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解决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关键是实行经济性分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理解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始终处于动态演进过程之中。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进特点是收权与放权的往复循环;改革开放之后,以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为重点,中央与地方关系得到了相应的调整,中国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尽管如此,中央与地方关系因其复杂性和历史惯性而出现了诸如集权与分权的程度之争、事权与财力的匹配之争、中央与地方的强弱之争等矛盾,解决这些矛盾的方式方法反过来影响了宏观经济稳定和微观经济活力。为今之计是进一步推进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探索包括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和优化政府权力结构在内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相似文献   

3.
宏观调控下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学者对中央与地方关系有不同的论述。影响中央与地方的因素主要有历史、文化、政体及其他因素;笔者试图对不同学者的观点进行疏理,期望对q-央与地方关系进行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6.
不同的学者对中央与地方关系有不同的论述.影响中央与地方的因素主要有历史、文化、政体及其他因素;笔者试图对不同学者的观点进行疏理,期望对中央与地方关系进行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为防止地方各自为政,也为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地方财政有必要接受中央规制。然而,通过何种方式,对地方财政的哪些内容进行何种程度的规制,使得既不妨碍地方财政自主权的落实,又能对地方财政形成有效约束,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经横向比较,虽然理念和方式都有不同,但法治化规制,以支出监管为重心,全程监督、信息化建设是各国通行的做法。有鉴于此,我国不论是规制范围、方式还是程序的设计,只有遵循法治路径,才能保障规制目的的实现,避免对地方不当干预。  相似文献   

8.
王雁霞 《经济研究导刊》2009,(11):114-115,129
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不仅关系经济正常运行,而且直接影响到政局是否稳定,因此,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界十分关注的课题。通过对建国后财政管理体制演变过程的综述,分析了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分权、中央税收攫取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内在联系,对2004-2012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估算,并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分权和中央税收攫取等因素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和中央税收攫取是造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主要因素;城镇化、地方人均GDP相对水平和2008年中央4万亿元投资计划也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起到一定作用;剔除财政分权、中央税收攫取、城镇化和地方人均GDP相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债务增长更为迅速.鉴于此,本文从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官员考核机制、中期预算平衡和营改增后地方税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财权与事权的分配关系是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产生变化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财政体制下,中央与地方财权和事权不匹配,出现了中央与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不清晰、地方财权和事权不对称、政治集权与经济分权的矛盾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主要由事权的法律规定不明确、财权的过度集中、中央的权威性思考、晋升激励制度等原因所造成,建议合理划分事权与财权、公开事权和财权划分、转变政府之间交流方式以及转变地方政府责任方向,以期实现财权和事权的匹配和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均衡。  相似文献   

11.
财政分权能否提高地方政府效率,有关文献看法不一。为此,笔者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此做实证研究。采用DEA方法衡量我国31个省级地方政府效率,并以财政收入的自主性衡量财政分权程度。通过对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效率进行Tobi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效率之间并非简单线性关系,而是U型。其他解释变量方面,各省市人口密度和人均GDP对地方政府效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而时间趋势变量与地方政府效率的关系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中央与地方的财政税收关系,是一个国家政治和经济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国体上讲,美国属于联邦制,中国属于共和制。前者各地方较为独立,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较为松散,后者在政治上较为集中,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联邦制和共和制的财政税收体制各有利弊。就目前来看,我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税收关系,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美国联邦、州及市县镇的财政税收关系。1美国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关系由于实行的是联邦体制,美国联邦、州及市县镇各自在财政税收方面的独立性很强。财政和税收上下之间互不隶属,也…  相似文献   

13.
正确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范围是保证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效率的重要条件。该文认为依据财政征收效率和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分别确定中央与地方财政的收支范围,必然出现大部分财政收入集中在中央财政、财政支出归属地方财政的局面,中央政府必须通过政府间接转移支付来协调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收支不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14.
地区放权与经济效率:以计划单列为例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中国的经济改革始于放权,尤其是对地区的放权。本文以计划单列为例,研究整体性行政放权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并通过构造省内与省外城市的对比组来估计计划单列的因果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放权确实有助于计划单列市提高其经济效率。本文对此结论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  相似文献   

15.
从地方保护主义和不当行政干预的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对地方银行经营效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显示:地方保护主义存在软约束效应,虽然可以给地方银行带来优质资源,但也会导致地方银行产生依赖性,最终阻碍地方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不当行政干预存在硬约束效应,会扭曲信贷资源配置、降低信贷资产质量,最终阻碍地方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微观层面上,地方银行扩张资产规模、开展跨区域经营活动,会抑制软约束效应和硬约束效应;宏观层面上,法治水平的提高,会抑制软约束效应和硬约束效应,财政收入占比、政绩压力和财政赤字的上升,则会加剧软约束效应和硬约束效应。  相似文献   

16.
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财政体制改革的后果,财政分权导致政府间财政竞争,并改变了财政均等状况。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尤其是官员委任制以及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使得政府间财政竞争更易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呈现结构性扭曲。因此,制订合理的政绩考核标准,并相应调整财政体制是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在可以“手脚并用”的约束条件之下,财政分权有利于提高公共品的供给水平是一般性的结论.而在我国,“经济的增长与竞争”成为地方政府的约束条件之后,财政支出关注的对象倾向于经济而非民生类公共品似乎是合理的.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分析财政分权对医疗供给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剔除了“市场”方的供给因素,财政分权与医疗供给负相关;地方的财政能力对医疗供给有正的影响,而经济增长速度往往与之负相关;医疗供给结构偏重于医疗设施的“硬件”增加而非医务人员的“软件”增加是一个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如何提高能源效率备受到学术界关注,但现有文献多以全国或省域为研究对象,对地区差异关注不足。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借鉴面板协整理论,实证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诸变量间的长期协整及短期波动关系,发现产业结构及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各地区能源效率的共性因素,科技进步及能源消费结构是差别性因素,研究成果有助于政府根据各地区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使收入差距得以缩小,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目标,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在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关系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同时考察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联立方程模型。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教育和非国有化既能促进经济增长,也有利于收入差距的缩小,并且该结果对于模型的不同设定具有稳健性。因此,增加教育投资,提高人力资本的存量水平,进一步促进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效率和公平双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以2003年~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效率平均值都在0.9以上,效率整体较高,但还有近10%的提升空间,从区域上看,地方公共品供给效率呈东高西低态势;居民收入增加、转移支付及预算外收入比重提高、经济开放度提升等将降低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效率,而人口密度的增加、教育水平的提高则有助于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