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7金融风暴使香港人认识到发展高科技的重要性,但2001年4月美国纳斯达克指数的暴跌、香港科技股泡沫随之破灭,又使香港人发展高科技的热情大受打击。目前在香港经济低迷,面临内地即将加入世贸带来的种种机遇,香港人强烈要求与内地尤其是珠三角走向经济融合,  相似文献   

2.
正中产一直是香港社会的中流砥柱。特首梁振英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重点关注扶助弱势,有人认为,报告忽视了中产需要。最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发表后,市场普遍认为惠及中产的税务措施略显不足,没有满足中产人士的诉求。网上近期流传月收入超过7万港元的中产家庭,每月仅余1500元,几乎是月光族。最大支出在还房贷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最新数据,约有55%每月收入为1.5万至5万元的香港家庭被归类为中产阶层。财爷  相似文献   

3.
信息发达,是香港诸多优势中的一项突出优势。信息业的发展,不仅加快了香港经济的发展步伐,也对其社会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香港经济产生了加速作用。1信息业在香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香港作为现代化国际都市,其信息业也随着经济的起飞而迅速发展起来:从企业办公自动化设备、海底电缆等,到电子、半电子电话机楼,乃至全自动电脑操作、光纤通讯系统等发展卫星通讯等现代化手段,香港的信息业对香港经济的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密切了香港与国际间的联系  发达、先进的电讯业,使香港与世界各大城…  相似文献   

4.
九十年代对于香港来说,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在这十年间,香港的政治、经济、社会各领域都将发生重大变化。而经济在未来的十年中表现如何,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作为香港经济骨干行业的制造业,一向在整体经济发展和社会正常运作中居显要地位,其在九十年代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问题,集中反映了未来十年间香港经济的面貌,值得深入进行探讨。一、区外环境面临挑战香港经济是高度国际化、自由化的市场经济。离开了区外国际经济环境的依托和影响,香港经济的发展是难以想象的。而战后香港经济的发展经验表明,制造业的生存和发展,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更是息息相关。作为香港经济主体的制造业,在八十年代间总的表现尽管仍令人满意,但进入九十年代后,香港制造业的生存和发展,将越来越受到区外经济环境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2001年7月1日,香港迎来了回归的第七个年头,尽管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但香港均渡过了难关。中央政府回应特区政府的提议,签署的CEPA极大地稳定了香港企业界对香港经济的信心,而且也促进了香港经济的迅速回升,香港经济开始明显复苏,并在今年出现强劲增长。  相似文献   

6.
突然之间,原本脆弱的香港经济被一场非典型肺炎进一步打击,变得更加脆弱,消费市场进一步萎缩。香港经济何时复苏一时成了谜中之谜。  相似文献   

7.
香港是亚太地区主要金融中心之一,在香港众多金融市场中,证券市场是历史最长又甚具规模的一个。香港证券市场的存在和发展,对香港经济的推动和繁荣,有着不可抹煞的贡献。近年来,祖国内地部分企业开始涉足香港证券市场,把在香港证券市场上市作为筹集资金、走上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一步。浙江作为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在利用香港证券市场这一巨大资源上,浙江企业显得步伐迟缓。浙  相似文献   

8.
进入 21世纪,信息科技迅速发展,电子商务正以空前的速度席卷全球。随着新的商务模式相继出现,为香港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动力和机会。 1.香港中小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在香港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香港经济的中坚力量。   在香港,中小企业一般是指聘用少于 100名员工的制造业公司和聘用少于 50名员工的非制造业公司。至 2000年 9月,香港的中小企业共超过 30万家,占香港机构单位总数 90%以上,并且为 140多万人 (约占工作人口的六成 )提供了就业机会。   在从事各类商业活动的中小企业当中,大部分都是从…  相似文献   

9.
搞经济,这是香港人的长处;搞政治,这是香港人的短处。香港人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在经济方面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0.
陈可焜 《开放潮》2004,(2):55-56
2003年已经过去。在香港,普遍都把2003年形容为极为艰难但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经济、政治和社会都出现过震荡;非典疫情严重打击了以服务业为主的香港经济;“七一游行”提出了新的政治诉求;CEPA更体现中央和全国对香港的强有力支持。自下半年起,香港经济终于开始走出厄境,有所回升。全年经济增长表现为V字形,从而也使香港回归以来的六、七年经济呈现W字形。  相似文献   

11.
2003年的3月对香港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日子,一场"非典"让香港承受了一次百年未遇的严峻考验.在那段让人牵肠挂肚的日子里,有一位香港老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密切地关注着疫情的起起落落,眉宇间流露出焦虑.他在思考如何能助社会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12.
陈可Kun 《开放潮》2001,(12):31-32
这个月来,香港社会谈论最多的经济话题有二:一是中国入世与香港;二是今年经济的困境和明年的展望。中国入世与香港11月10日,多哈世贸部长级会议一锤定音,长达15年的中国复关入世的谈判终告结束:中国入世得到通过。11月11日中国代表团在中国入世议定书上签字,递交了由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的中国入世批准书。30天后,即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消息传来香港,15年来一直关心中国复关和入世谈判历程的香港欢欣鼓舞,为祖国而喜,为香港将会获得的空前良好商机而喜。连日来,香港工商界和各界人士纷纷…  相似文献   

13.
2004年,龙应台写了一篇《香港—你往哪里去》,用“中环价值”来形容香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当时,不少评论针对“中环”这个表征,尝试以“旺角”作为相反的例子,印证香港除了“中环价值”外,还有江湖味道、草根情怀。的确,在地道香港人的心目中,旺角才是他们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4.
陈可焜 《开放潮》2004,(3):57-58
继CEPA和个人自由行之后,中央允许香港试办个人人民币业务是对香港经济的又一新支持措施,也是香港与内地经济融合的又一新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1.香港中资资本结构及其竞争力   香港中资,是指中国内地国有资本在香港注册经营的法人实体。长期以来,中资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把“保持香港繁荣稳定、服务内地经济建设”作为在香港发展的宗旨,在促进香港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支持内地经济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香港中资的市场竞争力在不断下降,尤其是香港金融风暴之后。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第一,香港回归前,人们在股票市场过分地看重中国概念,对中资不规范的游戏规则推波助澜,这虚增了中资的竞争力。第二,…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入世后香港经济发展新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刚 《开放导报》2002,(4):13-15
探讨香港经济新定位,需要从按照“一国两制”原则和WTO规则形成的体现一个国家不同关税区之间特殊次区域合作格局的背景下来展开。既要分析在这种新格局下香港现行经济定位将要以的影响。又要从中国内地和台湾加入WTO对香港的影响角度,探讨香港经济的新定位。  相似文献   

17.
怀谷 《亚太经济》1994,(5):31-34
香港自由港特色评介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怀谷一、香港自由港的经济内容自由港的概念是从经济的意义上确立的,它是一种反映对外经济开放政策和自由经济制度的概念。我们说的香港自由港也是指它在对外经济政策上和经济制度上相对自由,当然经济和政治文化并非截然分离的,经济...  相似文献   

18.
陈可焜先生是“香港学”创始人,对香港经济问题有着深刻研究,本文是他在这方面的又一篇力作,本刊酌情删节后在此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英国《金融时报》11月27日】根据官方11月22日公布的数据,10月份香港通胀率达到3.2%,比上一个月增长了一倍,达到9年来之新高。这个数字表明香港经济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动是如何发生的,又将对中国和香港的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香港经济与内地经济的融合——香港经济的又一种转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香港和内地经济的结合和融合问题,我视其香港经济的另一个方向和定位问题,它也可以说是香港经济的又一种转型问题。事实上,一般所说的香港经济结构的转型问题,不论是在哪一领域内的经济活动,都早已存在和内地如何结合、融合以谋求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