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内地客户到香港购买保险,尤其是分红型保险产品的热度持续升高。香港的分红险产品费率低、收益高、保障广,但是其在条款解释、缴纳保费、理赔、纠纷的解决程序和时间、汇率等方面都存在风险。  相似文献   

2.
张佳昺 《理财》2011,(3):21-22
虽说买分红险我们要看重它的保障功能,但如果能多点稳定的分红也不失为乐事。关键是你可知道分红险分红中有何"玄机"?下面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好让我们选择更满意的分红险产品。分红险,尤其是期交型分红险成为了营销人员推销的主打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受一些不良营销人员的误导,有消费者买下了并不适合自己的分红险产品,或者事后发现其压根没有宣传的那么好。要避免"被忽悠",归根到底还是要加强对于保险产品的理解。在挑选分红险产品之前,看懂分红险产品的收益演算表极为重要,这张表能给我们透露不少该产品的收益情况。  相似文献   

3.
<正>多年来,香港地区的分红型储蓄险保单一直以近7%复利的高预期收益率进行宣传和保单价值演示,吸引了大量客户购买,但其预期收益率能否实现却一直悬而未决。从2016年开始,香港保险业监管局要求各保险公司披露分红险产品的分红实现率,于是,香港各保险公司均在其官网披露了已销售分红险的分红实现率和总现金价值比率这两个履约指标,保险代理人也根据这两个指标来宣传分红险的预期红利实现情况或收益实现情况。但是,这两个指标很可能无法真实反映分红险的收益实现情况,本文试作以下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4.
很多人对分红险都有看法,诸如分红太少、退保手续复杂等。联想到分红险几年前在保险市场上的风光大好,使得人们更要冷静审视分红险,还它的本来面目。实际上分红险是一种储蓄加保障双重功能的保险产品,其保障功能比传统寿险产品要小得多,主要是意外险。因此,许多投保分红险的人看重的是其投资功能。目前分红险的分红都比较低,在购买分红险得到的收益可能比不上银行存款所得利益的情况下,保户自然会选择退保。单从字面来说,分红险中的“分红”似乎太吸引人的眼球了,使很多客户对此产生了误读,这样就让保险产品本身变得尴尬起来。如果消费者单…  相似文献   

5.
消费者在购买分红保险产品时,经常会听到两个词:保额分红和保费分红.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两种分红方式.那这两种分红方式究竟有什么不同,如何影响被保险人利益,和普通保险的收益差异何在呢?  相似文献   

6.
投资型保险就是带有投资性质的保险产品,在提供保险保障的同时,由保险人对投保人一定数量的资金代为投资运用,所得的收益按照合同约定返还给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投资型保险包括投资分红型保险、投资连接型保险和万能保险。目前国内寿险投资型产品多以万能保险和投资连接型保险为主,而非寿险市场则更倾向于开发投资分红型保险产品,其中又以固定分红型保险产品为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投资性的分红型两全保险成为我国寿险市场上保费收入第一的产品,但大多数消费者甚至保险销售人员对该产品的收益能力都缺乏科学认识。本文从消费者角度,在考虑分红险现金流不确定性的基础上,采用内部收益率法对两款长期分红型两全保险的预期收益率进行了计算,发现:长期分红型两全保险的预期收益率按低、中、高档分红水平分别在1.5%~2.6%、2.8%~3.9%、4.0%~5.2%之间。长期分红型两全保险的实际收益率是不确定的,对个体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购险时被保险人年龄越小,购险时选择的交费期限越短,在保险期限内退保时间越晚,在保险期限内被保险人死亡时间越早,则预期收益率越高。尽管分红型两全保险有保底收益率,但当消费者在保单年度前几年退保时,投资收益率为负值,最低收益率约为-65%。  相似文献   

8.
随着各家保险公司陆续公布分红水平,市场出现了某些变化。对于部分已经习惯前两年高分红的保户来说,某些保险公司的本次分红有些不尽如人意,个别极端的保户甚至出现抱怨、投诉、退保等现象。种种事情的出现,促使人们对分红保险的重新认识,也引发了人们对分红保险更理性的思考,那就是:如何选择分红保险。业内专家指出,选择分红保险,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综合比较、分析。综合考虑保障综合收益附加险作为保险的一个新兴产品———分红保险的本质是保险。作为保险,与其他理财工具有本质区别的是,保险产品的本质是保障,因此,购买分红保险首先要…  相似文献   

9.
有没有红利可分,是不少保户选择保险产品的主要依据之一。然而,选择了分红险,又该如何正确地处理红利呢?笔者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购买了分红型保险的保户并没有意识到要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红利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误区之一:买保险可以发财。通过保险进行理财,是指通过购买保险对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和规划,防范和避免因疾病或灾难而带来的财务困难。在减少损失的同时可以使资产获得理想的保值和增值,但绝不是“发横财”。 一般来说,保险产品的主要功能是保障,而一些投资类保险所特有的投资或分红则只是其附带功能,而投资是风险和收益并存的。之前一些购买了投资连结、分红保险等投资类保险产品的客户发现收益与预期值相差太远后纷纷退保。这固然与一些保险公司营销人员只强调投资收益前景的误导有关,一些人购买保险只图赚钱的不成熟投保心态也是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入世以来,在储蓄利率分红保险,使得分红保险己成为目进入有史以来最低时期,传统保险价格上扬,聪明的消费者买保险时首选前保险市场上的热销保险产品。以2002年的寿险市场为例,分红险剑气如虹,寿险分红产品保费收入1121.7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49.39%,占新型产品保费收入的91.6%,几乎占了寿险市场的半壁江山。近几年来,分红保险更是成为世界保险市场的主流产品,在北美地区,80%以上的产品有分红功能;在德国,分红保险占该国人寿保险市场85%;在香港,这一数字更高达90%。  相似文献   

12.
去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经常会遇到销售人员推销银保产品,那么银保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有何区别呢?简而言之,银保产品就是放在银行销售的保险产品,最大的卖点是"保障+收益+分红",与  相似文献   

13.
一、投资型保险产品的种类及特点 投资型保险一般可分为两大类:投资连结型保险和分红型保险.(考虑到万能型寿险与投连险和分红险都有相似性,不把它作为典型的一类,或者说可以把万能型看作二者的结合体.)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本文讨论范围限定在寿险领域的投资型保险.  相似文献   

14.
崔启斌 《理财》2011,(3):20
面对充斥市场的数百款分红险,投资者该如何选择成为一大难题。本期特选择了四款最新上市的分红险,通过实例分析,从保障、返还、分红、附加值等多方面进行对比,为投资者选择产品提供更多参考。实例:王先生,男,30岁,家住北京。分别投保国寿福禄金尊两全保险(分红型),中意福满金生终身寿险(分红型)、恒安标准幸福万全年金保险(分红型)和合众至尊宝年金保险(分红型)(以下分别简称为"国寿福禄金尊"、"中意福满金生"、"恒安幸  相似文献   

15.
在保险产品推销中,夸大保险产品投资收益、隐瞒产品风险的情形时有发生.而保险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认知有限,保单合约的描述又不够通俗易懂,这种在购买保险时的信息不对称,造成日后理赔纠纷屡现.  相似文献   

16.
银行储蓄利率的调正,较好地带动了分红保险的销售。究其原因,分红保险产品除具有保底收益以外,其每年分红收益以及各项收益免交利息税更是分红保险的优势。特别是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不断增强,客户在考虑多层次理财方案的同时,更注重了防范人身风险的保险保障。 目前,金融市场投资理财的渠道  相似文献   

17.
分红保险中的红利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保险精算中保险人收益及资产份额的计算两个方面来讨论分红保险中红利的来源,从而得出分红保险的实质,并对购买分红保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宁 《济南金融》2008,(1):63-65
本文从保险精算中保险人收益及资产份额的计算两个方面来讨论分红保险中红利的来源,从而得出分红保险的实质,并对购买分红保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莉 《金融博览》2014,(20):85-85
银保产品是指由银行代为销售的保险产品。但目前存在销售人员为了推动银保产品销售采取销售误导、夸大收益率的现象,侵害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银保产品遭投诉 “存单”变“保单”。由于银保产品由银行网点代为销售,加之销售过程中工作人员采取的销售误导容易导致金融消费者认为自己购买的是理财产品,而非保险产品,“存单”变“保单”现象时常发生。  相似文献   

20.
寿险公司分红保险具有最低保障利率,并能使投保人分享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但很多购买分红保险的投保人对其收益分布并不了解。本文利用随机模拟方法给出我国分红险的收益分布。结果表明分红合约在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方面有较好性质。如果保险人的投资组合的波动率较高,分红合约的收益相对资产组合有显著的下方保护作用。由于实际中寿险投资组合波动率并不很高,如果市场风险溢价较高,选择直接投资到资产组合会以较大概率获得比分红合约更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