11月份,我国国内居民储蓄已经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如果我们回顾一下近些年来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年底余额,就会发现其增长势头之迅猛。从2001年底的7.4万亿元到2002年底的8.7万亿元,国内居民储蓄一年时间之内增长了1万亿元;而在2003年不到1年的时间内增长额却达到了上年的2倍。自1996年来,央行已连续八次降息,我国也如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进入了低利率时代。理论上说,在低利率的时代,存款利率的下降会降低人们的储蓄倾向,即人们倾向于更多的消费和较少的储蓄。但是中国近年来如此高增长的居民储蓄以及始终不振的消费需求,却无…  相似文献   

4.
齐晓安  杨继国 《经济纵横》1992,(11):12-14,55
<正> 一、我国居民储蓄变化的特点改革以来,我国居民储蓄进入发展新阶段,储蓄存款、储蓄结构和储蓄性质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特征.(一)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大幅度增长.1979——?年间,居民储蓄存款迅速增长,年平均增?度高达30%以上,截至1991年底,银行储蓄存款余额已达9110亿元,与1978年的210.6亿元相比较,13年储蓄存款增加了8899.4亿元,增长42.3倍.储蓄存款的巨额增长,使其占银行信贷资金增加额的比重不断提高.1979年的13.78%,上升到1991年的70%左右.储蓄存款已成为国家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和  相似文献   

5.
到2003年11月份,我国国内居民储蓄已经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如果我们回顾一下近些年来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年底余额,就会发现其增长势头之迅猛。从2001年底的7.4万亿元到2002年底的8.7万亿元,国内居民储蓄一年时间之内增长了1万亿元;而在2003年不到1年的时间内增长额却达到了上年的2倍。自1996年来,央行已连续八次降息,我国也如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进入了低利率时代。理论上说,在低利率的时代,存款利率的下降会降低人们的储蓄倾向,即人们倾向于更多的消费和较少的储蓄。但是中国近年来如此高增长的居民储蓄以及始终不振的消费需求,却无法用现有的理论加以解释。导  相似文献   

6.
居民储蓄的多视角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2月末,我国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达到了10 03万亿元,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这一前所未有的金融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本文对10万亿元居民储蓄的规模与结构、历史与趋势以及分流居民储蓄的渠道等进行了多视角分析。  相似文献   

7.
夏志琼 《经济世界》2001,(11):62-64
据央行统计资料表明:到今年8月末,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 7.06万亿元,首次突破 7万亿元大关,此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表示,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国城乡的存款将达到8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83%。我们可以看出,居民储蓄存款增速不断回升,总量不断增加,稳定性逐步增强。同时也反映了居民消费欲望不足,说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还存在一些障碍。那么是什么原因在影响着分流储蓄呢? [传统的消费观念难以转变] 我国的居民储蓄率在世界上长期名列前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居民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以及“…  相似文献   

8.
贾智莲 《经济论坛》2006,(16):35-37
一、高额储蓄现象折射的经济社会隐忧据央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2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突破14万亿元。仅仅在一个多月后,这一数据被再次刷新,2006年2月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再创新高,达到15.12万亿元,同比增长18.3%。按照2.2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扣除20%的利息税,存款利率为1.80%。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月份CPI0.9%计算,减去通货膨胀率后的实际存款利率只有0.9%。即便如此,居民储蓄余额在2月份还是冲破了15万亿元的大关。很显然,无论是降息还是20%的利息税都无法抵挡人们执著的储蓄情结。15万亿元的居民储蓄存款,人们…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居民手中开始有了余钱,且增长较快。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更是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加速增长,92年余额首次突破了万亿元大关,94年又超过了二万亿元,到今年9月末已达37085亿元,是1979年281亿元的132  相似文献   

10.
据人民银行统计,2003年居民储蓄快速增长。8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机构)本外币并表的居民储蓄余额为10.67万亿元,同比增长17.9%。近5年来,居民储蓄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从1998年到2002年的5年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率达62.7%,平均每年递增17.1%,但同一时间的GDP年均增长是7.7%,可见,储蓄存款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目前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超过10万亿元,居民储蓄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从居民储蓄的结构、性质和储蓄目的、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一直呈高速增长之势。城乡储蓄存款年底余额1986年为22376亿元,1989年51469亿元,1992年115454亿元,1995年达到30000亿元,到去年8月份,突破50000亿元大关。在10多年的时间里,储蓄存款大约每...  相似文献   

12.
2002年,南京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跨入全国储蓄超千亿元城市之列;2003年,南京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更是出现爆发式增长,突破1200亿元大关。持续大幅攀升的储蓄额正在给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1996年到2002年,南京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均增长18.7%,其中1996年增幅最高达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居民储蓄过高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近7万亿元的居民储蓄是否太多?在全国年“工资总额”9000多亿元的情况下,居民储蓄年增长达七八千亿元,这种增长态势是否反常?在目前低工资的情况下,本文认为居民储蓄总额提高到12万元水准,会使社会比较安定。  相似文献   

14.
1996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许多措施,诸如增加工资、取消保值储蓄、连续八次降息、征收高达20%的利息税、实行存款实名制等等,旨在引导、分流居民的储蓄资金,鼓励消费和投资,以扩大消费,启动市场,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地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措施目前收效不大。国内居民储蓄依然“高烧”不退,到2003年底,储蓄余额达11万亿元,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增幅明显加快,在2002年6月末,城乡居民储蓄达到了8.17万亿元,首次突破8万亿元,2003年3月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达到9.5万亿元,从8万亿到9万亿用了九个月的时间。到2003年10月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达到10.1万亿元,突破10万亿大关,到2004年2月末,这一数值达到11.06万亿元,突破11万亿元,一万亿元的增  相似文献   

16.
关于轿车(上)──市场经济热点对话之一董福忠,张德昂B:据悉,我国城乡居民银行储蓄存款余额到1992年底已突破12000亿元大关(比1990年底余额数增长了70%以上),如果再加上手持的现金、各种证券等,总值已达15000亿元之巨.对此,一些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02,(3)
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 2 0 0 1年统计资料显示 ,2 0 0 1年我国企业存款稳步增长 ,居民储蓄存款增长速度加快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达 7.4万亿元 ,同比增长 1 4 .7% ,增长幅度比上年高6 .8个百分点。2 0 0 1年全年储蓄存款累计增加 9458亿元 ,比上年多增加4481亿元。其中 :活期储蓄存款增加 41 4 4亿元 ,比上年多增加478亿元 ;定期储蓄存款增加 531 3亿元 ,比上年多增加 40 0 3亿元。新增储蓄存款中 ,定期储蓄存款占 56 .1 % ,比上年末上升了2 9.8个百分点 ,储蓄存款的稳定性明显增强。居民储蓄余额达7.4万亿元…  相似文献   

18.
2007年末,福建省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4711.23亿元,是2000年的2.7倍,是1990年的25.7倍,是1978年的700多倍.与此同时,本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9.9%地提高到2007年的51.9%.如此高额的储蓄,其对经济的影响如何,本文将从储蓄结构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李锋  浮蓓 《经济论坛》2004,(20):103-104
金融资源配置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2002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8.7万亿元,居民储蓄率高达39%。同期,我国个人保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2500亿元,约占当年新增居民储蓄存款的18%。也就是说,保险对储蓄形成了一定分流,但保险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功能仍未得到充分发挥。在保险保障制度发达的国家,居民储蓄率普遍低于10%。另外,我国人民银行所做的一项居民储蓄动机问卷调查显示,  相似文献   

20.
<正> 前不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发表了讲话,本刊将其整理如下。 2001年,人民银行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强化金融监管,既支持经济增长。又防范金融风险,取得明显成效。 (一)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适应。2001年,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了年初制定的货币供应量调控目标。到年底,广义货币(M2)余额15.8万亿元,同比增长14.4%;狭义货币(M1)为5.9万亿元,增长12.7%,市场现金流通量(M0)1.6万亿元,增长7.1%。金融机构企业存款余额为5.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7199亿元,同比增长16.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7.4万亿元,比年初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