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解开集群概念的困惑--谈谈我国区域的集群发展问题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集群”(cluster)概念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思维和政策工具。我国媒体中频繁出现“集群”,随之也出现了概念的混乱。本文从集群的有关概念出发,分别从产业集群、创新集群和集群创新战略等方面辨析集群经济、集群科技的发展和规划中的若干问题。本文认为,严格定义的产业集群就是创新性的集群或创新集群。区域科技发展中的集群创新战略, 应该理解为基于集群的科技创新战略。产业集群或创新集群不是万能药方,更不能被炒作和遍地开花。有关集群的政策和规划需要谨慎,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2.
按照波特(Porter.M.E,1998)的定义,集群(cluster)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它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20世纪中后期以来,“集群”一词逐渐被用于产业组织的研究中,衍生出“企业集群”、“产业集群”等相关概念。企业集群(Enterprises Chaster)主要从微观层面考察,特定区域内企业之间因受产业、技术、市场、资源、  相似文献   

3.
区域产业集群整体品牌的名称术语规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产业集群”概念清晰地揭示了产业空间集聚的“产业特性”和“地域特性”,是概括产业空间集聚现象的最适宜名称术语。将基于区域产业集群形成的集群整体品牌命名为“区域品牌”,具有明显的缺陷。“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或“区域产业品牌”概念术语全面彰显了“区域”、“产业集群”(或“产业”)和“品牌”三大元素。  相似文献   

4.
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产业集群理论回顾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及管理学大师迈克尔·波特早在1990年就用“产业集群”概念来界定生产的地域集中现象。所谓产业群或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Porter,1998)。第一个较系统研究产业集群现象的经济学家是马歇尔,随后相继出现很多的区域经济学家(如韦伯、胡弗等),新经济地理学家和西方产业组织者等对产业集群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但是我在此想重点强调克鲁格曼的经典理…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集群式创新日益成为世界经济中颇具特色、富有实效的发展路径之一。它对于提升一个产业、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实现集群式创新,已是当代经济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一、集群式创新的内涵解析“集群”(Cluster)一词最早出现在生物学中,意指多个紧密聚集且共生共存的同类事物或有机整体。20世纪中后期以来,“集群”一词逐渐被用于产业组织的研究中,衍生出“企业集群”、“产业集群”等相关概念。企业集群(Enterprises Cluster)主要从微观层面考察,特定区域内…  相似文献   

6.
基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的产业集群整体品牌现象,宜采用“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简称“区域产业品牌”)概念术语。“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不同于“区域品牌”、“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形象”。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具有区域俱乐部型公共产品、区域共有产权和区域标识性知识产权等属性。  相似文献   

7.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及问题的提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集群具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其复杂性也不尽相同。但每一个集群都是由有产业关联的企业集群在一起而组成的,这些企业包括: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厂商,专业元件、零部件、机器设备以及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以及相关产业的厂商。产业集群还包括下游产业的成员(如销售渠道、顾客),互补性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政府和其他提供专业化训练、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援的机构(如大学、思想库、职业训练机构),以及制定标…  相似文献   

8.
一、产业集群相关文献回顾与定义 产业集群理论是产业经济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经过上百年发展,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目前较为权威的的是波特于1990年提出的产业集群概念,“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企业以及机构在地理上的聚集体,集群包括一系列相关的产业和其他一些与竞争有关的实体,如零部件、机器设备和服务的供应商、专业性基础设施的供应商等.  相似文献   

9.
地理标志集群品牌对农产品产业集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标志”属于商标知识产权概念,是各国贸易谈判中的重要内容,是典型的涉农品牌。“集群品牌”是品牌管理概念,是当下品牌经营管理实践中的热门话题。以地理标志为对象,基于集群品牌管理理论对地理标志集群品牌与湖北省农产品产业集聚效应展开了探索性分析与讨论,以期为湖北省地理标志理论的应用研究探寻一条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两型社会”的战略目标的提出,传统的产业集群面临着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挑战。而加快发展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产业集群的过程中,金融支持有着很大的作用。本文从“两型”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特征出发,着重分析了金融支持在“两型”产业集群发展过程的作用,从而提出促进“两型”产业集群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1.
区域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GERT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随机网络理论,构建了区域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GERT网络模型,提出了区域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夭折”概率与“成熟”概率两个概念,并以高科技产业集群为例求解。在此基础上,研究政府在产业集群的不同阶段给予支持时,各种方案对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作用效果。产业集群“成熟”概率的变化,说明了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的初期给予支持是最优的选择,进而说明了政府对产业集群支持的必要性以及支持方案的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关于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含义有多种表述,具有代表性的概念是波特提出的,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产业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产业集群经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从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国内学者王缉慈提出泛化的集群概念:通过利用资源的投入产出关系联系的企业的集聚,并最终由于外在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循环经济而形成的集群。本文采取王缉慈的泛化集群概念。  相似文献   

13.
史春凤 《经济师》2006,(9):91-91,93
产业集群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产业组织形式,文章按照迈克尔·波特对产业集群的划分,将产业集群分为纵向集群和横向集群两类,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纵向产业集群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纵向产业集群的几点建议,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彭移风 《经济论坛》2006,(18):15-17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首先由美国迈克尔·波特教授1990年提出,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产业集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分析和描述这种现象时常常用“产业集群”或“企业集群”。在我国,产业集群的经济增长模式在浙江最为明显。浙江发展的每一集群都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像温州柳市以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出名,永康以小五金产业集群而闻名,还有义乌的小商品市场产业集群、苍南金乡的标牌产业集群、台州的小化工产业集群等等。在浙江,这些特…  相似文献   

15.
集群式供应链组织衍续(即产业集群在同一地域形成完整或近乎完整的供应链)不仅是产业集群升级的主要途径,也是产业集群及其企业技术创新的潜在机理。文章根据产业集群所表现出来的供应链组织衍续特点,来分析产业集中度(MAR外部性)、集群式供应链组织衍续(Jacobs外部性)与集群技术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假设,并以“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产业为例,来实证产业集中度、集群式供应链组织续衍对产业集群及其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外商直接投资在产业集群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国内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依靠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市场创造模式,第二种是资本迁移模式。外商直接投资在国内一些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江苏昆山和句容两县级市的实证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许多产业集群都属于资本迁移模式。在资本迁移模式下的产业集群中,外资企业的“群居生存”(ClusteringLife)刺激了产业集群的出现,专业化分工也达到非常精细的程度。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产业集群形成中的作用引出的启示是:外商直接投资通过产业集群可以获得比原先更大的市场利益,产业集群也是聚集外资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相似文献   

17.
郑健壮 《技术经济》2007,26(6):6-10
以资源现理论为基础,对产业集群的本质进行了新的界定。作者认为,产业集群是基于某个特定产业,众多相关企业和其他组织在某个特定的地理区域上的资源集聚体。集群竞争优势是“集聚和联系”所产生“协同效应”的最大化,即在资源集聚基础上的“专业化分工和合作”和“知识(技术)共享”机制所产生的报酬递增过程。  相似文献   

18.
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分类判别标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产业集群相关文献回顾与定义产业集群理论是产业经济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经过上百年发展,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目前较为权威的的是波特于1990年提出的产业集群概念,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企业以及机构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发展研究综述:一个FDI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凯  王聪  李世杰 《经济论坛》2006,(10):25-27
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一些地区开始出现的专业化市场,符合马歇尔所言的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规模因素(马歇尔,1920),是国内产业集群形成的一个重要机理。徐康宁、陈奇(2004)的研究表明国内产业集群形成的第一种主要模式缘于专业化市场的发达而形成的市场创造模式。但是,专业化市场并不是形成产业集群的惟一因素,如果该地区的生产要素条件适合该企业的生产,该企业便会“锁定(lock in)”在该地区(克鲁格曼,1991),并有可能引发同类的企业和相关的企业也朝这个地区聚集,从而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很显然,这样一种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是依…  相似文献   

20.
集群,究其根本是个生态概念,生态学中的生物集群是指在一定的区域或环境里各种生物种群,相互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结构单元。集群被引入到经济学中,形容企业的生态聚落,形成了产业集群的概念。美国商学院波特教授在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书中正式提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概念,根据他的定义,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地缘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