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学政治     
方成 《中关村》2009,(6):116-117
新中国建立那年,我已经三十一岁,大学毕业也有七年了。我读理科,不涉及政治课,从来没谈过政治,也不懂。因为在学校里办过壁报,学会画一些有关学校生活的漫画。毕业后于四川曾在化学工业研究社工作四年。1946年,因为和女朋友分手,很苦恼不安,无心继续工作。那时日本刚失败投降,在四川可以看到上海报纸,上面有漫画发表。我决定辞职。去上海改业以漫画创作谋生。时机很巧。使我很顺利地获得在一家广告公司任绘图员。  相似文献   

2.
方成 《中关村》2011,(4):112-112
我从1939年开始读大学二年级时,因和同学合办壁报,学会画漫画,每周发表一幅。到1942年毕业时,已经画过几十幅了。1946年因初恋失意,愤而赴上海以漫画投稿为业,到1947年底,也画了一百多幅。  相似文献   

3.
方成 《中关村》2008,(6):106-107
漫画是18世纪初年,产生在英国的一种作评议用的画。到20世纪初年才传来我们中国,也产生中国的漫画家。但那时报纸上很难见到漫画,只有丰子恺所作,近于国画的漫画长期流行。新中国建立后,全国报刊上才见到漫画,漫画家人数也多些了。现在最常见,流行最广的漫画,我看,就是“小丁”的了。  相似文献   

4.
方成 《中关村》2010,(6):101-101
漫画是一种语言艺术,用作评论在报刊上发表。因为滑稽有趣,也常作为幽默画供人一笑。 漫画形式有多种,画面有独幅的,有用多幅画面表现连续动作组成一起的,其中常见有四幅画分四格组成者,在我国俗称:“四格漫画”。  相似文献   

5.
漫画是个包容量很大的画种,它不仅能讽刺,能幽默,还能带给我们知识和智慧。我一生受益于漫画多多,所以特别将科学漫画介绍给漫画爱好者。科普漫画它带给我乐趣、知识,也增强了我的创意能力。让我们更多地关心世界的环境变幻和人类的发展。例如打虎英雄在今天也要失业了,污染也会使得鱼儿逃难他乡,但是我们也会筑巢引鸟,也能让猴子和非法猎人换位。  相似文献   

6.
张越 《中关村》2013,(6):108-111
有人说人生如梦,有人说人生如戏,我说人生如画。我的一生宛如一本连环画。——缪印堂不久之前,我收到了一个很大的包裹,信封上写着一个熟悉的名字:缪印堂。我欣喜地打开,一本大大的画集呈现在眼前,并夹着缪老的手书:"这是我从事漫画艺术  相似文献   

7.
苏朗 《中关村》2010,(9):113-113
缪印堂先生是我国资深、高产的漫画家,他从事漫画创作60多年,作品数以万计。他的漫画形式多样,涉及的领域颇广。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除了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生活的单幅漫画外。还为科普书刊、民间笑话集画了许多精彩的漫画插图。特别是他以博学的知识,勤奋的探索精神,创作了一批科学漫画。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和赞赏。  相似文献   

8.
缪印堂  缪萌 《中关村》2013,(5):133-133
漫画是想象的艺术 搞了一辈子漫画,为它的魅力所吸引。所折服,它成了我一生的乐趣。看一般美术多重在观其主题、构图、形态和色彩,而漫画除了欣赏以上所表现的共有元素外,它还具备着“想象”的魅力,这就不是一般非写生、临摹就能获得的了。更多地要靠画家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综合能力了。需要作者具有想象的能力,更需要他具有创新的勇气。  相似文献   

9.
成爱画     
方成 《中关村》2008,(8):102-103
爱画,那是人的一种天性。诱人的地方就会有画。人住在山洞里时,在洞里洞外画,住进房屋里后,有墙了,便在墙上画;学会制陶器工具了,就在陶器上画;会用蚕丝织东西了,便在丝织品上画;会冶炼金属了,便在青铜器上画;蔡伦发明造纸,人就在纸上画了,中国人最早利用蚕丝并且发明了造纸,所以中国画家都在绢上、纸上画。画的工具用毛笔和水墨、水彩。这和西方人不同,他们主要用油彩画。见什么喜欢画什么,画家都一样。  相似文献   

10.
王庸声 《中关村》2011,(12):119-119
我喜欢四格漫画是从很小的时候看王先生、老夫子、三毛开始的,当时年龄很小,看不懂其中的全部含义,吸引我的是那些夸张的人物造型和有趣的故事。就是这些小故事,给我眼前打开了一扇小小的窗户,看到了家里和学校以外的一些事情,也从中领略了漫画的可爱。从那时起,漫画情节就深深印在我的心底,伴随一生。  相似文献   

11.
我抱着第二本《史奴比与你过圣诞》进到办公室时,我的老板正从包里拿一本《三毛流浪记》,她说:你们谁累了就来看漫画。转过身,我们的另外两个已婚的同事,在搭档着模仿《蜡笔小新》中小新和妈妈的对话:你要是不给我买礼物,我就告诉那个陌生的叔叔你内裤是什么颜色……  相似文献   

12.
周婷婷 《中关村》2003,(1):109-109
2003年伊始,大家小聚,以确定彼此还活着,顺便交流点信息。别人说我们是一群潜伏着的冷静动物:在校园里虽然敏感,却不张扬;伺机出动,捕捉鲜活的镜头放大到画纸,然后兄弟姐妹们欣喜交流;时常对着一张张经典作品评头论足;这就是我们——一帮画漫画的人。大家都挺乖,没有人另类、颓废,但对漫画却都有非一般的狂热。我们眼里世上只有两类人——看漫画的和不看的;而看漫画的也只有两类人——画漫画的和不画的。假如有一天,你看到食堂里有个只啃馒头就土豆丝,眼睛却盯着手里漫画月刊的家伙,他一定是我们一伙的。至少现在为止,我们的涂抹还没有什么商业目的,只是单纯的喜欢,因此才研究,从而产生看法。在大部分人眼里,排除国际通行的时政讽刺,漫画始终是个低龄化的东西,60、70年代出生的人就  相似文献   

13.
方成爱画     
爱画,那是人的一种天性。诱人的地方就会有画。人住在山洞里时,在洞里洞外画,住进房屋里后,有墙了,便在墙上画;学会制陶器工具了,就在陶器上画;会用蚕丝织东西了,便在丝织品上画;会冶炼金属了,便在青铜器上画;蔡伦发明造纸,人就在纸上画了,中国人最早利用蚕丝并且发明了造纸,所以中国画家都在绢上、纸上画。画的工具用毛笔和水墨、水彩。这和西方人不同,他们主要用油彩画。见什么喜欢画什么,画家都一样。  相似文献   

14.
苏朗 《中关村》2006,(4):118-120
上世纪末的秋天,我有幸和著名漫画家缪印堂先生同游西欧六国,在法国塞纳河的游船上,在沿着亚平宁山脉驰往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大巴上,我不断聆听着大师在人生旅程中的奋斗和追求,让我怀着对他的深深敬意感晤着漫画艺术的真谛。最近读到了五洲传播出版社由缪印堂先生著作的《我的漫画生活》一书,又让我兴奋不已,使我重温了他从艺的心迹。缪老是一位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人生很有价值且有诸多贡献的著名漫画家,他充实的一生令人仰望,令人尊敬。透过一幅幅精湛的漫作和字里行间娓娓道来的真情,我们仿佛看到一棵枝头挂满了硕果的大树,成熟的果实沉甸…  相似文献   

15.
经济和股市     
韩永飞 《中关村》2009,(9):102-104
这是我在2007年7月写的一本关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一本书的前言。我给一些人看过虽有好评但并未想发表。当时看到那些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都说错并不停的说,感到每个人说对的概率都比他们高,就也试图说一说。今年六月底发现有人已在2007年将它放在新浪网上,所以略作修改,在此发表。商品交易中,卖家最喜欢的人是不问价格,不问性能掏钱就买的傻冒。  相似文献   

16.
记者(以下简称记):李教授,您是什么时候开始画人体工笔画的?李爱国(以下简称李):大概是1989年吧。那时候第一届人体艺术展过去了,人体热一下子就冷了。我想,大家对这个都不感兴趣了,都不干这个事了,那我来做。这之前我是画草原风情的,不过对人体一直就有种热爱。此外  相似文献   

17.
王耀东 《中关村》2006,(8):107-109
李春海的住处,很有农家小院的风范,院内圈养着几只小鸡和一对羽毛非常美丽的孔雀,配有疏密有致的绿色葫芦叶片贴在蓝色的半空,就像一幅写意画飘动在头顶上,宁静而隐含寓意。我们进入李春海画室的时间正巧是中午,几幅未完成的山水画还挂在墙上,粗大的画笔横七竖八地散落在画案上,浓浓的墨迹还散发着一种泼墨的气息,一幅正在修改的准备参加一个大展的山水画就耸立在我的眼前,我来不及看室内的陈设,却被他笔下渗出的雄浑构架和奇伟力量震撼了!在我临来采访之前,卫汉青就跟我说过:“李春海的画,不同于一般的山水画家,他善于从大处着笔,十分注重…  相似文献   

18.
杨正棠 《中关村》2008,(7):96-99
丹青妙笔 2007年12月12日,在北京市海淀区爱家国际收藏市场,四香书画协会举办书画作品展。我在翰墨清远、丹青飘香的长廊里徜徉、大饱眼福。这是一次极大的艺术享受,不仅陶冶了情操,也净化了我的心灵。特别有几幅画给我耳目一新之感:《梅香》成就不俗,在众多的颂梅画中独树一帜。枝干行笔老辣、粗狂奔方文.花朵凌寒吐艳,争俏斗芳。铁骨冰心傲霜迎春,充分表现了美化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是画家在世俗中一尘不染崇高品格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人,各有所长,各有其志。我就是特别喜欢漫画,所以不顾一切地走这条路,而且走到底,不是半途而废,不是三心二意。  相似文献   

20.
毛志成 《中关村》2010,(4):94-94
反之,闻之不真信,信之不真行,行之不真做,那就叫一万句顶不上一句、半句,等于是画得很漂亮的“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