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军 《西南金融》2007,(12):26-27
2006年以来,随着主要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以及银行业的全面开放,以高端客户为服务对象的私人银行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关注的焦点。面对外资银行对国内市场中高端客户的激烈争夺,为了留住、吸引更多的高端客户,国内商业银行纷纷着手筹备私人银行业务,提供的私人银行服务雏形已显现。因此,分析当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主要措施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内私人银行客户群体巨大,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刚起步,缺乏经验、技术和人才,需要借鉴国外私人银行的发展经验,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为私人银行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本文阐述了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瑞银集团、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外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3.
随着内蒙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净值客户财富人群数量和资产总量的不断增长,.面对巨大的高端客户市场和各大银行纷纷抢占私人银行客户的局面,研究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私人银行业务的起源、发展着手,总结了私人银行业务的特征,对目前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理财观念的不断进步,私人银行业务已成为现代金融的主要业务之一。我国私人银行业务逐步从起步阶段走向正轨,然而相较于金融业发达的美国,我国的私人银行业务成熟度仍然较低。但经过近20年的发展也已经初具规模。所以,本文通过对中美私人银行业务进行比较分析,来揭示两国私人银行业务中的异同点,并借鉴美国私人银行业务的业务模式、客户结构、从业人员等特点,从而发现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改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私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为高净值客户提供的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顶级专业化的一揽子服务.近些年中国的富裕阶层迅速扩大,资产管理需求强劲,私人银行业务正越来越显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机遇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金融行业蒸蒸日上,各家银行竞争激烈。银行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更加大力发展其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收入已经成为银行获取利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私人银行客户是一个银行的高端客户部分,做好这些客户的资产管理与配置,对于一家银行来说已经越来越重要。本文紧紧围绕将私人银行业务应做到让客户舒心放心的前提,学习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试图寻找私人银行本土化发展的途径。本文从建设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私人银行业务采取的措施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稳健增长,有理由相信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高净值客群市场之一,这将为中国私人银行业务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本文认为,私人银行业务是银行业务规模、收入和利润的新增长极,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重要契机、竞争态势和发展趋势,但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也面临私人银行组织和服务体系有待加强、产品设计需要改进等问题,据此从加强客户管理、提高产品创新能力以及提高综合化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客户本身的风险、客户承担的风险、银行承担的风险三位一体,决定了私人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以及所需要建立的风险管理政策程序的核心内容求同存异——确立私人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商业银行经营私人银行业务的模式特  相似文献   

9.
私人银行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财富管理为核心,面向个人高端客户提供的顶级专业化的一揽子金融服务。面对同业竞争,面对客户需求,农行作为大型综合性银行,有必要、有能力推出并办好私人银行业务。本文在对农行广东、宁波分行私人银行部考察调研基础上,从九个方面论述了湖北农行筹建私人银行部、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必要性及策略与思路。  相似文献   

10.
于洋 《银行家》2007,(7):50-51
就私人银行业务的传统来说,欧洲私人银行业务做得最强,因为经过了几百年财富的传承积累,这些地区私人银行业务开展的时间也比较早。目前这些欧洲银行通常在香港或者新加坡设立分部,并建立一个团队,到中国来做客户,并且对客户有着严格的挑选机制。外资银行在华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另一种模式就是通过设立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私人银行业务作为金融服务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西方国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市场因素在不断地加强,私人银行赖以存在的客户市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具备独特的特征,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具有无限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此,发展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积极探索发展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途径变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尽管成立的时间较晚,但凭借后发优势,农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在短短几年内便取得了快速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农业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量已达到4.5万户,仅次于最早成立私人银行部门的中国银行,位居第二;管理金融资产规模突破5000亿元。农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何以取得如此佳绩?农业银行私人银行为客户提供了哪些优质产品和服务?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农业银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印金强。  相似文献   

13.
当前商业银行持续加强大数据技术在私人银行业务领域的应用,针对客户画像、客户需求挖掘和精准营销做了大量有效尝试。论文主要阐述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领域的应用现状,深入分析应用大数据技术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应用大数据推动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客户需求特征的我国私人银行客户服务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长,对我国私人银行客户的结构及需求特征的研究和分析尚处起步阶段。鉴于此,针对我国快速扩大的高资产净值人群及其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应在研究私人银行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以私人银行客户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推动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持续、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现状、挑战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基本含义 私人银行业务是向富有个人或家庭提供的银行业务。与一般银行业务相比,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强调财富管理能力,它通过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确保私人资产保值升值;(2)强调产品与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它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与专业化的服务与产品,设计综合性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特定财务需求;(3)注重个人关系、客户财富的  相似文献   

16.
《银行家》2014,(2)
正从理论上来看,私人银行业务具备双边市场的典型特征:一边是有服务需求的私人银行客户,另一边是向私人银行客户提供服务的供给方,而且供需双方均具有很强的网络外部性。鉴于私人银行业务的产品开放和客户开放性,这表明从实操层面来看私人银行业务是典型的双边市场业务。事实上,任何具有网络外部性的市场均可定义为双边市场。手续费和管理费两种模式是目前  相似文献   

17.
阮红  詹洁莲 《新金融》1999,(8):22-25
近年来,为了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环境以及满足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我国的许多银行都对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或改革,尤其是纷纷增设了私人金融业务部。在国际上,私人金融业务进入90年代以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区别于一般的零售银行业务,具有鲜明的客户群体和产品、服务特色。了解国外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情况对于我国银行业拓展业务领域并规范运作将有所裨益。 一、私人银行业的客户对象 传统的私人银行业务,主要是通过职业客户关系经理们,向客户提供以客户为中心的高质量的资产管理服务,在此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私人银行业务即面向私人客户的金融业务,如私人信托、投资咨询、理财咨询、代客保险、代客经营、信用卡、租购及消费信贷等,它是基于私人客户与银行之间的信任和了解而发展起来的,银行当客户财务经理,根据客户的个性及风险承受能力为客户设计金融资产组合,为客户谋求利益,规避风险,使其私人资产价值趋于最大化。私人银行业务自80年代兴起于美国,现已成为世界各大商业银行的一  相似文献   

19.
私人银行是指以财富管理为核心,面向社会富裕人士提供的一种个性化高端金融服务,其显著特点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并保证私密性。中资银行的私人模式主要有两种。其一为工商银行模式,即获得银监会颁发的独立牌照,其二是选择将私人银行挂钩于零售银行业务的平台,而挂靠于零售银行体系的私人银行,难以整合全行资源为客户提供综合化服务。这样寻求有效的业务合作无疑是一种有意义的解决思路,而银行与信托之间的合作对于私人银行业务而言具有格外现实的意义。私人银行业务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金融热点。然而,国内各界包括金融界在内的许多人对于私人银行业务还比较生疏。本文试就私人银行业务运作的基本情况,发展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可行性及策略研究等问题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面向高净资产客户的私人银行服务,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知名商业银行的战略核心业务。本文拟对全球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趋势、特点以及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