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9年8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了《2010年经济产业政策重点》,在深刻分析了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情况下的经济和产业形势的基础上,对日本未来的产业政策和走向,以及2010年主要产业投资领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结束的情况下,这份产业政策要点中提出的低碳技术发展方向及技术创新政策等,对我国制订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相关的产业发展规划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低碳年鉴》编委会、《中国科技投资》杂志社、北京现代循环经济研究院、中国经济时报社、中国经济导报社等单位于3月23日在北京联合发布了"2010中国低碳十大新闻暨《2010中国低碳年鉴》",旨在展示年度舆论关注的焦点事件,反映中国在低碳发展中的重大行动和成效,体现中国低碳发展的未来方向,引导、促进中国低碳发展。苏伟司长指出,评选"2010中国低碳十大新闻"发布,体现了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突出新闻性、重大性、影响性、代表性、引导性,由媒体和专家共同投票,共同选出,这是中国在低碳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活动,新闻内容包括发展理念、政府行动、社会行动、行业行动、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国际影响、重大成果等。现将全文刊登如下,以餮读者。  相似文献   

3.
日本政府于2010年6月发布了《日本产业结构展望2010》,报告以新成长战略为指导,将包括高温超导、纳米、功能化学、碳纤维、IT等新材来技术在内的10大尖端技术产业确定为未来产业发展主要战略领域,就相关领域的现状和问题、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行动计划,对我国“十二五”及未来新材料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获得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当前世界很多国家都意识到了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各国重点发展的领域。丹麦高度重视发展新能源和低碳节能建筑;英国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发布了低碳经济的战略蓝图;德国将低碳制造和新能源作为国家应对未来残酷竞争的重要砝码;日本擅长发展循环经济,民众环保意识强。这些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发展低碳经济四个方面的重要启示:完善立法保障、增强财税支持、完善市场体系和发挥本国优势。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是实现全球减排目标、促进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不仅通过立法确立了低碳发展战略,而且凭借其技术领先优势采取了强有力的法规、标准和金融手段,积极发展碳交易市场。我国在"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的提出了减排目标,为  相似文献   

6.
导读:城市在自主创新与经济转型升级中必须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低碳城市建设,而低碳发展模式、绿色节能建筑、节能减排效果、可再生能源等实践性思考,将有助于在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经济科学、创新发展理念、提升城市合作,并是城市文明发展的共通路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武汉市现存城市建设现状入手,找出武汉低碳城市建设中的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等,对武汉发展低碳城市做出了可行性分析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从能源、经济结构、消费方式和技术创新4个方面,提出武汉低碳城市发展路径选择和激励制度安排,以期为武汉低碳城市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及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中原经济区建设应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基本目标和重要内容。河南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河南发展低碳经济,要做好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城市、低碳农业和低碳消费五个方面的工作。为发展低碳经济,政府要采取以下措施:制定科学规划,实施积极的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培养民众的低碳消费观念,建立低碳经济示范区,加强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等。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报告以中国低碳城市建设为着眼点,在低碳城市建设国际经验借鉴、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案例总结、中国低碳城市建设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选择.本研究首先将低碳城市建设置于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宏观背景之下,从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城市社会活动的关系角度,探讨低碳城市建设的客观必然性和紧迫性然后放眼国际,分析总结英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以资为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选择提供借鉴.第三部分回到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案例,从典型案例的角度呈现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现状.第四部分在国际经验借鉴和国内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中国低碳城市建设中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提出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成都现已成为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随着这座城市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成都将面临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制约的更大挑战。作为内陆城市,交通拥堵、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也将逐渐成为影响成都未来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未来发展的瓶颈,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成都选择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它将是成都经济发展的新一轮增长点和新机遇。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和政府大力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工程,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又将其提升为未来的五大工作要点之一.本文阐述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意义,分析了发展低碳经济与建设生态文明存在的交叉和重叠,指出了在世界各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潮流的驱动下,应将低碳经济作为加速我国和湖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快速、有序、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者张学良、聂清凯在2010年6月的《现代城市研究》上撰写题为《高速铁路建设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一文,认为21世纪世界将进入高铁时  相似文献   

13.
日本在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法律公正详尽、政府高度负责、市民协同努力。日本尊重地方自治及其相关事务,注重抑制经济高速增长下大城市的无序扩张,同时强调土地的合理化利用。这些都反映在1968年制订的《都市计画法》中。随着日本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人们对城市生活的便捷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日本在1994年制定了《关于促进高龄者、残疾者等能自由利用的特定建筑物的建设法律》。日本始终认为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中,硬件的规划建设固然十分重要,而事关市民素养提高的软件建设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将给能源、环保等新兴产业带来新的机遇。中国未来的发展也无法脱离能源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的一个前提。文章从发展低碳经济的角度出发,着力探讨了我国资源税制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在资源税制及相关税制上的做法,对我国资源税制改革提出一些建议,从而促进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绿色建筑的理念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创建和谐社会的宏观发展战略,是改善民生、发展集约型和知识型经济的重要基础。本次中国与世界绿色建筑科研技术成果的展示与交流盛会,在城市低碳、交通减排、建筑节能、社区宜居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战略、新方法、新途径,将大大促进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和相关规划、建筑、设计、研发机构的未来发展,为城市的低碳绿色、节能减排提供广阔的创意空间和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16.
低碳城市及其"领航模型"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化、零排放,已成为世界环境建设的基本共识。低碳经济将成为现代未来经济的主要标志。城市低碳化的基本内涵是碳源小于碳汇,生活与生产方式的低碳化,政府、企业、个人和组织机构共同参与碳减排。主要城市应成为低碳的领航者。  相似文献   

17.
低碳小城镇建设作为低碳经济理念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结合,对于我国小城镇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盘锦市作为辽宁省西南部重要城市,城市规模相对较小、小城镇建设较为迅速,同时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重要城市之一,其低碳转型意义更为明显具有典型的研究价值。本文以盘锦市低碳小城镇建设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低碳小城镇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就如何推动其低碳小城镇建设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发展低碳经济,是缓解资源压力,保护生态环境,开发清洁资源,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根据当前学术界对低碳经济的研究状况,从低碳经济的起源、发展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出发,对低碳经济的典型实践与推进策略以及基本趋势、制约因素和制度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简短述评。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目前福建省经济发展面临着高碳经济的困境,为此,福建省政府应根据低碳经济内涵和省情,从优化能源结构、开发低碳新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构建低碳生活方式等四个方面人手,确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并切实转变自身角色,努力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扮演引导、激励与监管角色,更好地促进海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低碳小城镇建设作为低碳经济理念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结合,对于我国小城镇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盘锦市作为辽宁省西南部重要城市,城市规模相对较小、小城镇建设较为迅速,同时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重要城市之一,其低碳转型意义更为明显具有典型的研究价值.本文以盘锦市低碳小城镇建设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低碳小城镇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就如何推动其低碳小城镇建设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