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对比分析核准制和注册制两种新股发行制度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新股发行核准制存在的问题,推行注册制势在必行。结合我国当前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时期证监会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分别从中介机构、投资者、立法等方面提出完善建议,并着重从完善信息披露和加快资本市场化进程两方面提出有效实施注册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比分析核准制和注册制两种新股发行制度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新股发行核准制存在的问题,推行注册制势在必行。结合我国当前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时期证监会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分别从中介机构、投资者、立法等方面提出完善建议,并着重从完善信息披露和加快资本市场化进程两方面提出有效实施注册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蔡欣园 《时代金融》2013,(14):33-34
本文介绍了核准制与注册制的概念及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针对两种股票发行制度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由核准制逐步过渡到注册制提出了相应的想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IPO注册制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本文主要在IPO注册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下,分析目前我国核准制下IPO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弊端,并结合我国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通过完善核准制到注册制过渡时期以及今后注册制下信息披露制度的设计,为IPO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和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5.
证券发行注册制在美国已经相当成熟,而对于我国来说注册制的改革才刚刚起步。因此在从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的过程中,我们要借鉴这些国家的制度,结合自身的证券市场,探索出适合我国的证券发行注册制。本文将我国现在的核准制与美国的注册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我国注册制改革法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制度的规制性因素、规范性因素和文化-认知性因素三个维度出发,以台湾证券市场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历程为借鉴,梳理了我国证券市场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的有利条件和不足,并提出我国可以首先在创业板市场引入注册制,然后再由并存制度向全面注册制过渡。本文进一步从完善法律、建设制度、塑造理念三个层面为全面实行注册制进行充分准备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证监会明确提出我国股票公开发行审核制度的改革方向是实行注册制,本文指出了目前实行的核准制的一些缺陷,探讨了向注册制过渡的必要性,指出向注册制过渡,可以从创业板开始。  相似文献   

8.
证监会明确提出我国股票公开发行审核制度的改革方向是实行注册制,本文指出了目前实行的核准制的一些缺陷,探讨了向注册制过渡的必要性,指出向注册制过渡,可以从创业板开始。  相似文献   

9.
陈海静 《时代金融》2016,(5):100+102
股票发行上市审核制度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制度之一,其对股票市场的定价有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本文通过将股票发行注册制与核准制进行比较分析,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两个角度,论述了在以实质审核为核心的核准制下,容易引发发审效率偏低、准确性存在偏差等问题,均是催生股票市场泡沫的根源;而在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下,发审效率高、定价市场化,则能够有效抑制股票价格泡沫。因此,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制度优越性,决定了其在抑制股票价格泡沫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比较了两种IPO审核制度,然后分析了我国现阶段IPO核准制的主要缺陷,并针对现阶段制度下产生的弊端,提出了实行注册制的相关建议。最后本文总结出IPO审核制度的改革不能一蹴而就,新股发行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将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何时能够完成转变,取决于市场发展情况和成熟程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证券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证券发行,是指符合条件的证券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向投资者募集股份的行为,而证券发行制度则是证券发行人筹资过程中的规范,证券发行制度按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分为行政审批制、核准制和注册制三种形式。目前国际上主要的证券发行制度为核准制和注册制。我国证券市场虽然完成了由行政审批制到核准制的改革,但要实现市场化的证券发行(完成证券发行注册制),还需要解决很多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以美国为主的证券发行注册制和英国为主的证券发行核准制的概念、特征、立法背景的异同,联系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变迁,提出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是一种历史趋势,我国如今实行的是股票发行核准制,存在诸多弊端,本文分析了注册制改革面临的问题,比较了核准制和注册制的优劣,最后,以最近*ST博元为例,对注册制改革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注册制改革正在进行时。  相似文献   

14.
2001年,我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开始由审批制转变为核准制,这一转变在当时被看作是一次重要的变革,给证券市场带来了一阵春风。然而,在它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一些问题也相伴而生,比如高市盈率、恶炒新股、"壳资源",而且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吸引了各方的广泛关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7日在北京经表决,通过了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有关规定的决定。在此背景下,本文指出了核准制的弊端,并提出注册制改革的相关建议,对新股发行制度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十八界三中全会《决定》"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提出,标志着我国股票发行审查制度从核准制向注册制的发展,本文主要对美国股票注册制实施的法制、制度环境、人文等因素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吸取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要加快中国法制体系的建立、加强信息披露系统的建立等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以一个探路者的身份站在了关于注册制与核准制的争论中,通过对这两种发行审核制度进行辨析,指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注册制虽能成为我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目标,但我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成功与否、进度如何,则取决于与之配套的法律基础制度和环境是否完善。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新股发行法律责任体系和诚信监管制度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了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证券发行核准制暴露出诸多弊端,注册制逐渐成为证券发行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趋势。为分析评估注册制制度实施风险,本文基于运行环境要求,立足金融风险防控,探析注册制实施途径,以有效防范证券市场风险对维护金融稳定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教科书关于证券发行"核准制"与"注册制"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对美国相关制度的介绍并不全面。美国证券发行审核采双重注册制,联邦层面以形式审查为主,但也不乏SEC对证券发行注册的积极介入;州层面则更多倾向于实质审查,更多的关注证券发行对本州公众的权利影响。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改革应当正确看待外国制度的借鉴,深入全面的比较研究,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核准制"与"注册制"的争议一直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常常使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陷入非此即彼的导向困境。注册制以美国为代表,但注册制并非向美国证监会(SEC)提交IPO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注册就自动生效这样一个简单流程。美国新股发行制度中其实也有实质性  相似文献   

20.
《会计师》2016,(10)
我国2013年提出要从核准制转变到注册制,但是在现实条件面前,这个转变迟迟没有到来,2016年注册制被暂缓推行。文章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分析了注册制暂缓推行的合理性以及如何迎接注册制的到来,对我国具体的做法提出了对策,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