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巨大的舆论压力引发的政策限制,将暂时关闭外资在中国的并购之门。“中国的经济政策有可能朝着经济民族主义和干涉主义的方向变化,我们认为这没有益处。”美国商务部官员雷文凯最近在帮助美国企业“游说”中国政府时这样说。由于外资并购在中国遭遇障碍,雷文凯访华的主要议题就是希望“广发行和徐工机械的外资股东引进中,向美国企业倾斜”。不过,雷文凯的愿望只是一厢情愿。8月8日,商务部、国资委、国家工商总局等六部委联合颁布《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这是对日渐高涨的外资并购风险的一个积极回应。最近一个时期,外商并购投…  相似文献   

2.
中国汽车联合重组涉及中资与外资主导地位,从而也事关汽车工业发展模式。中国到底是应当采用韩国的“自主发展模式”,还是加拿大等国的“完全开放模式”? 联合重组往往涉及到股权转让或资本并购,由此常常引发中资与外资主导地位的讨论,有的甚至将重组达成的股比协议提升到“民族汽车工业”的高度加以审视。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现象的特征 围绕国有企业改革这个中心,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迭出,继公司热、改制热后,在未有任何迹象的情况下,又上演了一出出令人目不暇接的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热的“大戏”。其发展之快,争论之多,影响之深,令我国经济理论界、工商界以及党政界人土皆始料不及。 相对于以往的外商并购中国企业,这次并购热潮显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1.外商并购国企居心叵测。以往外商并购国企多是分散性和随机性的,而这次表现出极其明显的  相似文献   

4.
虽然外资并购是2006年的热点,但并购市场上的真正主角却来自中国。过过去6年来,中国并购市场上每年的主题都不相同。2001年,中国入世成功,全球化危机意识增强,部分企业主动进行产业整合;2002年,M B O变成人人有份的运动,“国退民进”进入高潮;2003年,国资委挂牌,MBO被彻底叫停,“国退民进”运动仍在进行;2004年,民企成为宏观调控“靶子”,产业整合的梦想破碎,“国退洋进”启动,中国企业开始海外扩张;2005年,民企全面收缩,“国退洋进”进入高潮;2006年,“走出去”战略反思开始,“国退洋进”叫停,中央企业风光无限。入世后,中国的产业环境…  相似文献   

5.
日前,由外经贸部制定的《外国投资者向境内企业参股或购买资产的暂行办法》,有望在年内出台。这表明,管理层和有关部门已经开始着手对外资并购的实际操作和具体实施条例进行详细探讨。这也是“外资并购”政策方面的最新成果。自去年11月中国证监会与外经贸部联合发布《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至今,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管理层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外资并购”方面的办法和规定,使得“外资并购”在政策上的障碍逐渐消除,可操作性明显增加;在此期间,“外资并购概念股”也成为市场上颇受关注的一条主线。去年…  相似文献   

6.
政府的态度将证明:外资并购在不同产业和不同的资本形态象限下,会有大相径庭的发展轨迹。在在中国,外资并购也有“蓝海”和“红海”。2006年11月24日下午,正在开会的东方高圣董事长陈明键接到四川双马集团一位高管打来的电话,对方兴奋地告诉陈明键:商务部刚刚批准了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商拉法基收购四川双马集团100%股权的并购协议。在这项交易中,东方高圣是外方的策略顾问。作为并购专家,陈明键经常被海外私募基金经理问到的问题是:“在中国投资哪里可能遇到政策地雷?哪里会有悬崖?”“看看政府放行的并购案应该可以发现规律。”陈明键说道…  相似文献   

7.
透视中国     
《董事会》2006,(10):22-22,24
美国私人股本集团凯雷试图取得国有企业徐工机械的控股权,这桩交易被称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私人股本交易。而凯雷的竞购对手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则认为,这是伤害中国经济主权的举动。由此引发了一场热热闹闹、沸沸扬扬的关于中国经济自主权大讨论。六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也被普遍解读为监管部门对这场讨论的官方态度,表明"中国政府似乎正重新考虑涉及外国投资者的国企私有化问题",将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广度与深度’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8.
新闻点评     
李德水: 谨慎对待垄断性跨国并购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日前表示,外国企业不受约束地并购中国企业可能威胁到中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主权”。李德水指出,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而不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外资来华并购,中国任何时候都欢迎。然而,必须坚决制止任何试图垄断中国市场的恶意并购。据说这是第一位正部级官员公开谈论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并购的利弊。但问题的关键是, “恶意收购”的标准是什么?谁来界定?  相似文献   

9.
自去年以来,外资在中国掀起了一股并购潮。为此,欢欣鼓舞者有之,忧心忡忡者亦有之。对外资并购持乐观态度者认为,外资热衷于购买中国企业实际上反映了外资对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充分肯定,外资并购不但带来了雄厚的金融或产业资本,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经验。持忧虑态度的人士最为担心的一点,就是当前外资并购的绝对控股化倾向越来越明显,而这很有可能演化为以垄断为目的的掠夺式并购,在一些行业造就寡头垄断。于是,他们大声疾呼赶快制定出台《反垄断法》,以应对外资并购对国家经济安全的潜在威胁。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会长王保…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电力装机突破5亿千瓦为标志,电力行业告别“电荒”,昂首步入“十一五”。当前,2006年乃至“十一五”的电力供需形势无疑是行业内外关注的热点。针对近期有关电力供需将出现“拐点”甚至“过剩”的讨论,本刊于元月12日召开“2006年电力供需形势座谈会”,邀请有关专家就“十一五”开局之年电力供需形势发表见解。座谈会上,专家就“拐点”问题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现整理发表,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化工管理》2006,(4):3-3
2006年全球化工业界并购活动在不到3个月时间里,已显示出十分活跃的态势,其中外资整体并购中国企业或加速收购股份,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化工市场的一股新的浪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运筹和管理学家汪寿阳日前说,中国经济从去年3月开始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的上升期,2006年中国经济运行将一直处于上升阶段,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势头。汪寿阳说:“2005年3月出现的转折点应该是波谷,目前经济已经处于拐点后上扬态势。综合警情指数预测结果显示,在2006年上半年增速略微放缓之后,到下半年将有所上升,但稳定运行在绿灯区间内。经济运行在未来6个月内处于下降机制的概率很小,2006年上半年出现拐点的可能性不大。”他说,不同的预测方法得到的结论基本相同:2006年中国经济将保持快速平稳的…  相似文献   

13.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股权是近两年非常热门的现象,尽管中国市场曾出现有关国家产业安全及民族产业的激烈争论,并一度延缓了外资进人步伐,但中国对外资开放并购市场的大形势还是有利的——中国仍然坚持对外开放,仍然需要外资,中国商务部也多次表态鼓励外资以并购方式投资中国。分析师曾在去年的分析中预测,如果其他环境不出现大的变化,外资并购今年在中国的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相似文献   

14.
收购中国     
袁剑 《董事会》2006,(4):6-6
从随风潜入到遍地开花,外资在中国各行各业掀起的并购狂潮,几乎是在一夜之问发生的。所谓“蓄之愈久,发之愈猛”,以外资在并购中所显示的惊人爆发力,我们大致可以窥见他们蓄势的时间之长。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中国经济从出口拉动转向内需引擎的一个柔和拐点。2006年3月8日,争论已久的“企业所得税法”进入十届全  相似文献   

16.
包括陕西法士特集团董事长李大开等人在内的国内有识之士对装备制造业未来前途的讨论在今年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叫停外资并购中国骨干装备制造企业的呼吁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度。这些有识之士的不断努力,不仅唤起了国人对杭州前进齿轮厂、徐工机械、洛阳轴承等重要企业被外资“悄悄”并购的警醒,也间接推动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这两部法规的加速出台。  相似文献   

17.
政策动态     
中国正成为全球新兴的跨国并购市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并购重组国际高峰论坛”记者招待会上说,随着外资并购的触角伸向中国的国有企业、证券市场、金融保险和银行等诸多领域,中国正成为全球新兴的跨国并购市场,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18.
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现状 趋势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第五次跨国并购和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跨国并购在我国已悄然开始,并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面对跨国并购这把“双刃剑”,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应辨证地看待跨国并购所引发的问题,如垄断、技术升级陷阱和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建议政府综合运用竞争政策、外资政策和产业政策适当引导,并加快立法工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跨境并购是我国利用外资的新形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境并购在FDI中比重上升,并已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形式,外资以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已成为FDI的重要趋势。尽管外资并购可能对国家产业安全带来一些挑战,但也为我国利用外资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作者认为,目前产生的分歧主要是对跨境并购的认识不全面,跨境并购产生的不利影响可通过完善的法规和有效的监管予以防范,外资并购机遇大于挑战。目前,中国仍然要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跨境并购也是实现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新途径,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形式。  相似文献   

20.
新媒介的崛起,使得聪明的商业运作者找到了一种“巧用民意”的秘密武器。近日,国家发改委闭门商讨制定了“关于对中国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重组并购的决定”,这个重要文件几乎将觊觎徐工的美国凯雷集团挡在了门外。除了徐工,近日又被揭开的德国轴承巨头舍弗勒收购洛阳轴承、德国钢铁巨头克虏伯并购山东天润曲轴等并购都被叫停,种种迹象表明,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对凯雷并购徐工进行搅局的“阳谋”正在得逞。自从2006年2月17日“开博”以来,向文波以平均一周一篇的频率,先后发表了36篇质疑徐工改制合理和合法性的博客,如《三亿美元,三一能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