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付服务体系中提供支付服务的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在支付业务开展中二者各有优势,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合作.本文在对我国支付服务市场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将二者的支付服务比较优势进行对比,得出了引导和促进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的协调发展、合作共赢,推动支付服务市场良性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自2010年《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出台以来,越来越多的支付机构取得了支付业务许可证,具备了从事支付业务的资格。支付机构进入支付服务市场,增加了服务主体和支付渠道,打破了银行专营支付服务的局面,成为现代支付体系中活跃的、颇具发展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支付机构和银行在支付服务方面既相互竞争,又合作共生,既有相似处,又有不同点。本文根据现有制度规定,立足支付机构市场定位,对支付机构和传统银行的支付服务进行比较,并对两者间竞争与合作的方式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张雁 《海南金融》2013,(7):86-88
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都是重要的支付服务提供者,相关服务和产品有区别也有联系,有竞争也有合作,有业务趋同性也有业务异质性。本文从促进支付体系健康、稳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的支付服务进行比较,提出促进两者支付业务共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会计师》2013,(21)
随着越来越多的非金融机构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都成为支付服务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本文从不同角度对我国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的支付服务进行了异同点分析,阐述了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应该如何进行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5.
李映霞 《会计师》2013,(11):68-69
随着越来越多的非金融机构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都成为支付服务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本文从不同角度对我国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的支付服务进行了异同点分析,阐述了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应该如何进行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非金融支付机构发展快速,不断延伸和拓展着传统上以银行为主的支付结算服务,细分了市场,弥补了银行服务的不足,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在手机支付领域、线上与线下支付相结合等领域,非金融机构支付也出现了许多创新应用。但非金融支付机构面临的竞争加剧、管理、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支付服务作为银行传统服务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以第三方非银行支付机构作为供给主体的新业态。作为新生事物的非银行支付在提高支付服务便捷性的同时,其安全性也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不法分子往往利用支付便捷性的漏洞实施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已严重影响了社会公众对支付转移机制的信心。本文基于支付机构之间业务合作客观现实及存在的问题,对如何从备付金互转角度管住支付机构业务风险,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支付服务分工的不断细化,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借助互联网、智能手机等信息技术广泛参与支付业务,这些机构支付服务的多样化、个性化等特点较好地满足了电子商务企业和个人支付的需求,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但是,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支付业务的发展,对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形成了一定的冲击,相关制度规定已远远滞后于业务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快完善跨境支付业务的外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间是既合作共生,又相互竞争的关系.第三方支付机构在电子商务市场开拓上能力明显强于商业银行,但大型商业银行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结算手续费具有定价优势.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付服务除了支持多家银行接入,方便不同银行的客户外,在支付到账时间、支付安全、资金安全、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都不如商业银行在线支付.面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竞争,商业银行一方面要进一步细分市场,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差别化经营,另一方面,应该建立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标准化在线支付平台.  相似文献   

10.
张进 《中国外汇》2013,(21):26-29
允许支付机构跨境支付,有利于跨境资金清/结算量逐步扩大和资金链的不断外延,并可推进我国支付体系的向外延伸,全面增强其支付服务能力。近年来,国内以电子商务和网络支付为核心的现代数字化商业模式发展迅猛,催生了一些规模较大、发展较为成熟的支付机构。这些支付机构随着业务扩展,产生了进入跨境互联网支付服务的迫切需求。为规范和便利个人和机构进行跨境外汇互联网支付,帮助培育我国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及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非银行支付机构业务发展迅速,而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监管刚刚建立,监管法规、制度和模式都处于摸索阶段。因此,为增强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监管效力,防范非银行支付业务风险,借鉴国际经验和监管模式,研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非银行支付业务监管体系,是尽快完善我国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第三方支付逐渐成为我国电子商务支付领域的重要力量,2010年6月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确定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法地位,第三方支付发展前景日趋明朗,如何在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有效防范业务发展中潜在的风险是商业银行需要关注的,本文拟通过对第三方支付业务特点,运作模式以及与银行合作模式的分析,探讨相关风险防范揞施。  相似文献   

13.
海翔 《中国外汇》2018,(19):34-35
2013年以来,为积极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便利机构、个人通过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交易,我国在部分地区开展了支付机构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并于2015年初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政策允许试点支付机构为跨境电子商务(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交易双方提供外汇资金收付及结售汇服务。其中,货物贸易往往是金额小、笔数多的网络小额交易,服务贸易主要涵盖航空机票、酒店住宿、留学教育以及旅游团费等。  相似文献   

14.
正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模式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形态,互联网、移动通信服务、电子商务进一步融合发展,特别是移动电子商务市场的不断扩张带动了移动支付需求快速增长,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支付厂商、银行等纷纷进军移动支付领域,推动支付产业发展壮大。一、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现状及特点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银行机构、银行卡组织、通  相似文献   

15.
非金融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志敏 《金融会计》2010,(12):29-32
近年来,我国从事专业化支付服务的非金融机构发展非常迅猛,拥有的客户数量、交易金额、客户备付金呈现出飞速增长的势头。据统计,在人民银行办理支付服务登记的特定非金融机构已达260家。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对于繁荣支付服务市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支付业务快速发展,细分了市场,弥补了银行服务的不足,促进了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但通过调查发现,支付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风险问题亟待关注。  相似文献   

17.
今年3月,外汇局下发《支付机构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拟在上海、北京、重庆、浙江、深圳等地区开展试点,允许参加试点的支付机构集中为电子商务客户办理跨境收付汇和结售汇业务。所谓支付机构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是指支付机构通过银行为小额电子商务(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交易双方提供跨境互联网支付所涉的外汇资金集中收付及相关结售汇服务。  相似文献   

18.
杨青 《中国金融》2012,(16):75-7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金融的不断结合,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异军突起,在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拓宽消费领域、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下发《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标志着非金融机构支付市场监管体系正式建立。然而,非金融机构支付市场涉及面广、内容纷繁复杂,如何有效监管成为了摆在人民银行面前的难题。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的监管目标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是在传统银行支付业务之外产生的一项新兴支付业务,从其发展及监管机制形成的过程看,监管是市场各方共同呼吁产生的。  相似文献   

19.
网络支付机构又称第三方支付平台,是连接网络交易买卖双方、电子商务平台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中介和桥梁。网络支付机构在支付指令的传递、交换、处理以及资金清结算中扮演着"中转站"的角色,在提升网络支付活动的安全与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相较于传统企业,网络支付企业在经营环境、经营性质和外部监管等方面具有自身  相似文献   

20.
第三方支付平台风险控制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子商务在中国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接受了网上支付,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也不断涌现,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但不规范的网络第三方支付易出现一些风险,不仅影响到公众、银行的利益,还不利于支付体系的发展,更会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稳定造成一些不利影响,其风险问题亟待正确认识和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