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股权激励是一把“双刃剑”为使股权激励在我国健康、顺利地推行,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要加强监管及信息披露。本文主要是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监管及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并“对症下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会计监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流通背景下,讨论了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主要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问题,从会计信息披露,经理人市场完善以及股权激励合规性监管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晓英 《当代经济》2009,(13):103-105
为调动经营层的积极性,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2005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本文通过对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分析,揭示了不同类别的股权激励方式的特点,不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主要条款的差别和共同点以及随着经济环境和证券市场的变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表现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6,(9)
文章以2012—2014年深交所A股为研究样本,选择公司是否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作为被解释变量,管理层是否持股、管理层持股比例、上市公司股权性质等作为解释变量,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方向和强弱。研究发现:与没有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相比,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更高;管理层股权激励水平与内部控制质量显著正相关;国有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显著高于非国有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5.
以2008-2018年A股实施了股权激励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民营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方案中实施相对业绩评价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方案中实施相对业绩评价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绩效.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管理层能力较弱的民营上市公司中,实施相对业绩评价对管理层的激励作用更强,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更显著;与强势相对业绩评价相比,使用弱势相对业绩评价更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6.
在划分企业生命周期基础上,选取沪、深两市2008~2010年年报披露实施高管人员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生命周期在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中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成长期,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成熟期,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程度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企业在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上,应根据其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采取差异化的策略;同时,政府部门应通过外部监管引导和约束高管行为等途径,避免高管人员尤其是实施股权激励企业的高管人员在经营过程中采取投机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前关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银行信贷决策之间关系的研究还较少,且尚未有学者分析和检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高管股权激励对银行信贷决策影响的交互效应,这不利于在实务上为企业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引。以我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高管股权激励及银行信贷决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正向影响其银行借款,且主要体现在长期借款增加,短期借款没有显著增加;(2)高管股权激励的实施正向影响银行借款,且主要体现在短期借款增加,长期借款没有显著增加;(3)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高管股权激励在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上主要呈现出互补效应;(4)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及其与高管股权激励之间的互补效应主要存在于财务透明度较高的企业中,在财务透明度较低的企业中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冯星  贾尚晖 《生产力研究》2014,(2):113-117,122
我国上市公司从2006年开始实施规范的股权激励,至2012年底已经有307家公司先后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对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动机是什么,以往的研究尚存在争议。文章首先回顾了关于股权激励动机的主要观点,然后专门针对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引入Black-Scholes模型并加以整理,对实施股权激励动机的强弱加以衡量,从公司治理、成长性、公司性质三个方面加以检验。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主要基于激励动机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政府决策部门及上市公司积极推进上市公司激励机制的实施,尤其是股权激励机制。拟通过分析中国现行股权激励的实施环境、现行激励方式存在的问题,探讨构建适合我国发展的股权激励对策。  相似文献   

10.
股权激励能够让管理层从主观上降低机会主义倾向,其中股权激励期限是股权激励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股权激励方案周期性与一定的股权激励强度。以2011—2019年沪深A股中已经颁布了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数据为基础,探究股权激励方案中的有效期限制如何影响管理层盈余管理的短视行为。研究证明:适当延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有效期可以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同时对比发现,当上市公司代理人的持股比例较低时,延长股权激励期限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抑制作用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股票期权制度的建设刚刚起步 ,因此有必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股票期权激励模式。本文将对西方国家有关的股票期权激励模式进行分析和评价 ,并对我国股票期权激励模式选择的现实背景进行剖析 ,在此基础上 ,提出我国应选择以业绩为行权条件的指数化股票期权激励模式 ,并对该模式的设计、优势及实行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行权期限作为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影响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发挥作用的关键。股票期权行权期限在中国实际应用中存在法律法规不规范,证券市场不健全,职业经理人市场不完善及公司治理结构、生命周期不成熟等问题。因此,应加大研究力度,提高调研人员素质,规范法律法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市场体系,以实现合理的股票期权行权期限确定机制。  相似文献   

13.
股票期权激励作为一种对公司经营者的长期激励模式被全球广泛应用。针对国有控股企业不同于非国有控股企业的治理特征,分析股票期权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探讨如何实施股票期权激励,为相关部门及上市公司建立、完善及推广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曾德明  姚璇 《经济经纬》2006,(2):107-109,149
机构投资者对经营者薪酬的直接监控和间接监控作用,缓解了因股东和经营者利益冲突而造成的代理问题。机构投资者通过对董事会构成两因素(董事会成员数量和成员类型)施加影响,使董事会能够公正客观地评价公司高管人员,从而奠定有效激励与约束高管团队人员的前提和基础。针对中国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的现状,我国的股票期权激励应从优化国有企业所有权结构,发展积极的机构投资者;优化董事会结构,提高外部董事比例等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以激励约束机制理论和企业长期发展战略有机协调为出发点,文章阐述了股票期权制度内在作用机理和激励约束逻辑,通过理论基础论述,指出股票期权的实质是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化的有效实现形式,是一种具有激励与约束双重功效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It is well documented that there has been a relationship between stock markets and 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ies. However, most research concentrates on developed economies and analyzes the effects of shocks from such polices on stock prices. This paper is different from this research in that we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surprises from the Fed’s and the ECB’s announcements on the stock returns and volatility in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GCC) countries using GARCH models. We find that a positive surprise associated with a fall in the U.S. Treasury yield causes an increase in ADX returns. We show significant effects of the ECB’s shocks on price returns. In particular, announcement that induces a decline in yield spreads in Italian sovereign bonds leads to higher stock prices. We also document a significant impact of surprises both by the Fed and ECB on volatility. However, the estimates are mixed. We note that volatility went down in response to the ECB’s policies, while they increased after the Fed’s asset purchases. Finally, when we distinguish surprises by their sign, the GJR-GARCH model estimates indicate that the effect on the volatility which is, perhaps surprisingly, symmetric for both types of news.  相似文献   

17.
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权利义务、估值、会计、税收等多角度对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近3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公司偏好选择股票期权,但主要行业选择没有差异。运用事件研究法比较两种激励政策的证券市场反应后,发现证券市场对股权激励具有正面反应,但主要是由于股票期权的公告效应十分显著,而限制性股票的股价公告效应并不明显。本文认为,限制性股票优于股票期权,应该在政策上引导和鼓励上市公司选择限制性股票的激励方式。  相似文献   

18.
高管层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管理中的重要机制,是极为重要的薪酬激励模式之一。高管层股权激励加强了公司股东与高管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公司高管为股东创造更多的利益。就此,以上市公司的高管股权激励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高管股权激励的基本类型和特点,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层股权激励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我国逐步推出融资融券交易的自然实验机会,运用双重差分的研究设计,考察了卖空机制对股价反映负面消息效率的影响。文章以2007-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相对于非标的股票,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在成为标的之后,其股价对市场的向下波动及时做出了调整,使得股价对市场正负向波动反应之间的不对称性显著降低,表明标的股票更加及时和充分地吸收了有关公司价值的负面信息;同时,相对于非标的股票,融资融券标的标的股票在成为标的之后,其股价暴跌风险显著降低。文章结果表明,我国股市推出融资融券交易后,卖空机制提高了市场对标的股票负面消息的定价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短期财富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我国共有60多家上市公司采取了股权激励的方案。采用事件研究法对这些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选定的时间窗口内,总样本的股权激励活动会引起显著的股东短期财富效应变化。分类研究发现,股票期权的激励形式引起的财富效应大于限制性股票的形式,但是,高比例的股权激励并不一定产生较高的财富效应。另外,成长性也是投资者关注的因素之一。成长性高的公司的股价上升幅度较成长性低的公司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