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善民  杨楠  黄志宏 《金融研究》2023,511(1):169-187
并购重组中基于内幕信息的知情交易行为既是监管重点,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2006—2020年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事件为样本,考察并购重组前的知情交易行为对并购公告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并购重组前的知情交易行为引发了主并公司股价的提前反应,从而降低了并购公告时的市场反应,这一现象是由内幕信息泄露引起,且内幕信息主要来源于包括员工在内的公司内部人,而非机构投资者。进一步分析表明,改善信息环境可以有效缓解并购重组的信息泄露问题,体现为知情购买交易的信息泄露效应受到分析师跟踪、审计质量和问询函制度的有效制约。本文研究深化了现有的并购重组内幕交易行为研究,为实施精准监管和防范内幕交易等政策提供了一定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并购重组问询函是交易所对并购重组实施一线监管、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重要制度安排。基于2015—2019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问询函及相应回复函的数据分析,本文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延期答复并购重组问询函可以作为识别并购重组中存在大股东利益侵占的有效信号。一方面,当控股股东关联交易和资金占用更严重、评估增值率及重组溢价更高时,公司出现延期答复的可能性更高;另一方面,延期答复的并购重组面临更高的主动终止和被动终止风险,即便重组成功也呈现出更高的重组整合风险和更低的重组绩效。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为有效识别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大股东利益侵占的信号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同时也为问询函制度的有效性及其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煤炭业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对其进行并购重组能够大大提升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本文利用2004-2009年中国煤炭业上市公司并购中小型煤炭企业的19个样本数据,对煤炭企业并购的市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并购主体宣布并购重组的[-20,20]窗口期内,投资者获得了显著为正的累计超额回报,表明投资者对并购事件给予了积极评价,从而为我国的煤炭业资源整合提供了支持性依据。  相似文献   

4.
理论上讲,煤炭业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并购重组能够大大提升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本文利用2004~2009年中国煤炭业上市公司并购中小型煤炭企业的19个样本数据,对煤炭企业并购的市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并购主体宣布并购重组的窗口期内,投资者获得了显著为正的累计超额回报,表明投资者对并购事件给予了积极评价,从而为正在进行的煤炭业资源整合提供了支持性依据。  相似文献   

5.
窦超  翟进步 《金融研究》2020,486(12):189-206
业绩承诺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基本特征,但在这一热潮下,违约现象也屡有发生,促使人们思考业绩承诺背后的真实动机。本文基于我国资本市场的高频交易数据,从财富转移与信号传递两个视角辨析了并购重组中业绩承诺对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在资金流向与投资收益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业绩承诺信息公告后,小投资者会更多买入并购企业股票,其投资收益为负并遭受了较大损失;而大投资者则显著降低其持仓,投资收益显著为正,财富效应在大小投资者之间转移明显。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财富转移效应在业绩承诺违约、自愿性业绩承诺的并购重组中的差异更大,这表明业绩承诺更多以保护机制之名行信息优势之实。而深层次的分析发现,信息透明度较高、对投资者利益保护较好的公司,其财富转移效应差异程度会得到较好抑制,大投资者的信息优势和知情交易行为有所收敛。本文的研究发现佐证了业绩承诺机制背后财富转移效应的存在,其结论启示我们,不断提高公司信息透明度、合理设定业绩承诺发生违约时的赔偿额和加大对业绩承诺违约的处罚力度仍是业绩承诺发挥真正保护机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内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日益频繁,构建合理的机制制约并购重组中的非理性行为,保护上市公司及中小投资者利益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盈利补偿成为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保护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利益而普遍采用的机制。本文以博盈投资非公开发行与资产收购为案例,分析盈利补偿机制对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利益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盈利补偿机制在承诺期内确实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利益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盈利补偿机制只是一种并购失败的短期补偿救济措施,应通过延长盈利承诺期限、加强对违约行为的惩罚力度等措施进行优化。本文研究深化了盈利补偿机制研究层次,对指导并购重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机构与个人投资者的持仓比例数据,分析检验了并购重组中存在的信息泄露问题与财富转移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首次披露并购重组公告前,存在严重的信息泄露现象,机构投资者在交易时机与交易对象的选择上都明显占有优势,直接导致了不同投资者间出现显著的财富转移效应。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信息泄露的现象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更容易出现,而在分析师关注程度较高、资产规模较大的公司则较少出现。这些发现有助于人们了解并购过程中存在的信息泄露现象,辩证地看待机构投资者所扮演的角色,并探寻了信息泄露在不同类型企业中存在的可能性,这对改进监管层政策法规、规范企业信息披露制度以及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回顾和评述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中国资本市场整体走势与上市公司市值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板块上市公司市场估值与公司内在价值的差异,指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中存在着由于资本市场低效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理论与实践偏差造成市值管理运作扭曲、对违法违规查处不力造成市值管理变质等问题,提出在认识上要纠正偏差,回归价值创造本源,让上市公司回到实体经营之本;在实践上要提升资本市场运行效率,以投资者利益为中心开展市值管理.  相似文献   

9.
股权分置改革后,市值管理在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监管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为切入点,研究控股股东市值管理动机下的融资行为及其治理效应。以2006-2011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发现市值管理有助于控股股东进行外部融资,并减少其对上市公司的利益侵占行为,表明市值管理存在治理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市值管理对其利益侵占行为的治理效应越强。本文在国内首次对市值管理的治理效应进行了大样本的实证检验,丰富和深化了公司治理文献中基于大股东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综合运用价值相关性理论和投资者情绪理论,以2007-2011年持有PE公司股权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PE公司IPO核准公告的信息含量和IPO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发现,IPO核准公告具有显著的信息含量,而且与IPO公允价值显著正相关。同时,投资者情绪对IPO核准公告和IPO公允价值之价值相关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机构投资者对IPO核准公告信息含量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全面引入国际趋同的公允价值计量规范之经济后果评估,以及投资者情绪和机构投资者在传递市场有效信息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并购重组的井喷,业绩补偿承诺作为并购交易定价调整机制逐渐被人们所重视,那业绩承诺是降低还是加剧了并购交易中的投资风险?基于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了业绩承诺对标的资产估值及并购方(上市公司)股票价值的影响。结果发现,业绩承诺能够减缓当事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具有较强的信号作用,推高了并购重组时标的资产的评估价值,同时造成上市公司股价的攀升,该相关度在双向业绩承诺重组交易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进一步对业绩承诺进行了事后研究,结果发现,业绩承诺的实现程度与之前的资产高估值并不形成一致关系,预示着高估值资产所蕴涵的预期业绩并未实现,深入分析发现,投资者保护机制不好(外部环境)和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较低(内部环境)是其主要原因。因此,资本市场投资者应慎重看待并购重组中的业绩承诺,防范业绩承诺成为空谈的风险;同时,监管层应强化对业绩承诺的事前和事后管理,而提高公司信息透明度、强化对业绩承诺违约的处罚力度是其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计算样本在事件日前后十五天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并对所选样本进行单样本检验,发现T0日显著的超额收益率表明了险资举牌具有较为明显的正面公告效应。最后,从投资者的资产增值,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及保监会监管政策的调整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盈余公告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公告效应被发现后,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是它所带来的超额收益,本文检验了上市公司的规模、非预期盈余和账面市值率三个因素对中国沪市A股市场盈余公告后超额收益影响的影响,并根据这结论,提出了投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信号理论和有限注意力理论,以2016-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投服中心行权对上市公司并购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投服中心行权传递出负面信号,被行权并购事件的市场反应较差。机制检验表明,投服中心行权引起投资者、媒体和监管部门对并购事件的负面关注,产生“头雁”引导效应。长期效应检验发现,对于被行权但成功并购的企业,其并购后的盈余操纵行为变少、长期并购绩效变好。  相似文献   

15.
盈余公告效应被发现后,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是它所带来的超额收益,本文检验了上市公司的规模、非预期盈余和账面市值率三个因素对中国沪市A股市场盈余公告后超额收益影响的影响,并根据这结论,提出了投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市值管理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上市公司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内外部环境。本文从社会责任的视角,分析上市公司认知和践行社会责任、加强与投资者持续沟通、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等新时期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以兴业银行为例,阐述了倡导市值管理的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博览》2008,(3):9-9
目前,中国证监会在北京举行了新一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成立大会,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会议上强调,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主题,是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做大,实现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式。综合运用股权转让、资产重组,股份回购,吸收合并等多种并购重组手段,也有利于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是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的“把关人”,有助于推动提高资本市场的总体质量、促进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引入2007年新华远东对中国上市公司资信评级结果作为研究样本,并且依据其评级方法引入2007年证监会发出处罚公告的上市公司作为违约部分的拓展样本,采用KMV模型对这些样本公司的违约距离进行度量。结果显示:KMV模型能够很好的区分新华远东资信评级体系中信用等级平均水平以上、平均水平以下、违约级的样本公司,并据此划分出了违约距离等级区间。这对投资者提前识别上市公司潜在的信用风险以及正确度量信用风险,以使投资者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规避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有效的市值管理可以尽量克服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有效发现。市值管理对大型商业银行意义重大,有效的市值管理能够提高大型上市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本文在对大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重要时机和主要方式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资本市场上常用的市值管理实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会计师》2014,(8)
股权分置改革以后,中国资本市场正式步入全流通时代。市值已成为衡量上市公司实力和经营绩效的新标杆,同时也成为决定上市公司融资能力与投资者财富的新标准。上市公司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市值管理意识,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和策略进行市值管理已成为上市公司面对的重大管理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以期能够对上市公司科学地进行市值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