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导致在"花钱买机制"的改革中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难于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分析突破农信社内部人控制问题的难点,认为现行改革方案存在对制度演进的方向预见不足和对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长期性估计不足两方面的问题.从激励和约束两方面提出了农信社内部人控制问题的突破路径:确立渐进改革思路,分两步完成控制权的转换;加强金融立法,注重执行层面的政策设计;实施股权激励和"金色降落伞"计划;加强治理文化建设;强化监管,增大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过程中的保障力量.  相似文献   

2.
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环节。本文从委托代理入手,在分析农村信用社委托代理制的内容、特征等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即“内部人——外部人”控制问题和由此延伸出的法人治理结构的诸多缺陷。  相似文献   

3.
对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改革的现实审视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在始于2003年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均选择了省联社模式,但这一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存在所有者缺位、法人治理虚化和脱节等制度瑕疵,导致农村信用社面临"内部人控制"和"外部人十预"的双重风险.为此,建议对省联社模式分步推行二次改革予以矫正.  相似文献   

4.
农村信用社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所有权虚置和"内部人控制"现象,为改变这一状况,必须正视农村信用 社法人治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构建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必然要向构建法人治理结构和转换经营机制方向推进,即农村信用社控制权如何配置的问题。为此,本文从内部人控制、股权结构优化、“三会”人选、外部人控制和行政控制等角度对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了深层次地剖析。  相似文献   

6.
孙涌 《西南金融》2005,(5):13-15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要实现“花钱买机制”的目标,首先要解决农村信用社的预算软约束问题。农村信用社预算软约束源于行政干预、外部性、内部人控制和金融服务权,要根据农村信用社的特殊性,采取产权约束、市场约束和管理约束多种措施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7.
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在始于2003年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均选择了省联社模式,但这一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存在所有者缺位、法人治理虚化和脱节等制度瑕疵,导致农村信用社面临"内部人控制"和"外部人干预"的双重风险。为此,建议对省联社模式分步推行二次改革予以矫正。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在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导致官办色彩浓厚,内部人控制严重,管理混乱,风险增大,成为影响和制约着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一个瓶颈。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与"内部人控制"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传涛 《金融论坛》2002,7(3):36-39
起源于金融业领域的"内部控制"制度与转轨经济中凸显出来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特别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两者统一在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框架下,剖析其源流及其在中国的实践,进而阐述其实质,得出"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结构之常态,而"内部人控制"是公司治理结构之异态的结论.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面临入世后国际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加快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化进程无疑迫在眉睫,但这一进程中的最大障碍恰恰是银行"内部人控制"的困扰.作者最后通过以商业银行这一金融企业为载体分析得出,控制"内部人控制"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健全的"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10.
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以下称“脱钩”)后,农村信用社民主管理的外在形式虽然强化,实质性内容并没有多少改变。民主管理基本上流于形式,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存在,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首先引入“内部人控制”的概念,随后分析造成农村信用社“内部人控制”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委托代理模型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产权关系不明,经营管理者委托机制不完善,外部治理约束机制缺失等冈素造成了当前农信社存在的“外部人马内部人控制”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尽管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已在形式上建立,但实质上依然是内部人控制和外部人干预。使得国家花钱购买的机制仍未得到有效改善。因此,应当由省联社控股辖内信用社,并将县联社的单元组织制度改为持股公司制度,不断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综合研究各种理论的基础上,对内部人控制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文首先提出了内部人控制问题与表现形式,并借鉴国外相关治理经验,提出了我国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内部人控制、缺乏竞争和扶持政策缺乏长效性是影响农村信用社独立法人地位长期稳定的重要因素.要坚持农村信用社独立法人地位长期稳定,就必须使内部人的权益与农村信用社的长期利益紧密结合,使控制者成为所有者,从而自觉地维护农村信用社的独立法人地位,并在此基础上,配以外部的竞争压力和适度的优惠政策采保障农村信用社独立法人地位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两难选择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黄范章研究员认为,目前全国农村信用社已有4万个,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农村金融的基础和我国金融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现在农村信用社在发展中遇到许多困难,亟待加以解决.目前农村信用社中存在的问题有:历史包袱重;农村信用社产权不清,既不是合作制,也不是股份制,内部人控制严重;受各级政府管理部门控制过多,道德风险较大等.  相似文献   

16.
王勇 《中国外资》2008,(5):20-22
我国农村信用社已经并正在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对股金管理、名主建设、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内控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等的改革。这些改革虽取得过一定的成效,然而我国农村信用社因产权、体制等长期的、深层次的原因造成法人治理结构呈现严重缺陷,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内部人控制、不力的委托代理关系,法人治理结构不对称、内外部治理弱化、认知程度不高等,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革。随着产权改革的进行,当前应趁热打铁,改革重点应放在加快改革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上。本文从对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存在的这一系列问题的分析探讨入手,研究并构建出一个相对完善治理结构的改革模式,旨在对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有讨论价值。  相似文献   

17.
潘波  唐俊 《西南金融》2005,(4):33-34
“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制约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本对该现象的危害性表现进行表述,并对其成因进行探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和杜绝“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丁丽娟 《中国外资》2010,(6):43-43,45
本文在综合研究各种理论的基础上,对内部人控制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文首先提出了内部人控制问题与表现形式,并借鉴国外相关治理经验,提出了我国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郑鹏 《中国金融》2022,(15):78-79
<正>我国银行机构类型众多,治理结构复杂,内部人控制和大股东控制表现复杂多样,严重阻碍了银行机构的健康发展,是现代公司治理过程中亟须重点解决的问题。我国银行机构内部人控制和大股东控制问题内部人控制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其一,股权的过度分散加重了股东之间相互搭便车的问题,有效监督不足,容易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内部人控制”问题伴随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过程而产生。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试从企业“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和危害入手,分析“内部人控制”的形成原因,探讨治理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