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建山 《中国招标》2009,(33):12-13
在政府采购活动中,采购代理机构在从事代理工作时,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或失误。相应的处理好供应商的质疑和投诉事件,保障项目顺利进行,是采购代理机构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下面就谈谈如何降低政府采购活动中的“有效质疑和投诉”,处理质疑和投诉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规定,供应商有向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质疑的权利,但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涉及质疑的规定却非常少,这给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受理质疑带来了困惑。在发生质疑时,应该如何应对?笔者拟就工作实践中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周乔亮 《中国招标》2010,(9):24-25,23
《政府采购法》第五十五条对质疑供应商的投诉条件作出了明确规定,即质疑供应商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答复不满意或者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未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答复的,可以在答复期满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投诉(所谓投诉期满是指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收到供应商书面质疑后的七个工作日内已经到期,  相似文献   

4.
《中国招标》2010,(4):22-22
案例 受采购人的委托,6月11日,某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发布招标公告,开始就其所需的设备及安装工程进行公开招标。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后。这次采购活动虽然在开标前曾遇到过质疑,但评审活动最终还是在7月4日顺利举行了。但采购结果公布后,参与此次采购活动的本地供应商D公司却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5.
《中国招标》2012,(29):21-22
正案例供应商A公司购买了某科研院信息化升级改造政府采购项目的招标文件,但没有参加投标。但是在中标结果公示期间,A公司却向代理该项目的采购代理机构致电,表示要提出质疑。采购代理机构认为:一方面,A公司来电表示要对中标结果提出质疑,但既未说明具体内容,也并未以书面形式提出;另一方面,A公司在本项目招标公告期间没有提出质疑,其后也没有参加投标,因此中标结果与其没有利益关系。根据《政府采购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采购代理机构拒绝了公司的质疑  相似文献   

6.
王巍 《中国招标》2009,(27):15-15
案例 在一个项目结束后,一家未中标的供应商不断进行质疑:先是质疑招标文件的某项商务条款不公平,再质疑招标文件的技术条款具有倾向性。在两次质疑均被采购代理机构的答复驳回后,该供应商并不甘心,提出的第三次质疑是认为中标供应商不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资质要求。“这个供应商为了同一项目已经连续进行了三次质疑,每次内容各不相同。现在,他又提出了第四次质疑。认为中标供应商提供虚假业绩证明。我们这个月的工作基本都在围着这件事情转。”接受这个项目委托的某采购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在表示无奈的同时不禁发问:“质疑究竟应该答复多少次?”  相似文献   

7.
《中国招标》2010,(30):18-18
案例 在一次进口产品采购中,采购人代表在把采购进口数码设备的论证工作委托给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的同时,还向代理机构推荐了两名论证专家,他们积极参与了论证环节的工作。但代理机构的招标文件发布不久,便有国内供应商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8.
可可 《中国招标》2010,(12):21-21
某市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在组织完一个办公自动化项目的招标后,遭到了落标供应商E公司的质疑。原来,在这个办公自动化项目采购的开标当日,供应商Q公司的投标代表很早便到了开标现场,在上交完投标文件的闲暇之余,Q公司的投标代表向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提出了许多关于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招标》2012,(27):27-28
案例某采购代理机构组织一项目的公开招标,只有2家供应商参与投标。基于这一情况,采购人向财政部门提出申请,将该项目改为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获得了财政部门的同意。在谈判过程中,谈判小组认定A公司的产品不能满足谈判文件的实质性要求,于是推荐B公司为成交供应人。谈判结果出炉后,A公司仅就资质问题提起了质疑,认为B公司存在资质不符的情况。因对采购代理机构的质疑答复不满  相似文献   

10.
《中国招标》2012,(41):21-22
案例某采购代理机构在组织完成一个出租车客运经营权项目的招标结果公布后,未中标供应商G公司立即提出了质疑。其在书面质疑函中指出,中标供应商B公司资格文件的真实性和响应性值得怀疑。B公司投标文件在租赁合同、银行存款证明、人员组织架构等三方面有造假嫌疑,因此B公司不是合格投标人,没有资格成为此次采购的中标人。接到G公司的质疑函后,采购代理机构即让B公司证明其不存在虚假投标的问题。对此,B公司十分配合,将场地租赁合同原  相似文献   

11.
《中国招标》2012,(26):18-19
案例在一次办公设备项目政府采购中标结果公示后,有供应商提出了质疑。该项目的采购代理机构在质疑答复中认为:由于质疑人未能提供证明其质疑属实的有关证明材料,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驳回了该供应商的质疑。  相似文献   

12.
万玉涛 《中国招标》2010,(13):14-15
某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在组织2009年度办公耗材定点采购结束后的第14天,收到了未入围供应商H公司的质疑。H公司认为,根据《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定点采购必须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来实现,而不是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来组织。因此.此次采购应该被确定为不符合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应被判无效。  相似文献   

13.
《中国招标》2013,(4):19-20
招标(采购)代理机构每年操作大量项目的招标采购工作,在一天当中交叉运行多个项目的情况也并不鲜见,出现一些失误也就在所难免。通过下面几个小案例希望提醒从业人员,千万不要忽略一些小细节,不要认为一些小失误即便出现也无损于全局,事实证明——◆案例1:常识性错误引来质疑"6月根本没有31日,采购代理机构怎么可能在6月31日修改过招标文件?"  相似文献   

14.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的招标、采购代理机构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作为采购项目评标的重要因素,结果,不仅“遭到”不少供应商的异议和质疑,有些采购人也对此极为不满,甚至于有时竟然还影响到代理机构自己的评标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招标》2009,(31):16-17
案例:某项目招标结束之后,采购代理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向中标供应商发去了中标通知书,同时将中标结果在媒体上公示。就在当天,采购人找到了中标供应商,与之签订了政府采购合同。但在合同签订后的第6天,某未中标供应商向监管部门提起了投诉,认为:财政部18号令第六十三条规定了“投标供应商对中标公告有异议的,应当在中标公告发布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招标采购单位提出质疑”,但是采购代理机构却未等到“质疑有效期”结束就与中标供应商签订了合同,使得法定的“质疑有效期”形同虚设,更不要提“投诉有效期”是否能够实现了。  相似文献   

16.
招标质疑是指投标人对招标结果有议异,依照法定程序,向招标代理机构(公司)提出书面的质询和疑问,招标代理机构(公司)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书面答复质疑人的过程。依  相似文献   

17.
邢晓丹 《中国招标》2009,(36):21-21
近日,某市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在完成某项目的采购工作后就收到了一份质疑“大单”,一家供应商针对该项目采购文件中的诸多条款提出了质疑。在经过当地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调查后,其中的一些分包被判采购结果无效而重新招标。这份质疑“大单”也因此引起了很多业内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招标》2012,(6):9-10
某职业技术学校采购教学设备,该项目为外国政府贷款项目,通过国际招标方式采购。Z招标公司负责该项目的招标代理工作。经评标委员会评审,推荐A公司为中标候选人。评标结果公示期间,未中标供应商M公司提出质疑。质疑理由M公司的质疑问题主要有三个:  相似文献   

19.
李平 《中国招标》2010,(5):14-17
《政府采购法》第二十条规定:采购人依法委托采购代理机构办理采购事宜的,应当由采购人与采购代理机构签订委托代理协议,依法确定委托代理的事项,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实际上,在一些地方,人们往往忽视了政府采购活动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对采购人来说,经层层审核把关,交到集中采购机构,由经办人向集中采购机构口头谈一下项目情况和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中国招标》2013,(6):21-22
案例在某公开招标项目采购结果公示期内,参加该项目投标的A公司发现,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供应商B公司,无论是公司资质还是报价都比自己差,但得分反而比自己高,因此认为该项目的组织活动使自己的权益受到了损害,于是向采购代理机构提起质疑。质疑的主要内容是:依据招标文件、评标方法、评标标准和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