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辣椒红色素广泛应用于水产品、肉类、糕点、色拉、罐头、饮料等各类食品的着色以及化妆品和制药行业,因目前食品工业中广泛使用的人工合成色素,多数对人体有毒副作用,所以天然色素取代人工合成色素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2.
合成着色剂作为一种添加剂广泛用于食品中,国家对其使用有明确的限量标准,但在市场上却时有发现这些人工合成着色剂被滥用,对它的检测监管是相当重要的。国标中测定人工合成着色剂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示波极谱法,但无论哪一种方法都涉及样品前处理。国标中第一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将食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用聚酞胺吸附法制成水溶液,  相似文献   

3.
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使用法规及检测标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合成色素(下简称合成色素)在食品中超标、超范围以及违法使用是近年来引发食品安全事件的主因之一。本文从违规使用合成色素的危害、国内外允许使用和禁用情况及检测技术标准等方面对食品中合成色素的使用作了综述,旨在帮助企业和个人更好地了解合成色素的使用规范,在食品中准确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4.
曝光台     
广东东莞再现致癌青豆用绿色色素浸泡的青豆近日又在部分超市现身。8月25日上午,在东莞市中堂镇某购物超级市场时,发现这种青豆又“死灰复燃”,出现在货架上。据顾客介绍,该超级市场销售这种青豆已有一段时间。青豆浸泡后褪色严重看到用塑料薄膜封好的青豆从外表上看,青翠欲滴,十分诱人,价格也很便宜,一盒才卖1.90元。商场上除了单卖盒装青豆,还将一些青豆混合玉米、花生一起包装。据了解,这种鲜艳的绿色外膜实际上是一种叫竹质精维素的物质。竹质精维素由竹叶、竹青、竹黄、松针、山姜子叶等原料制成,根据《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这些原料不能加入食品中。鲜艳“绿色”有毒性据了解,竹质精维素经过一定的调配、混合和搅拌工艺添涂到青豆的表层,使青豆显得十分翠绿,吸引不少消费者的眼球。此外,竹质精维素含有人工合成色素亮蓝、柠檬黄和甜味剂糖精钠,而这些人工合成色素的应用也违反了国家卫生部1987年颁布的《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据了解,市场上添加色素的不仅有蔬菜水果,连人们日常食用的大米也出现了“绿大米”。食品卫生专家指出,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原则是不得影响食品质量和风味,而理想的食品添加剂应是对人体有益无害的物质。但这些鲜艳的颜色并非天然,都...  相似文献   

5.
2009年11月12日,欧盟食品安全局发布公告称,食品添加剂及营养源科学专家组在审查了所有现有的证据后,降低了人工合成的食用色素喹啉黄(E104),日落黄FCF(E110)和丽春红4R(E124)的每人每日允许摄入量(ADIs)。专家组推断目前这些色素的暴露已经超过了成人和小孩的新ADIs值。  相似文献   

6.
合成着色剂作为一种添加剂广泛用于食品中,国家对其使用有明确的限量标准,但在市场上却时有发现这些人工合成着色剂被滥用。对它的检测监管是相当重要的,国标中测定这些人工合成着色剂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示波极谱法,但无论哪一种方法都涉及样品前处理。国标中第一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将食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用聚酞胺吸附法制咸水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经反相色谱分离,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和峰面积比较进行定量。在大量的实验过程中发现,当遇到含有多量蛋白质、脂肪等固体样品如熟肉制品时,按国标法测定提取色素困难,合成着色剂无法被聚酞胺粉完全吸附,样品回收率低。我们在原基础上加以改进,能较好地将样品中的着色剂提取,从而大大地提高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4月1日,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组织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等省内主要辣椒制品生产企业,联合发表了《贵州省辣椒制品行业质量安全宣言》,承诺"过去没有使用,今后也不会在产品中使用任何人工合成色素".《安全宣言》的发表,表明了贵州辣椒制品行业对在食品中添加人工合成剂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浓艳食品,有如画的蛋糕,橙黄、桔红的汽水、汽酒,火红的糖葫芦,花红柳绿的糕点、糖果、果冻……无不吸引着儿童的食欲。可是人们很少知道,这样的食品含有损害健康的成份。 食用色素分天然色素和人工色素。天然色素是无害的,但是经过加工往往失去诱人的光泽,不会有多大的点缀价值;而人工合成色素虽有夺目的色彩,却多有毒性或致癌  相似文献   

9.
合成着色剂作为一种添加剂广泛用于食品中,国家对其使用有明确的限量标准,但在市场上却时有发现这些人工合成着色剂被滥用,对它的检测监管是相当重要的,国标中测定这些人工合成着色剂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示波极谱法,但无论哪一种  相似文献   

10.
一、冰糖葫芦:有些冰糖葫芦的山楂未成熟,味道不对,于是给糖葫芦上色:锅里高温熬着的糖变为焦糖。焦糖色素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但是由于它含有砷、铅、汞等有毒元素,这些元素如果摄入过多,将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安全小贴士:人工合成色素主要是以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胺染料为原料制成的。几乎所有的合成色素对人体没有任何营养价值,某些合成色素还有致癌作用。因此,尽可能少吃冰糖葫芦。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乡镇企业》2004,(9):26-27
目前的食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比较普遍地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化学物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健康。食用安全无污染、高品质的食品已成为众多消费者的共识和追求,因此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应运而生。有机食品是指完全不含人工合成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的食品。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识的食品,分A级和AA级。无公害食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终端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及规范,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无公害食品标识的食…  相似文献   

12.
用硫酸、尿素、工业盐、工业碱等工农业用品制造食品色素.然后将这些非法食品色素.卖给各地食品生产企业制造酱油、醋等食品.这种非法行为在名为郑州市玉龙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的生产环节中确实存在。2005年12月19、20日.郑州市相关部门根据记者举报.迅速对此事件展开紧急调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科学使用色素,不仅能增加食品美感引起食欲,还能增加食品营养,有益于健康。如人造奶油或奶油制品,使用从胡萝卜或其它植物中提取的天然胡萝卜素,就能增加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然而,当前一些集贸市场的食品加工部门(尤其是个体摊贩),只顾追求经济效益,无视国家政策法令规定,广泛采用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和增  相似文献   

14.
《新远见》2011,(1):10-10
有媒体曝出,某地区出现人造假豆腐,不良商贩使用大豆分离蛋白、变性淀粉、白色素等原料人工合成,并假冒外地注册品牌生产销售。  相似文献   

15.
现在有些不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用糖精、香精、色素兑制饮料,也就是“三精水”。糖精、香精只是增加饮料的甜度和香味,色素只能改变食品的颜色,不具备什么营养价值,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是有害的,某些香料色素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有的还有致癌因素。更有...  相似文献   

16.
食品与癌症     
2004年6月14日,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在其网站公开发布食物警报,一些食品中发现含有潜在致癌物苏丹红1号色素。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勒令召回419种含有苏丹红1号食品。苏丹红1号色素是一种人造化学制剂,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这种色素常用于工业方面,比如溶解剂、机油、蜡和鞋油等产品的染色。过去的实验表明,苏丹红一号会导致鼠类患癌症,也使人类肝细胞发生癌变。  相似文献   

17.
专家警示     
以上报道中所提到的工业色素和甲醛(其35%—40%的水溶液为福尔马林)不是食品添加剂,不能用于食品。福尔马林在医院是用来浸泡尸体标本的液体,工业上可作为清洁剂,生产塑料的原料、防腐剂等,纤维制品中主要用于染色助剂以及提高防皱,防缩效果的树脂整理剂。保  相似文献   

18.
《商贸与会计》2005,(4):1-2
“苏丹红”(一号)型色素是一种人造化学制剂,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这种色素常用于工业方面,比如溶解剂、机油、蜡和鞋油等产品的染色。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苏丹红”(一号)会导致鼠类患癌,它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也显现出可能致癌的特性。自本月初,国内媒体刊出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19.
饮料产品中少不了甜味剂和防腐剂.甜味剂和防腐剂都是食品中的添加剂,它们对提高产品质量、改变食品的色香味、延长食品保质期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防腐剂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对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因此甜味剂和防腐剂在食品特别是软饮料工业中被广泛使用.但由于目前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大多属于人工合成的化学制品,使用不当就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如果厂家使用了这些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和防腐剂又不在标签中标注,更会导致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食用,对不宜摄入上述成分的特殊消费人群的健康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国家对甜味剂和防腐剂在食品和饮品中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每一种列入国家标准、可在我国合法使用的甜味剂和防腐剂,均经过了有关专家和科研人员严格的检测、反复的实验、严密的论证和长期的考察才获准使用的.只要食品生产企业严格按国家规定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并在食品标签上正确标注,就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20.
服务台     
服务台1.什么是粗制滥造的伪劣饮料现在有些不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用糖精、香精、色素对制饮料,也就是“三精水”。糖精、香精只是增加饮料的甜度和香味,色素只能改变食品的颜色,不具备什么营养价值,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是有害的,某些香料色素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