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深交所党办和阿拉善军分区的精心组织下,我们2004年第一批赴阿拉善参加军训与植树活动的员工共37人,4月9日从深圳出发,经北京、银川到阿拉善,以最真切的方式感受了西部。本次活动伊始,针对大家日常工作、学习、管理与政治思想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带队领导与部队首长就明确“补课”、  相似文献   

2.
陈路 《深交所》2004,(7):21-23
2004年4月,我有幸参加了第四期赴内蒙古阿拉善生态建设与国情教育活动。“阿拉善”之名源于贺兰山的音传,蒙古语中意为“骏马”。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阿拉善国情教育项目的教育效果最大化,本次活动把“分组讨论、每日小结、集中总结”与体验式学习的MBA训练方法搬到了阿拉善,让大家带着问题去锻炼,针对日常工作、学习、管理与政治思想教育薄弱环节反思,在心与心的沟通中共同提高。这次活动伊始就提炼了“纪律”、“集体”、“艰苦”、  相似文献   

4.
阿拉善像什么? 因为它的营城格局与建筑构造,有人称她是“塞外小北京”;由于它的地质多样,多彩迷人。她也被称作“秘境阿拉善”。在我眼中,她却似一座没有水的威尼斯,与遥远的水城有着某种特殊的相似。  相似文献   

5.
田颇 《深交所》2004,(7):24-24
从阳光明媚、鲜花盛开的深圳,到西部尘土飞扬、人烟稀少的阿拉善,我参加了为期九天的阿拉善军训、植树活动。几天的“军旅生涯”虽然短暂,留给我的记忆却很深刻。  相似文献   

6.
核心提示 位于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横亘着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三大沙漠,生长着45万亩与恶劣环境抗争的胡杨林。胡杨“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朽”的特殊秉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驻守在这里的边防官兵。阿拉善军分区每年评选“胡杨哨兵”,一代代官兵传承着“环境苦吓不倒,任务重压不倒,困难多难不倒”的“胡杨哨兵”精神。  相似文献   

7.
李罗亚 《深交所》2005,(5):96-97
4月8日至22日,本所2005年度员工国情教育活动在内蒙古阿拉善成功举行。来自本所各部门、下属公司及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的85名员工分两批在阿拉善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以植树治沙和军事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国情教育活动。本次活动的圆满完成,为本所与阿拉善军分区于2003年起实施的军民共建5000亩荒漠“青年世纪林”生态基地的三年计划划上了阶段性的句号,  相似文献   

8.
胡耀亭 《深交所》2004,(5):29-31
4月12日星期一,是我们来到阿拉善开展活动的第一天,我们接受了基本的军事训练。这一天刮起了不大不小的风沙,使野外训练少了许多惬意,我们初步领略到了阿拉善的风沙之害。  相似文献   

9.
黄少军 《深交所》2004,(5):34-35
到阿拉善军训植树,我们深深体会到铁的纪律和坚定的信念是阿拉善的军人们在恶劣环境下创造业绩的基石,也从训练我们的卫连长、尼班长等专业军人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  相似文献   

10.
肖立见 《深交所》2004,(5):26-26
4月9日,我们一行37人从深圳启程赴内蒙古阿拉善,在随后的短短7天时间里,我们在阿拉善军分区的组织和领导下,参加了治沙、军训和走访边防哨所等活动,集中、浓缩、交叉地受到了九个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深交所》2009,(5)
2003年初,深交所党委决定,与内蒙阿拉善军分区合作实施“军民共建,绿化沙漠”国情教育与锻炼项目。 2003到2009年间,我所安排了10批共423名员工到阿拉善植树。其中,2003—2005年间每年2批,2006—2009年每年1批。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仰望金字塔     
“快去看金字塔”,这几乎是每一位旅游抵达埃及的急切心情。我们到达埃及的第二天上午,便在当地中国同行安排之下,驱车前往首都开罗近郊的吉萨高地。车出市区仅10多分钟,“金字塔”那熟悉的身影就跃入了我们的视线,艳阳高照,晴空无云,雄伟的塔身在阳光下异常耀眼。随着距离越来越近,金字塔的形象变得越来越大,我们的心情也越来越激动。在附近停车场下车,我们匆忙购票参观金字塔。  相似文献   

13.
《深交所》2005,(5):87-90
2005年4月8—17日,深交所与中证深圳分公司40余名员工在交易所黄铁军副总经理和中证深圳分公司赵俊霞的带领下共赴阿拉善进行了为期6天的国情教育。10天的阿拉善之行一晃而过,留下的是给参与者人生难忘的一课。这是此行后我们全体成员的共同体会。回首10天紧张、充实、多彩的军营生活,体味在阿拉善的所见、所闻与心灵感悟,激发对未来工作、人生的美好追求,将是对阿拉善之行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14.
向他们学习     
在一起与阿拉善官兵训练、劳动的过程中,在参观蒙族希望小学的路途中,在慰问边防战士的联欢会上,在一望无垠的戈壁荒漠的旅途中,我们的话题从没有离开过阿拉善。  相似文献   

15.
心灵的旅行     
不是第一年知道有这个“阿拉善国情教育活动”了,却是第一年亲身参与。莫名的兴奋以及对未体验过的“新”地域的向往。带上了我的兴奋,我的小小物,开始体验。  相似文献   

16.
“天漠漠兮地接天,戈壁风劲沙飞旋”,这确实是阿拉善的真实写照。4月23日,我们出发的当天,西北地区发布了今年以来最严重沙尘暴的预警。 在银川往阿拉善的路上,随着车向西北的推进,绿色逐渐减少、低矮的灌木到碎石戈壁,进而是沙漠一单调近似又无边无际的荒漠延到天边。  相似文献   

17.
《财会学习》2006,(2):69-69
会计人是一个奇怪的群体,他们的思维中往往存在着与众不同的异常词汇,他们满口的行话可能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感到无所适从,他们的人生观,他们的价值观,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和那些日渐沉厚的会计账簿密不可分,可以说,那就是他们的一部分。而对于爱情,会计人又是怎么看的呢?  相似文献   

18.
邝简如 《深交所》2007,(5):33-35
通过参加阿拉善“生态建设、国情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我觉得在生态建设、标准化建设、责任感、团队建设等方面提高了认识。  相似文献   

19.
绿色盈沙漠     
丁智慧 《深交所》2010,(5):53-54
2010年4月6日,深交所、结算公司、信息公司、通信公司、行政公司和安信证券等一行40余人,来到了阿拉善,进行为期一周的国情教育活动。我们从花红柳绿、车水马龙的南国重镇深圳,来到了遍地黄沙、偏僻闭塞的北国边陲阿拉善,视觉和心理上的反差是如此的巨大。令人一时难以适应。但边防官兵们用他们纯朴的笑容和热情周到的接待,很快化解了我们所有的艰辛和疲惫。使我们感受到了大家庭般的温暖。  相似文献   

20.
《深交所》2006,(6):3-4
今天参加这个座谈会.听了大家的发言,总的感觉是:四年以来,阿拉善生态建设国情教育基地是起了作用的。其中最大的作用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机会,是在短短的时间里,给大家提供更多从不同角度思考的机会。当初之所以选择阿拉善作为国情教育基地。目的就是要有一个强烈的反差和对比,使深交所员工的意志品格得到进一步的锤炼,而阿拉善是我们现在所能找到的反差最强烈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