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家族企业是世界各国企业组织的主要形式,家族企业治理模式依然受到各国的欢迎。而韩国的财阀企业更是家族企业中的代表,当下的学术界对于韩国财阀的批评很多,提出的改革方面也很多,可是我认为最主要的改革方向应该是财阀的资金来源和韩国的金融市场结构。之外还提出了中国的家族企业应该向韩国财阀学习的地方,包括劳动力市场优化、两权分离以及继承人的培养方面。  相似文献   

2.
董文标 《中国金融》2012,(19):28-30
作为中国银行业改革试验田,中国民生银行从诞生那天起,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就肩负着中国银行业商业化改革先锋的历史使命。1992年9月,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迎来了空前大发展的春天,开始在中国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首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创办的银行——中国  相似文献   

3.
银行国际化是现代化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国家的银行国际化过程可以为封闭、半开放和开放三个阶段,每一个国家都处于这个过程的某一点。总的世界趋势是:封闭国家朝半开放方向发展;半开放国家向开放方向发展;开放国家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引起银行国际化的根本原因是科学技术进步带动生产力的大发展,生产和资本的全面国际化。各国的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各国银行国际化的程度,各国的金融体制和对银行业的管制程度,也是影响银行国际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政府的作用难以替代 20世纪90年代初,中东欧国家纷纷进行了银行改革。从中东欧银行改革的实践来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要减少政府干预,但为了确保银行改革获得成功,又要求政府发挥积极作用,这是银行改革中出现的矛盾现象。在改革初期,对于政府在银行改革中的“角色”定位,中东欧国家并没有予以明确。各国社会上下普遍存在一种倾向,即尽可能减少国家干预。  相似文献   

5.
韩国的财阀是家庭控制和经营的大型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family-controlled conglomerates),它是韩国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已有研究证明,韩国1997年~1998年的金融危机与财阀的公司治理有密切关系.所以金融危机后韩国开始了以财阀为中心的公司治理改革(主要包括法律和微观层面).改革使韩国的公司治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一、政策性银行的基本功能及运行效果1994年我国三家政策性银行先后成立。政策性银行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主要定位于配合国家经济发展规划与产业政策的实施。作为我国最大的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更是在“一基两支”政策性项目及其配套工程的建设中发挥  相似文献   

7.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在世界各国现代金融体系中日益凸显。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职能分离,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逐渐成为趋势。本文结合中国当前的银行监管体系改革趋势,分析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职能分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鉴于小企业对一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小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小企业贷款问题一直受到各国学者与政策制定者的重视.近年来,美国越来越多的大银行在其小企业贷款业务中运用了一种被称为“信用评分“(Credit Scoring)的技术.信用评分的运用将对小企业贷款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有很多资本高度密集的大型国有企业,需要大量资金维持生产运营,若无法获得足够的银行贷款以致资金链断裂而破产倒闭,极易引发动荡。本文研究发现,在当时中国资本稀缺的要素禀赋结构下,为确保“重要而不能倒”的国有企业获得足够的银行贷款而不破产倒闭,不适合采用放开银行准入以促使银行竞争的方式,反而应限制银行准入,控制银行数量。原因在于,放开银行准入增加的仅是中小银行,其资金动员能力有限,与国有企业的规模特性不相匹配,更重要的是,大量中小银行进入会分流大银行的存款,降低大银行的资金动员及服务国有企业的能力,导致国有企业的贷款成本和破产风险因此而上升。本文指出,一个国家的银行业结构内生于该国的经济发展战略。限制银行准入的政策安排通过在金融方面支持国有企业,在改革初期起到了维护国防安全、保障国计民生和维持社会经济稳定的作用,为平稳推动改革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在世界各国现代金融体系中日益凸显.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职能分离,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逐渐成为趋势.本文结合中国当前的银行监管体系改革趋势,分析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职能分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正>巴基斯坦哈比银行总裁Nauman Kramat Dar指出,中国亚欧博览会是加强中国和欧亚国家金融合作和发展的重要平台。2012年中国亚欧博览会哈比银行与中方签订了高达60亿人民币的贸易合作协定。此次金融合作论坛上,哈比银行和新疆金融工作办公室签订了推进哈比银行在新疆设立分行。支持新疆经济发展的协议。与新疆的合作是哈比银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大开发和向西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新疆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更好的发展,哈比银行希望能够为中国和中亚国家之间  相似文献   

12.
从1989年恢复或试办信托业务以来,已有十年了。其间历经四次大的整顿,业务时干时停。认真反思一下金融信托业发展的历史过程,很有必要。改革的初衷与现实的矛盾客观地讲,金融信托业在中国的兴起不完全是长官意志的结果。改革中,我国金融业传统的存、放、汇业务,以及对全社会资金筹集和供应的高度垄断已无法满足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后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试办金融信托业正是为了适应这种需要。现代金融信托与银行是世界金融业的两大支柱产业。金融信托业所从事的业务活动各国不尽相同,但在经营方式上都与传统的银行业有本质的区别:银行是社会资金供求的中介,是间接信用活动,而金融信托业则是受托代客户管理或经营资金的中间人,是直接信用活动。现代金融信托业正是因为传统的银行业务已不能满足商品经济发展需要,才从银行业中分离出来。因此,金融信托与银行是商品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两个性质不同的产业。  相似文献   

13.
刘才涌 《中国金融》2003,(14):49-50
20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东盟银行业,危机结束后,各国采取了各种政策来改革和重组银行体系。当前,这些政策已陆续发挥作用,东盟银行业开始了全面复苏。东盟银行业改革政策鼓励银行之间合并,以壮大资本实力。东盟各国银行业普遍存在数量多、规模小的特点。比如,该区域最大的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只能勉强进入世界50大银行之列。2002年10月,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在亚洲银行大会上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亚洲各国银行必须至少获得20%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才能长期生存,因此,各国国内银行必须进行多种形式的合并、联盟及收购行…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前半期是韩国经济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韩国财阀大放光彩的时期,30家最大财阀拥有的资产占全国企业资产的一半、总雇员人数的14%。韩国的大学毕业生都以能够到大财阀工作为荣。但是,仅1997年韩国30大财阀中就有7家倒闭,最近又有多家企业坏消息接连不断,企业领导人自杀、判刑、逃亡。要分析韩国大企业的问题,就不能不谈到政府、金融机构和财阀之间的非正常关系。正是在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帮助下,财阀才可以大肆扩张,建立起一个个企业帝国。但不幸的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赢利能力,韩国财阀大而不强,因此被戏称为“泥腿巨人”。与东南亚国家金…  相似文献   

15.
李勇 《武汉金融》2002,(2):8-11
利率市场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肯定的推崇。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利率水平大幅上升 ,加大了利率波动的不规则性。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是对金融活动游戏规则的重新修订。在新的金融游戏规则下 ,银行选择高风险资产成为一种必然 ,银行危机也由此而出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呼之欲出 ,最大限度防范银行危机的产生成为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在分析世界各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践的基础上 ,通过构建理论模型 ,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和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加快国际化进程,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致力于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而科技作为银行管理和业务创新的重要支撑,在银行创新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浪潮中出现了放松金融管制这一改革背景,影子银行是西方国家进行金融管制创新的一种新型尝试手段.自影子银行这一概念被提出之后,其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快速发展.近些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影子银行并形成了一套影子银行体系.但是在这一迅猛发展的背后,各国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工作却一直有待加强.文章就我国的影子银行监管工作展开讨论,从分析其监管现状出发,进而为如何有效进行影子银行监管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进程的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已成为我国金融改革中的关键环节,对于银行本身而言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机遇.为了有效防范财务管理风险,紧抓市场现状,各大银行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定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环境的基本思路.农商银行作为结合国内实际发展情况建立的农村金融组织机构,与农村经济发展关联密切.本文主要对利率市场化下农商银行财务管理的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提高农商银行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行为模式及其对地区金融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资源配置的行政化不断加强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一个从中央向地方分权的过程。分权化改革曾经极大地激发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活力。回顾改革历程,中国的地方政府无论在经济发展还是在制度创新方面,一直扮演着非常积极而重要的角色。在经济学  相似文献   

20.
武志 《新金融》2008,(10):20-24
银行主导型金融制度与市场主导型制度各有优势,它们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互补而非替代关系,实践中各国金融制度的演进也呈现出一种同化趋势或趋中模式。转轨经济国家的金融制度从单一银行体制演变而来,其中银行居于主导地位,但随着经济发展,证券市场的重要性正在逐渐凸现。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对于渐进式经济转轨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在推动我国金融制度从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方向积极转变过程中,证券市场的潜力依然巨大,并正在成为破解政府、银行、国企铁三角关系及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