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已走过了二十五个年头,外资银行成为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进入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2006年底将全面开放银行业.中国银行业市场格局和银行体系将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回顾中国银行业的开放历程,总结开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如何既坚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又保障我国银行体系安全.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2006年,中国银行业对外全面开放,国内银行将与入境的外资银行展开全方位的激烈竞争.在这之前,中国银行业都已着手加速各方面的改革,力求打造核心竞争力.这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经理人激励机制的建设.由于中国银行业存在着原来的国有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已上市)与股份制银行的差异,所以经理人激励机制建设的阶段与进度在不同银行有着一定的区别,但它们试图建立长期权益激励机制的方向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3.
徐义国 《银行家》2006,(12):39-41
日前,中国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将如期兑现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的承诺。《条例》的颁布使得关于中国银行业开放问题及中外资银行竞争的讨论更趋白热化,倚仗本土地利的中资银行与秉承先天优势的外资银行在未来的竞争中孰胜孰负,一时间成为业界和热心人士关注的焦点所在。  相似文献   

4.
日本银行业从被动开放、政策管制到主动开放、制度放松,经济经历了复苏、繁荣、泡沫、萧条和再恢复的奇异怪圈,其中又诞生诸多风险。难道是日本银行业主动对外开放的决策路线错误了吗?对中国银行业来说,从外资银行的引入到2 0 0 0年中资银行的走出,再到加入W T O后对外资银行的全面开放,中外资银行国内同台竞争,资本流出入方式不断增多,因当局采取的防控措施,将中国银行业开放的风险损失降低化解。这是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决策比日本好吗?如此问题,通过中日银行业风险调控的对比以揭开其面纱。  相似文献   

5.
WTO时代城市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年底,中国银行业将向外资全面开放。届时,外资银行将在国内全面开展业务,银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从目前情况来看,银行业全面开放后,受冲击最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作为银行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大跨度的阶段性目标,数据大集中工程并非只给IT业界带来令人兴奋的无限商机,而且还提出许多新的课题--IT业界谁能读懂银行大集中的策略?谁能与银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谁才有资格来分获银行数据大集中工程这块"蛋糕".眼下,对于入世后的中国银行业,可谓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我们真诚地祝愿: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道路上,国内银行业、IT业一路走好.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业的开放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入,我国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着复杂多变的风险,但国内银行现有的风险管理模式存在许多重要缺陷,难以为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足够的风险防范保障.国外先进银行在风险管理模式上的探索和巴塞尔新协议已经指明了全面风险管理这个新的方向.本文在综合分析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状况、风险管理状况和政策指向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全面风险管理是中国银行业务发展的必然要求,并就如何将当前银行信贷业务与全面风险管理相结合做了一番讨论.  相似文献   

8.
近些时候,中国银行业海外上市正在提速,先是6月23日,交通银行在香港上市,继有美洲银行首期斥资25亿美元入股中国建设银行。这些迹象都印证了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所提出的:“中国所有的银行都考虑在海外上市。”中国银行业是选择国内上市为宜,还是海外上市为好,业界素有争议。虽然金融高层一锤定音,尘埃落定,但分析其利弊,终是善事。本刊这期策划围绕中国银行业海外上市这一命题各抒已见,意在引起广大读者对这一事情的兴趣,都来关心它。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金融环境发生着巨变,随着中国加入WTO,随着中国的经济结构、金融市场结构不断地调整和变革,国内金融行业日渐开放,中国银行业面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值此变化之际,银行如何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如何实施有效的监管,如何将先进的理念转化成实际应用,如何增强市场竞争力,如何使银行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些问题都摆在了国内银行管理层的面前。  相似文献   

10.
中国银行业已全面开放,市场竞争呈不断加剧之势。中国本土的商业银行为了应对竞争,不断推出新产品,加快业务发展争夺市场。同时,商业银行也必须面对不断增长的各种风险的威胁。此外,国内监管与国际监管的接轨和新法规的实施,都使商业银行面临更多的法律和监管压力。因此,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的欺诈风险管理机制成为中国银行业发展战略中的关键课题。在前不久中国银监会召开的大型银行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强调说:“大型银行与国际先进银行在内控有效性、风险管理水平、客户服务、产品创新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1.
日前,政府主导的宏观层面的金融体制创新和市场主导的微观层面的银行自主创新,构成国内银行业创新的两股推动力量。入世以来.中国银行业正加快全面开放的步伐.银行的自主创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金融创新的市场主导因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银行领域竞争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2.
银行业向来不缺乏热点话题。经历了2009年的信贷天量大投放、政府融资平台大开放之后,2010年的中国银行业依然热点云集。从融资平台贷款大清理、贷款新规到银保合作新政,从村镇银行遍地开花到中小银行上市,无一不吸引业界内外、专家学者以及普罗大众的目光。总结来看,2010年国内银行业有六大热点最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近些时候,中国银行业海外上市正在提速,先是6月23日。交通银行在香港上市.继有美洲银行首期斥资25亿美元入股中国建设银行。这些迹象都印证了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所提出的:“中国所有的银行都考虑在海外上市。”中国银行业是选择国内上市为宜,还是海外上市为好,业界素有争议。虽然金融高层一锤定音,尘埃落定,但分析其利弊,终是善事。本刊这期策划围绕中国银行业海外上市这一命题各抒己见.意在引起广大读者对这一事情的兴趣。都来关心它。  相似文献   

14.
外资入股中国银行业:如何超越“贱卖”的争论与分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以来,外资入股中国银行业显著加速,国外银行机构进入中国银行业的路径也明显转换。国有银行股权“贱卖贵卖”之争实质上是监管制度和金融市场差异所致。我们认为,在中国银行业开放的过程中,不应当局限在银行贱卖贵卖之争,而应当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整个经济金融体系的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朱民 《银行家》2006,(11):21-22
此次中国银行家论坛的主题是“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的改革与创新”,我想这个主题的选择是基于目前中国银行业入世过渡期行将结束,中国银行业面临全面开放这样一个背景。自从中国加入WTO,媒体对于中国银行业如何应对入世后的竞争格局的讨论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五年前中国刚刚入世时,面对即将开放的中国银行业,媒体多用“狼来了”形容外资银行机构将对国内银行业产生的巨大冲击。一年以后,我们发现媒体对外资银行与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银行业发展迅速,经营势头良好,银行的发展正处于关键的时刻。但随着WTO的全面落实,银行业要面对全面的开放,银行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其边际利润也随之下降了。为了提升银行的运作效益、提高银行的总体盈利能力及未来的业务发展,有些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或准备在国内其他的城市开设分行,弥补因为业务开发及激烈竞争所带来的利润下降。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10年,中国银行业多层次银行体系发展更加完善,银行业开放基本与对外开放的宏观政策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一致,并与中国银行业发展程度和金融服务需求适应,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8.
《银行家》2006,(11)
2006年岁末将至,此时中国银行业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由入世过渡期行将结束而带来的全面开放的问题。为了应对全面开放后的竞争,我们业已看到,2006年这一年中国银行业正在加快改革的步伐,建行、中行、工行先后成功上市;这一年,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技术环节被广泛讨论,方向也越来越明了;这一年,转型与创新成为中国银行业经营上的主旋律;这一年,综合经营已经成为一些银行的战略选择;这一年,想尽各种办法补充资本金成为各类银行的共同任务。所有的这一切的变化与努力都源于越来越加剧并且不可逆转的金融全球化趋势。考虑到外资机构的全面进入,在今后的五年时间里,对于中国银行业非常关键。有着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银行家精神的中国银行家们一直在探索这一问题,寻求解决之道。为此,2006年10月14日,由本刊主办的中国银行家论坛’2006就以“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改革与创新”为主题,让中国各商业银行的行长们来分享彼此的成果、共同解决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底,中国银行业将走到全面对外开放的转折关口,这不仅意味着我国银行业从此真正融入了国际金融市场,也迫使国内银行加速蜕变。外资银行涌入中国,也将涉足人民币业务,从而使中国银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值得欣慰的是,国内银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不少国内银行也在积极谋求上市,借此提高资本充足率,改善治理结构,提升管理水平,并利用资本市场发展业务。  相似文献   

20.
年底我国金融市场将全面开放,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新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希望本期的视角能为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之旅增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