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与之相匹配的互联网征信体系必然会逐步建立起来,也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互联网金融征信的发展及发展的影响。本文采用我国学者谢平和邹传伟对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定义,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存在的几种互联网金融模式,并基于这些模式提出建设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一些具体措施,最后总结出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应该由政府和社会一起做。  相似文献   

2.
魏冬整理 《理财》2013,(12):24-25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目前中国存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有第三方支付以及所衍生金融信贷服务、P2P行业、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众筹模式、数据征信、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ABS)定价决定着发行主体的融资边际成本,研究数字金融发展如何影响互联网信贷ABS定价对于降低发行主体的融资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3-2020年我国互联网信贷ABS的发行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互联网信贷ABS定价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显著降低互联网信贷ABS定价,且基础资产质量是数字金融发展降低互联网信贷ABS定价的作用渠道,该结果在被解释变量和核心解释变量的测量误差检验以及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处理之后依然稳健。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采用市场征信体系的发行主体、国有发行主体和非银行类发行主体来说,数字金融发展对其互联网信贷ABS定价的降低作用更大。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数字金融发展,降低互联网信贷ABS定价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种形态的互联网金融形式涌现于人们的生活中,包括基于信息平台的融资服务P2P、众筹等;基于第三方支付功能的金融理财产品,阿里巴巴的余额宝、百度百发等;还有网络信贷规模扩大,像阿里小贷等。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其风险控制和征信体系的建设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网络信贷公司的"倒闭潮"就是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和监管的缺失的直接后果。全文将分为三个部分阐述观点:第一部分介绍我国;第二部分介绍国外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现状;第三部分对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征信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佳儒 《征信》2016,(9):29-31
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征信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构建央行牵头的独立、集中、统一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征信模式,实现对互联网金融信息阶段性、有序性、技术性的整合和采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的政策制度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迅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丰富了金融业态,促进了普惠金融发展,也催生了对个人和企业信用数据服务需求。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征信发展基础上,研究征信与互联网金融对接的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行业会员制模式,建议在互联网征信业务发展初级阶段应以政府主导模式为主,逐步引导市场主导型模式健康发展,加快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成员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最终形成政府征信机构为引导,市场征信机构为主体,行业协会征信机构共同发展的征信体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各种形态的互联网金融形式涌现于人们的生活中,包括基于信息平台的融资服务 P2P、众筹等;基于第三方支付功能的金融理财产品,阿里巴巴的余额宝、百度百发等;还有网络信贷规模扩大,像阿里小贷等。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其风险控制和征信体系的建设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网络信贷公司的“倒闭潮”就是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和监管的缺失的直接后果。全文将分为三个部分阐述观点:第一部分介绍我国;第二部分介绍国外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现状;第三部分对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征信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境,本文提出在建设央行征信系统的同时,依靠央行的公信力、强制力、征信技术,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实现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在更大范围内共享并以此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金融正以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P2P网络信贷等寡头垄断发展模式与传统商业银行形成错位竞争的格局,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但在商业银行仍存在特殊地位和优势而互联网金融发展尚未完备的情形下,二者应该加强合作,优势互补,从而推动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10.
王伟 《征信》2016,(9):21-25
在阐述互联网金融、征信发展现状及两者关系基础上,深入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中暴露出的征信体系的缺失,提出完善我国征信体系应扩大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覆盖范围,鼓励互联网金融机构本身发展互联网征信,发展独立的第三方专业互联网金融征信机构,建立中国的信用数据挖掘公司.  相似文献   

11.
《西安金融》2014,(12):73-77
本文在对互联网金融征信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互联网征信供给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于金融征信体系设计了互联网金融的征信供给方式。建议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期,应由行业协会或专门的征信机构,搭建互联网金融的征信服务平台,逐步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引导征信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和搜索引擎等新一代高新技术,率先在支付服务、网络信贷领域赢得创新亮点的互联网金融得到了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金融体系资源配置的变化,对传统金融行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产生了直接冲击。本文在对互联网金融产生背景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归纳了互联网金融的典型模式及其优势,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冲击和影响,最后探讨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传统金融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现有征信体系无法服务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催生国内征信业开始向大数据征信的深度融合方向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优势,对大数据征信的体系建设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消费金融是指依托互联网技术向客户提供消费贷款及相关金融服务,是传统消费金融与互联网理念、技术、渠道全面有机融合的产物。与传统消费金融相比,互联网消费金融在提高金融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性方面发挥了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无论从金融产品创新还是扩大内需角度看,发展消费金融都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梳理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的宏观环境和政策环境入手,分析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发展面临挑战,并从征信、风险控制、营销、场景化建设四个方面探讨大数据技术对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从参与主体、业务模式、运行机制和市场规模四个维度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缺失、监管主体缺位以及风险复杂多样且影响深远等突出问题,建议构建理论体系和政策框架、完善监管体系和加快推进征信业发展,并提出以互联网金融发展推动金融发展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自2013年代表着金融供求内生力量的民间金融爆发以来,互联网金融模式应运而生、迅速崛起,将被传统金融所排斥的部分群体纳入服务范围内,与普惠金融呈现出高度契合、相互促进的趋势。本文通过梳理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状况,阐述互联网金融发展与普惠金融所具有的内在耦合性,并在次基础上分析互联网金融在普惠性所面临的挑战,在健全征信体系和加强行业监管等方面提出建议,使之更好地为普惠金融相融合。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金融在近些年得到快速发展,但本应同步发展的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出现了一系列监管问题,给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尽快建立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征信体系建设的分析,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产生原因的深入探究,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此来完善我国的征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行业推出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以及2015年以来将消费者信贷资产证券化后向投资者推出的现象,本文立足于传统信贷风险的分析并同时考虑资产证券化会为消费者信贷带来的风险因素,力图探讨这类新兴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风险控制问题,同时证明建立互联网征信系统的迫切性。在分析中涉及到对于目前我国征信系统的发展概况以及大数据时代之下互联网金融征信的发展可期的方向;并与美国新兴成熟互联网征信平台ZestFinance进行对比,旨在为我国互联网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征信平台建立提出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程雪军 《征信》2021,39(3):1-8
近年来,我国征信市场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浪潮迅速壮大,并以此促进了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然而,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的征信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如征信体系尚不健全、信息有效性不足、信息供求失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形成等.通过考察域外国家不同法律体系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征信建设情况,提出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征信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征信成为互联网金融业务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征信体系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认为今后应明晰征信体系模式,加快征信相关立法工作,提高征信数据的质量,加强隐私保护力度,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加强信用文化建设等,以促进征信业规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