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9年11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实施部门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的指导原则》,进一步完善了《巴塞尔协议Ⅲ》逆周期资本缓冲政策框架,并建议各国监管当局可以针对信贷过快增长的信贷部门实施部门逆周期资本缓冲要求,缓解特定信贷部门的周期性失衡。我国虽然在2013年开始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中引入了逆周期资本监管条款,但至今尚未出台或公布具体的逆周期资本监管细则和要求。为此,我国银行业应以部门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出台为契机,尝试运用部门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调控经济部门的杠杆率,借鉴部门逆周期监管理念细化MPA考核指标,加快构建符合国情的逆周期监管指标体系,持续拓宽银行资本补充渠道,适时出台逆周期资本监管实施细则,不断提升我国逆周期资本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2.
巴塞尔协议将资本和风险相关联,使得资本监管政策具有了内禀的顺周期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巴塞尔协议Ⅲ引入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在经济上行时期积累逆周期资本,下行时期释放逆周期资本以吸收损失。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的核心,是将信贷/GDP指标转换为逆周期资本计提比例。对此,巴塞尔委员会制定了规范的操作指引供各国监管当局参考。本文在分析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的基础上,对其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贷/GDP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银行业系统风险的累积程度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在我国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使用中国银行业2004~2013年季度数据验证信贷/GDP指标是否能运用于中国银行业计提逆周期资本缓冲。结果表明,构建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的指标信贷/GDP比值在样本期内的波动与中国银行业信贷波动情况基本一致,该指标可以充分反映此期间信贷波动的实际情况。信贷/GDP与其长期趋势偏离度(GAP)是预测中国银行业危机的有效指标。建立多元化逆周期资本监管机制,必须缓解最低资本要求的顺周期性,构建前瞻性的损失准备金计提制度,实行配套的宏观经济政策,即监管部门的逆周期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4.
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与逆周期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璐 《新金融》2010,(1):34-40
银行业的顺周期性既具有内生性,也与现行资本、拨备、公允价值计量政策有关。缓解顺周期性和建立逆周期调整机制,被一致认为是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成为国际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关监管当局已在朝着建立资本缓冲、实行前瞻性的拨备制度、改进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修订新资本协议这些方面努力。但银行业内生的顺周期性很难消除,确定合理的资本缓冲技术上非常困难,动态拨备机制的建立尚存争议,当前对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改变也并不能改变经济的实质。因此,增强风险管理能力仍然是永恒的主题,各种逆周期监管工具的设计还应抓紧研究,监管者应提高对经济变化和风险变化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5.
《巴塞尔协议Ⅲ》实施以来,逆周期资本缓冲(CCyB)作为一项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成为各国缓解金融体系顺周期性的主要手段。文章系统地梳理了英国实施CCyB监管的主要内容和政策实践,并基于宏观审慎的角度,从重视CCyB工具的使用、强化风险监测和压力测试、注重对外沟通等方面,阐述对我国逆周期资本监管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2010年出台的《巴塞尔资本协议Ⅲ》中规定,为缓解最低资本要求的顺周期性行为可能对宏观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商业银行应持有留存资本缓冲和逆周期资本缓冲两种政策工具以用于缓释和修正银行体系对信贷周期的正反馈机制。近几年,关于资本缓冲到底呈现何种周期性特征的研究非常多,那么,本文主要的贡献在于通过资本金补充这个较新的视角来具体分析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是如何影响不同种类银行的资本缓冲周期性特征的,这对于监管当局如何合理利用其中的规律来调节经济发展,缓解银行的顺周期性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02-2013年我国上市银行的面板模型,构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资本缓冲调整模型和信贷行为影响模型,探讨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缓冲的周期性及其对信贷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资本缓冲具有显著的逆周期性特征;资本缓冲调整对银行信贷扩张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的影响程度。根据这一研究结果,为了应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顺周期性,应进一步完善银行体系的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充分发挥资本缓冲机制对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关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逆周期政策的探讨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理论和实务界总结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一致认为应当对金融监管理念和方式进行重大调整。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并将其与微观审慎监管进行有机结合,将成为后危机时代各国金融监管的主要发展趋势。本文认为,现阶段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针对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特别是对资本监管、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和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等外部规则强化金融体系顺周期性的机理进行研究,一方面对这些规则进行修改完善,降低其顺周期效应;另一方面引入逆周期政策工具,如逆周期资本要求、杠杆率指标和前瞻性的拨备计提规则等,在金融体系中建立适当的逆周期机制,从而通过降低信贷活动、资产价格以及整个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来减小金融失衡,缓解系统性风险,最终达到维护金融稳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二十国集团2009年发布《加强监管和提高透明度》的最终报告(G20 2009),在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提出的25项建议中.有6条建议是关于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和缓解金融体系顺周期问题。本文尝试改进巴塞尔逆周期监管框架中“与信贷超额增长挂钩的逆周期资本缓冲”计提模型,使其在我国实施时能够实现繁荣时累积、萧条时释放的逆周期资本监管理念。  相似文献   

10.
银行资本监管逆周期调整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信贷以及监管当局的监管资本要求具有顺周期性,银行信贷与资本监管的双重顺周期性是影响宏观经济波动、调控政策有效性和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通过总结分析顺周期性产生和强化的机制,探索银行资本监管逆周期性的监管框架和政策工具以缓解顺周期性。根据金融监管变革的趋向,强化银行的风险管理,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将微观审慎监管进行有机结合,建立资本约束的逆周期机制。  相似文献   

11.
资本监管与经济增长:影响机制、国际经验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监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银行业的稳定、促进公平竞争并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但诸多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资本监管在经济下行阶段容易造成信贷紧缩,直接制约经济增长;顺周期的资本监管与逆周期性的货币政策短期内存在冲突,影响宏观经济调控效果;监管的顺周期性也将放大经济波动.本文在对上述影响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吸取国际经验教训,就完善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制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巴塞尔资本监管协议实施以来几次重大的经济衰退及信贷紧缩过程的分析发现,在银行面临资本监管约束的情况下,经济衰退过程中的信贷紧缩造成经济波动放大是一个资产价格、资本充足率和银行信贷相互影响、自我实现的过程,资产价格波动是银行资本监管约束实现其亲周期性的重要途径。资产价格波动影响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并通过改变资本约束影响信贷供给,因此,逆周期资本缓冲同资产价格挂钩是必要的。基于资产价格对于银行信贷波动及顺周期的影响,可以将资产价格作为逆周期资本缓冲的挂钩变量之一。  相似文献   

13.
把握逆周期缓冲资本释放的正确时机是逆周期监管有效实施的关键之一。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与信贷关系的基础上,将多重分形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方法运用于分析信贷趋势并确定缓冲资本释放的时机;同时,运用美国1952—2013年的信贷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信贷增长率的Hurst指数可以有效指示信贷由扩张转为紧缩的时点;将名义总信贷增长率和名义银行信贷增长率的Hurst指数相结合,根据所指示的信贷反转点释放逆周期缓冲资本,能及时减少危机对银行业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王培 《时代金融》2013,(17):169-170
银行信贷的顺周期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整个金融体系由于内生或者外生的因素对宏观经济造成的消极影响更是暴露无遗。2010年,巴塞尔委员会出台了巴塞尔协议Ⅲ,比较突出的提出了所谓的"逆周期资本缓冲"要求,从而将消除银行顺周期性摆在了风险监管的重要位置。以我国银行信贷活动为研究对象,对我国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逆周期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顺周期下的我国银行资本监管有效性分析与改进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信贷以及监管当局的监管资本要求具有顺周期性,银行信贷与资本监管的双重顺周期性是影响宏观经济波动、调控政策有效性和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通过总结分析顺周期性产生和强化的机制,探索逆周期性的监管框架和政策工具以缓解顺周期性。根据金融监管变革的趋向,强化银行的风险管理,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将微观审慎监管进行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基于《各国监管当局实施逆周期资本缓冲指引》,依据中国金融机构信贷和宏观经济数据,采用“信贷余额/GDP”指标,计算需要计提逆周期资本缓冲的时期和数量,检验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对中国银行业的有效性。针对模型与中国国情不符问题,宜将信贷/GOP 指标与相关经济指标配合使用,将系统风险变动作为衡量标准,同时注意与宏观政策的配合。  相似文献   

17.
曹麟 《金融论坛》2014,(4):14-23
本文设计了一个考虑贷款行业差异的宏观压力测试方法,对监管资本充足性进行评估。研究表明,贷款行业不同,根据压力测试结果设置的缓冲资本及缓冲资本比例是不同的。各行业违约概率的顺周期性及波动性存在差异;宏观冲击下单位信贷资产所需缓冲资本数量决定于违约概率顺周期性大小与违约概率的波动性大小;违约概率顺周期性低的行业,所需缓冲资本比例仍然可能较高;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过于集中在单个行业,所需缓冲资本比例往往高于分散化的信贷组合,而保持合理的行业信贷组合可有效降低所需缓冲资本比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纳入分析框架,基于2007-2020年中国340家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宏观审慎监管对银行信贷周期性特征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宏观审慎监管在抑制银行信贷顺周期性方面存在权衡机制,宏观审慎监管虽能通过“提高银行资本缓冲逆周期性”与“倒逼业务多元化”来抑制信贷内生顺周期性,但也会降低逆周期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效率,从而减弱其对信贷总体顺周期性的抑制作用。宏观审慎监管的治理效果在股份制银行、城农商行、国有银行中依次递减,在货币政策扩张期相对更弱,在抑制信用贷款顺周期性方面相对更强。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无疑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非常时期,银行业加大信贷投放,逆周期支持经济回升向好取得成效。然而由于信贷扩张过快所引发的资本不足已开始严重困挠着各家银行。靠信贷规模急莲扩张所支撑起的银行盈利增长.在2010年能否持续,仍将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20.
巴塞尔委员会逆周期资本框架在我国银行业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10年12月16日,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和《各国监管当局实施逆周期资本缓冲指引》,要求各国监管当局参照制定逆周期资本缓冲政策框架,并视需要要求银行计提逆周期资本缓冲。本文采用我国银行业的数据,对该资本缓冲政策框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就我国实施逆周期资本缓冲政策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