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正> 一、产业结构的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兰州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最突出的变化是: 1.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一是农业内部结构由过去偏重于种植业逐步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变。1990年,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2.4%,比1980年下降19.5个百分点,而林牧副渔各业的产值逐年提高。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1990年与1980年相比,企业数增长6.6倍,总产值增长15.7倍,从业人员增长3.7倍。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等非农产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9.8%。三是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给农村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990  相似文献   

3.
多边贸易体制与我国产业政策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玉良 《上海改革》2001,(10):15-20
  相似文献   

4.
从战后50年代到目前,就整体经济发展而言,韩国共经历了“经济恢复”(1953-196l年)、经济发展(1962-1979年)、经济调整(1979-至今)三个时期.但就具体产业结构和政策的调整来看,则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50年代的进口替代阶段(1953 -1962年),重点是保护和促进以轻纺工业为中心的非耐用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借以满足内部消费需求,稳定经济和社会;第二、6o年代的出口导向阶段(1962-1972年),主要是将经济的发展重点由内部市场转入国际市场,由抑制出口变为以出口带动经济运转,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工业化步伐和资本积累;第三、70年代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1973-1979年),其目标是强化工业基础,即建立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基础,提高工业资本的有机构成,改善工业技术构成.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出口竞争力;第四,80年代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的重新调整时期.  相似文献   

5.
闫妍 《特区经济》2010,(10):217-219
从分析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出发,探索经济危机产生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联性。并结合日本、美国在应对金融、经济危机时采用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策,根据我国国情,分析我国今后产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与我国产业政策调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章论述中国入世后产业政策选择问题,认为我国产业政策应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确立开放的产业发展模式;以产业开放促进产业升级与发展;按照WTO规则制定我国产业结构、组织与技术政策,以及选择产业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7.
8.
七十年代以来日本产业结构政策的调整与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2008年以来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信用经济过度发展以及实体经济发展滞后.我国经济刺激计划虽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近一年以来,我国相关物价指数不断上扬,通货膨胀趋势日趋明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过度经济刺激的负面效应不断显现.面对此势,在经济危机背景下,应该把调整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作为重点,改变过去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制造业为先导的强国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的公共卫生安全危机对餐饮产业增速、就业及产业链带来了短期可见的强烈冲击,也从产业结构、产业文化和产业安全等方面为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央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涵盖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产业政策,助力餐饮业恢复性增长。基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视角,短期产业政策还须改进和优化,并完善政策扶持机制。从产业转型升级视角审视,将餐饮业视为国家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和国家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产业,采取促进产业政策转型、依法推进餐饮发展、制订长期产业规划等措施,不断完善餐饮业治理体系,实现公共卫生安全危机管理与餐饮业治理能力提升的高效能对接,推动餐饮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我省经济已摆脱过去的“中期调整趋势”,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加速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推动新一轮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提速和增长环境的改善。宏观经济政策在稳定基础上要适当调整,由主要侧重短期经济增长转向更加强调长期的协调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全球经济复苏态势明显,中国经济复苏更是迹象明显。经济危机虽然带来了消极影响,但是也将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暴露无遗,使得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全球经济复苏的态势,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性,并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监管型政府崛起是政府角色转变的方向。经济转型和经济改革的本质是政府的改革;中国经济转型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制度,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初步确立,在制度的历史遗产、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相互作用下,造成了中国产业的"二元结构"模式。因此,当前制定产业政策过程中应注意:在设计产业政策方法时,注重激励机制和程序改革;产业政策工具的运用中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积极执行反行政性垄断和反垄断政策。  相似文献   

15.
一、产品配置的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矛盾产业政策是国家站在宏观经济高度,从全局的长远利益出发,对整个国家产业布局的规划,以实现全社会各产业的协调发展,各地和部门都应自觉地贯彻实施。但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多元利益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各地区和部门往往不是从全局利益出发,服从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控,而是一味  相似文献   

16.
17.
《青海经济研究》2006,(6):25-28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省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总结我省产业结构调整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对策,对于加快全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产业政策的类型及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9.
“10+3”区域经济合作与中国的产业政策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以“地缘优势”为载体的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相对落后的东亚地区为了寻求自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适应世界经济竞争的需要,“10+3”区域经济合作应运而生。本文具体分析了“10+3”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中国应如何利用开放的国际环境,参与新的区域经济分工格局,及时调整产业政策,适应日益国际化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20.
李萍 《亚太经济》2003,(2):21-24
日本于1955年加入关贸总协定,为其赶超时期“贸易立国”外向型发展战略提供制度条件,为趋利避害,日本在自由化进程中采取“拖延”策略加强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配合调整,以产业结构升级带动贸易结构逆转,以适应不断加强的国际竞争。最终,成功使“入关”成为赶超欧美的“登天之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