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物资连锁经营初探余兵连锁经营是流通企业在同一经营范畴,按同一模式进行的多个经营实体的统一经营与管理形式。连锁经营具有相同的商店名称与标识、布局陈设,统一进货、定价、配送、资金分配核算。它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大流通而出现的一种现代经营方式,上世纪起源于...  相似文献   

2.
连锁企业是现代商业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企业通过连锁形式可以实现快速扩张和跨地区经营,实现规模效益,提升竞争能力,因此,采用连锁形式进行扩张已经成为商业企业的主要扩张方式之一。1990年底,广东东莞糖业烟酒公司创办了美佳连锁超市,成为我国第一家连锁超市,这是连锁经营首次在我国现身。1995年3月,当时的国内贸易部提出,要把发展连锁经营作为国有流通企业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连锁经营模式近十几年来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趋于国际化,日渐成熟,已经成为社会商品零售市场的骨干和中坚力量。药品零售连锁经营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药品零售业的发展,特别是借着“三医改革”的浪潮成长迅速。连锁经营是将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企业,以一定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通过企业形象的标准化,经营活动的专业化,管理活动的规范化以及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与传统经营相比,连锁经营通过统一的企业形象,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和商品.将连锁店整体、稳定、全方位地联合为一体。对药品零售来说除上述优点外,还具有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杜绝假、劣药品流入零售渠道的优点,所以为大家看好。  相似文献   

4.
连锁经营是社会经济发展到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它使流通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并带来了流通结构的重组和流通方式的调整。这不仅对促进商业流通自身的现代化具有革命性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了流通在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位置,而且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经营格局,推动了零售商业向更高层次的转变。连锁经营目前已是世界范围内零售业和服务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现代企业经营方式,也必将成为我国商业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文章将连锁经营与CI战略二者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对连锁经营在我国发展的过程和前景作一些探讨,另一方面阐述了CI战略这一现代化的企业经营模式在连锁经营中的作用。由于连锁企业体系庞大,往往容易出现隔层脱节的问题,使企业经营理念的贯彻、经营行为的执行可能出现偏差或失误,在职能部门之间的衔接经营环节上,也可能出现不必要的损耗等。切实认清当前连锁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探索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对连锁经营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无疑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在连锁经营企业中建立一个良好的CI系统,可以大幅度地加强各连锁店的归属感和向心力,提高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程度,提升连锁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5.
连锁经营作为现代流通方式和经营组织形式的重要内容,不仅克服了单个零售企业组织化程度低,经营方式单一,经济实力单薄,难于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缺点,而且对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我国零售业现状,应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大力推进连锁经营: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餐饮业都采取连锁经营的形式.连锁经营通过将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分工原理应用于流通领域,以提高协调运作能力和规模效益.实现“最少的环节、最低的费用、最高的效率”.从而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就餐饮连锁企业如何有效的实现财务统管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连锁经营作为现代商品流通的新型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并且正在蓬勃发展,显示出了其旺盛的生命力。2000年我国连锁经营的锁售额已突破千亿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近10%,排名前十位的大型零售企业有一半以上是连锁企业,这不仅标志着我国流通领域已进入现代商业的时代,同时,也是对传统流通体制中带有方向性的一项重大改革。众观我国连锁经营十余年的发展,已相当于发达国家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事实证明,在我国发展连锁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盈芳 《现代企业》2015,(2):9-10
所谓连锁经营,是指在流通领域中,若干同行业商店以统一的店名、统一的标志、统一的经营方式、统一的管理手段连接起来,统一进货、分散销售,共享规模效益的一种现代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其实质是把现代化大生产的原理应用于商业流通领域,达到提高协调运作能力和规模效益的目的。发展连锁经营,可以转变我国商业经营中的陈旧观念和改变落后的经营管理模式,变革低效率的物流运作方式,完善经营机制,促进大流通、带动大生产,提升流通产业竞  相似文献   

9.
连锁经营是国际上现代零售商业和饮食服务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经营形式和组织形式。连锁经营通过将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分工原理应用于流通领域,以提高协调运作能力和规模效益,实现“最少的环节、最低的费用、最高的效率“,从而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刘钦 《物流科技》2011,34(12):125-128
连锁经营是现代经济活动中一种重要的商业经营组织形式,而完善的物流配送服务体系是连锁经营企业良好运作的保证。作者从连锁经营发展现状和连锁经营对物流配送的要求出发,分析了连锁经营物流配送模式和配送体系构成,最后提出了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陈明山 《价值工程》2011,30(20):51-51
工程项目管理范畴广涉及面宽,施工阶段项目管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何做好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不仅关系到项目的运作发展,也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本、质量、安全管理的水平。它的不可逆转性直接决定工程产品的优劣,因此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2.
孙俊峰 《价值工程》2010,29(27):46-46
村村通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该工程具有项目散、范围广、任务多、工期紧、监管难度大等特点。因此,要搞好村村通工程应该重视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制定有效的施工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发展空前,同时随着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远动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广泛应用,一方面完善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模式,另一方面还有效提高了电力系统的交互性和智能性。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范畴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电力系统的故障分析能力、远程设备的可维护性和正常运行的可靠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远动控制系统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作用也将更具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廖军华 《价值工程》2022,(6):158-162
高速铁路四电工程是一项多方参与,多专业协调,多工种交叉作业的系统性工程,受制于施工线路长、范围广、工点多、工序复杂、施工专业接口多等因素影响,施工进度管理困难.本文以新福厦铁路四电工程为依托,将BIM技术应用到施工进度动态管理中.通过BIM+GIS管理平台将参数化模型与施工进度计划、实时进度数据结合,帮助工程管理人员直...  相似文献   

15.
关于北京市人口规模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庞大的人口规模是造成北京市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和基础设施能力严重不足的重要原因。提出对人口规模的研究 ,不能仅停留于人口规模问题本身 ,而应该从分析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入手。基于这一基本思路 ,从城市功能布局调整等方面出发 ,提出了北京人口规模调整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卷烟物流成本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界定了卷烟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范围,对物流成本管理系统进行设计,对卷烟企业改进成本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沈笑非 《价值工程》2013,(36):176-178
企业集团是经济体制改革下的新兴经济组织产物,其内部结构复杂,伴随着经济体制深入改革,我国的企业集团近几年来迅猛发展。企业集团的发展对于企业调整组织结构、改善产品结构十分有益,要将集团的功效发挥到极致,就必须完善集团内部管理机制,而财务管理作为内部管理的核心环节,管理机制是否健全关系到集团的整体效益甚至安危。但是,我国企业集团中显然存在诸多问题,通常企业集团的经营范围广、跨度大,因此集团财务管理较于企业管理要复杂很多,难度也随之增加。本文从我国集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财务管理的结构要素进行分析,从而为集团财务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浅析起重机械施工作业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勇鑫 《价值工程》2011,30(9):267-267
起重机械作业渗透到各个专业施工项目,因其具有直接影响施工工期、涉及重要设备的吊装就位、作业服务范围广,对整个现场施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起重机械施工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曹莉丽 《价值工程》2010,29(19):134-135
城市道路照明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作为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它的推广和实施也将是市政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YS智能化照明的系统原理及组成、系统的应用范围等方面对该系统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acknowledge the benefits of organizations understanding their contribution to global warming and implementing carbon management strategies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concerns. A key element of a carbon management strategy is to reduce emissions, which requires an assessment of a firm'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or most organizations the indirect (scope 3) emissions represent the largest portion of their total carbon footprint. When facility‐specific data are not available, firms are encouraged to use standard emission factors to calculate scope 3 emission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sampled Australian organizations assess their scope 3 emissions with respect to the emission factors they are using to convert activity data into units of 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 emission (CO2‐e),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producing an accurate emission assessment. The research study found that, where conversion information was not available in a recognized government publication, the use of varying conversion value sources resulted in wide discrepancies in reported emissions for like activities. This undermines the assessment quality, makes comparison of results across organizations difficult and can lead to inappropriate carbon management strategy choices and misallocation of resources.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and ERP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