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张双文 《中国外资》2012,(2):154-155,159
本文在结合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根据我国机械制造业的自身特点,将产业安全的一般性规律与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特殊性相结合,抓住其在外资并购中的主要矛盾,提出以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产业控制力、产业环境和产业对外依存度等四项因素为评价指标,基于此四大指标,构建出在外资并购下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产业安全评价模型,以此量化评价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产业安全。这一模型既可用于微观的对单个机械制造业进行产业安全评价也可以对机械制造业的某一个细分行业或者是某一地区的机械制业进行产业安全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结合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根据我国机械制造业的自身特点,将产业安全的一般性规律与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特殊性相结合,抓住其在外资并购中的主要矛盾,提出以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产业控制力、产业环境和产业对外依存度等四项因素为评价指标,基于此四大指标,构建出在外资并购下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产业安全评价模型,以此量化评价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产业安全.这一模型既可用于微观的对单个机械制造业进行产业安全评价也可以对机械制造业的某一个细分行业或者是某一地区的机械制业进行产业安全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已成为全球对外资最有吸引力的国家,近年来,外资并购成为日益重要的对华直接投资形式,外资并购在带来国外领先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也使我国本土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给我国的产业安全带来潜在的风险,如何趋利避害,在外资并购中寻求开放与保护的最佳平衡点是各界关心的焦点。本文从外资并购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出发,结合我国的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新规,以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为例,分析了外资并购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揭示了其对我国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性产业,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绩效管理向来受到学界高度关注,基于此,本文就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展开分析,并结合分析就安全绩效考核指标研究进行了详细论述,希望论述内容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5.
林泽 《金卡工程》2010,14(11):182-183
我国的环境问题向来不容乐观。产业转移的浪潮在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带来契机的同时,更给我国的环境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首先简述了产业转移给我国造成的环境问题,接着指出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无法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环境保护立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在产业转移形势下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薇 《青海金融》2016,(4):28-32
观察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创造性的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目的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分解为产业导向水平指标、产业带动水平指标、产业市场水平指标、产业创新水平指标、产业效益水平指标五个一级指标,同时将一级指标细分为十七项二级指标。并试探性的给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评价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SAFE mate的产生及其推广应用情况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过程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普及,我国各行各业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近年来一连串发生智能计算机犯罪案例,给国家安全,政府及金融机构的正常工作带来巨大威胁,给企业经营及社会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并且阻碍了国家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国家各级领导和管理部门已给予高度的重视,投入巨  相似文献   

8.
陆畅 《青海金融》2023,(9):40-45
基于1999~202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综合测算中巴两国产业合作的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巴基斯坦国家经济安全对中巴产业合作的影响。研究表明:(1)巴基斯坦国家经济安全与中巴产业合作评价指数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2)巴基斯坦国家经济安全显著影响两国产业合作的稳定性且较为持续;(3)巴基斯坦国家经济安全对巴基斯坦产业合作不稳定性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强,经济网络化已是大势所趋,成为现代企业、个人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网络经济在给我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由于网络经济的虚拟性、信息不对称性、风险性和直接性,使网络诈骗成为严重干扰我国互联网和经济活动的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10.
通过选择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建立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生产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方面综合评价轿车产业竞争力,通过对各指标的分析得出我国轿车产业竞争力目前仍处于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11.
迟红军 《时代金融》2014,(8):134+136
银行业的开放程度对国家金融安全及社会发展的影响极大,外资银行的渗透在给我国银行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我国的金融安全带来了威胁。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在降低银行不良资产、优化资本结构的基础上,带来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并且减少了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本文通过外资银行在华扩张等方面分析了银行业开放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从而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以此促进我国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2.
信息安全技术讲座(一) 密码技术和防火墙技术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银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计算机技术给银行带来发展契机的同时,利用计算机犯罪的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银行业务的发展,给社会的安定带来隐患。中央金融工委要求各商业银行1999年把金融电子化工作重点放在安全防范上,用科技手段保障金融安全。本刊特邀赵战生和冯登国两位教授就信息安全技术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进行专题阐述,主要内容涉及密码技术、防火墙技术、网络安全技术、数据库和操作系统的安全、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信息安全标准、安全信息系统的测度评价、信息安全管理和公钥基础设施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营造安全和谐的网络系统无疑是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上网用户总数已达1.37亿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随着我国互联网产业初具规模,互联网应用日渐深入,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应用系统的复杂性带来的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多,计算机病毒、恶意软件、系统安全漏洞等导致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渐突出。特别是近年来有组织有目标的网络攻击行为随时可能给我们带来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在保障金融安全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带来隐患。根据金融理论估算,我国目前的超额外汇储备超过5000亿美元,而这些超额外汇储备投资效益很低,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以国家战略为出发点,分析超额外汇储备投资国外高科技知识产权对加快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并探讨了具体的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在准确把握"后危机时代"世界产业发展特征以及系统分析其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后危机时代"我国产业链升级的战略重点和实施路径,将为未来我国产业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政策指导  相似文献   

16.
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了巨大影响,给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财政收支带来阶段性冲击。面对此次突发性重大公卫事件,保障全过程跟踪监控疫情防控资金精准投入、高效使用,后期对相关财税政策落实和财政资金使用效果开展绩效评价,值得资金监管部门及项目主管部门深入思考。本文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资金为例,探讨开展防疫资金绩效评价的重难点及相应评价指标设计思路,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零售业产业安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国外零售资本加紧在中国市场并购步伐,这对我国的零售业产业安全产生了现实和潜在的影响。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产业安全评价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产生生存力和产业发展力的评价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零售业的产业安全值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8.
我国超额外汇储备投资国外高科技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在保障金融安全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带来隐患.根据金融理论估算,我国目前的超额外汇储备超过5000亿美元,而这些超额外汇储备投资效益很低,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以国家战略为出发点,分析超额外汇储备投资国外高科技知识产权对加快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并探讨了具体的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19.
金融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活力,另一方面也给各国的金融安全带来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我国金融业正处在重要的转型阶段,如何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加强金融监管,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模式是我国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给当前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改变我国传统工业“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转向绿色化、生态化和可持续的“生态创新”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创建产业生态创新系统评估指标体系,对重庆现有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基本健康情况进行评估,探寻存在问题并得出结论:重庆地区2005年到2015年总体的产业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一直有所发展,但发展进程相对缓慢,基本上位于不健康(II)和基本健康(III)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