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明星CEO(9月号)并非所有的CEO都和他的公司一样出名。还有一些公司,业绩在近几年连续保持增长,而且增长幅度超过竞争对手和行业平均水平,但其CEO却默默无闻。在本期封面报道中,我们筛选出了5位出奇低调但所在公司却出奇盈利的CEO——别人赢得名气,他们赢得市场。这5家公司是:高露洁、箭牌、好事多、赛门铁克和雅培制药。从本期开始,我们增设了“经理人态度调查”栏目,从200位公司经理人的意见反馈里,我们评出了“中国十大最受尊敬的经济学家”。《微软如何面对高管频换难题》一文则关注了微软HR部门在中国区总裁频繁更替的背景下如…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家》2012,(14):98-100
对比国外同行,中国CEO们有着更强烈的创新诉求,然而,他们在与合作伙伴协作共同创新方面却表现得更加犹豫。业绩出众者的选择在过去十年间,中国CEO和国外CEO们共同见证了信息化和其它技术发展对整个行业颠覆式的影响。如MP3的出现使随身听行业举步维艰,数码相机行业的兴起对传统胶片业破坏式的冲击,网络媒体的兴起令报纸等传统媒体不得不思考如何转型,云计算的兴起对现有IT界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陈鹏 《河北企业》2003,(1):29-31
据统计,2001年美国宣布破产的国有公司有257家,总资产高达2580亿美元。而2002年,几乎每个月都会传来一个业界巨擘轰然倒地的声音。安然、世界电信、Kmart、宝丽来、安达信、施乐、Owest……这些可不是业绩平平的一般公司,而是被广泛认为不会倒闭的《财富》世界500强中的公司。虽然这些公司的 CEO 们想方设法找借口,但他们却忘了一个真正的原因:自己所犯的失误。  相似文献   

4.
外刊介绍     
《英才》2003,(11)
找寻领导者无论 CEO 们运用的是什么策略,他们确信:培育高层领导人员是公司在竞争中制胜的绝对关键的能力。10月号的《总经理》评出了20家顶尖领导者公司。这20家公司区别于其他以 CEO 和董事会为主导的公司,疯狂关注潜力最人的那些领导人才和与薪水、业绩及出于商业策略的雇佣相关的那些项目。并列排在首位的是 IBM 和强生公司,闻名的通用电气排在第三位,我们熟悉的戴尔、惠尔浦、微软、思科、联邦快递、英特尔等都榜上有名。强生公司拥有明显的管理挑战。这家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取2014—2019年在我国A股主板上市的制造行业公司为研究样本,以CEO-董事社会关系网络为切入点,实证检验CEO-董事社会关系网络与盈余质量、CEO薪酬-业绩敏感性及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CEO-董事社会关系网络会降低盈余质量、提高CEO薪酬-业绩敏感性并降低企业价值,并且CEO-独立董事社会关系网络对盈余质量和企业价值的负面效应比CEO-董事长的社会关系网络的负面效应大;与CEO-非薪酬委员会成员(仅限独立董事和董事长范围内)相比,CEO-薪酬委员会成员(仅限独立董事和董事长范围内)社会关系网络对CEO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正面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我国经验数据实证检验发现,整体来看CEO变更能够改善上市公司业绩,而且CEO变更的价值效应将在一定滞后期逐步显现。进一步地,研究发现CEO任期长度与企业业绩负相关,而且这一关系在国有控股企业中表现的更为明显,而且较长的CEO任期对亏损企业业绩有抑制作用,而对盈利企业业绩却有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指导企业更替CEO行为及时机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一位企业老板这样抱怨:"我们企业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很高,因为他们只要把业绩做好了,就能获得相应的销售提成.但是行政职能部门的人员却不一样,他们没有积极性,每天都是朝九晚五地混日子,因为他们的工作很难通过业绩指标来衡量.公司也采用了一些考核办法,但基本都是定性的,考核出来的结果也没有太大的说服力.对于职能人员,有没有像考核销售人员那样简单有效的办法呢?"  相似文献   

8.
以2010—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CEO权力强度、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内部业绩风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强权CEO与机构投资者持股都能降低企业内部业绩风险,但两者交互作用下将滋生新的企业内部业绩风险,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而言,民营上市公司的回归结果更显著。提出规范机构投资行为、加强企业风控意识等方面的建议,从而促使CEO与机构投资者形成合力,协同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9.
伟为 《上海质量》2003,(8):32-34
著名的管理大师德鲁克(Peter Drucker)曾指出:"任何组织都需要一种核心竞争力--变革".没有公司怀疑产品或过程变革对于经营发展的重要性,绝大多数CEO都认为变革乃企业生存所必需.但在实践中,突破式变革却难以持续.尽管多数CEO认为自己是"无畏的企业领导",其实他们缺乏面对挑战或者用长期眼光审视经营的勇气.Mel Perel撰文发表在"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2002年5、6期上的文章则告诉我们,CEO、董事会已经成为可持续变革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0.
谦逊如腾讯的公司并不多,低调如马化腾的公司创始人也不多。这位温文尔雅、甚至含蓄害羞的CEO领导下的公司在世界经济千疮百孔的今天,业绩却取得了令人咂舌的增长,其已经成为世界互联网产业市值第三的公司,仅次于Google和Amazon,把雅虎和eBay等世界知名公司都抛在了后面,国内的互联网公司百度、阿里巴巴、盛大们更是无法望其项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