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赣南采茶戏市场不景气和人才严重缺乏的现状,分析了赣南采茶戏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赣南采茶戏市场推广、市场拓展、人才引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建立创作激励机制等策略,为解决赣南采茶戏面临的问题提供参考,实现赣南采茶戏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聂芳  张海涛 《老区建设》2008,(10):54-56
江西的山区众多,适合茶叶生产,长期以来,茶农和茶业形成独特的文化,也孕育了“采茶戏”这一世界上唯一由茶事发展而来的戏曲种类。采茶戏是茶与戏的交织、融合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民间音乐艺术形式。赣南是江西茶叶主产区,也是世界客家的大本营。数百年来,客家先民扎根赣南,垦荒种茶,通过智慧与劳动创造了丰富的精神与物质财富,也创造了客家人乃至世界音乐爱好者所喜爱的赣南采茶戏文化。  相似文献   

3.
论赣南采茶戏的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俊昆  魏丽英 《特区经济》2007,224(9):181-183
赣南采茶戏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促进采茶戏的发展,分析旅游开发对采茶戏发展的促进优势以及采茶戏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行性,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赣南采茶戏是客家文化孕育出来的艺术瑰宝,她的形成与发展与客家方言紧密联系,成为既有客家习俗,又有地域风情的戏曲剧种。  相似文献   

5.
采茶戏在我国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客家采茶戏主要分布的地区是江西、广东、福建、广西、湖南等地,在这些地区,采茶戏为当地的民间歌舞、灯彩和名额、、明歌小调注入了崭新的色彩,并逐渐发展起来。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采茶戏形成和发展的道路极其复杂曲折,所以几百年来并没有实现较大程度上的跨越和突破。本文立足于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结合采茶戏传承的方向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举措。  相似文献   

6.
噼噼啪啪的爆竹声此起彼伏,临时搭建的戏台上帷幕徐徐拉开,一出让村民百看不厌的《茶童戏主》便热热闹闹地演了起来,从元旦到春节,这是江西省赣南一带乡村中一个常见的场面。新春期间,只见街巷中、宅院内、山旮旯里,处处有戏台,日夜闻管弦。在于都县偏僻的澄江村,进入腊月以来就没停过戏,70多岁的谭才生老汉乐得举着杆旱烟筒竟忘了往嘴里送。他说:“打戏班子进村来,我就没落下一场,说来也真怪,虽然现在电视节目丰富了,但打心底里就偏爱这采茶戏,这大过年的要是少了采茶戏,心里还真堵得慌。”  相似文献   

7.
解放思想埋头苦干奋力攻坚赣南老区扶贫开发回顾□张海如赣南是全国重点扶贫地区之一,1993年底有贫困人口105万,占江西省贫困人口的30%。赣南又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过;赣南为革命...  相似文献   

8.
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赣南是全国重要的钨矿资源主产地、集散地和加工基地,被誉为“世界钨都”。做好赣南钨矿资源战略储备工作,对于促进钨资源可持续利用与钨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赣南苏区振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推进赣南钨矿资源的战略储备,需要加大钨矿资源勘查力度,加强开采总量调控与空间管理,完善钨矿资源储备的运行机制,强化钨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推进钨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赣南是个山多田少的丘陵山区,发展林、果、茶、桑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且有发展柑桔生产的广阔天地,全区有山地面积4442万亩,是赣南老区人民奔小康的风水宝地。然而,刚刚解决温饱的赣南老区人民,对农业的投入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由于资金紧缺,无  相似文献   

10.
赣南林区是森林资源的巨大宝库,有些同志把赣南林区比喻为“绿色凤凰”。但是,赣南林区这只“绿色凤凰”还没有飞起来,这集中表现在赣南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卖原木多,综合利用少,资源消耗多,经济  相似文献   

11.
赣南是全国的重点林区,也是全国有名的老区。为了加快老区建设,全面发展赣南经济,1984年中共赣州地委、赣州地区行署作出了『十年绿化赣南』的决定,从1985年至1990年,江西赣州地区共完成人工造林、飞机播种造林、封山育  相似文献   

12.
南昌采茶戏是南昌地区特有的地方传统戏曲剧种,其表演形式多样且生动活泼,内容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为主,自其诞生以来深受南昌人民的喜爱.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元化审美时代里,南昌采茶戏走过辉煌,迎来了发展困境,当下的生存现状让人深深担忧 文章试图结合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即立足剧团、演员、观众等场域行动者,从布迪厄理论分析当前采茶戏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通过分析整理,试图摸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南昌采茶戏的全新传承方案.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区建设》2012,(13):27-3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南于种种原因,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与全国的差距仍在拉大。为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4.
拓展赣南烟草产业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南具有丰富的种烟土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优势。赣南有耕地面积500万亩,人口846万;种植烟叶有一定基础,2005年收购烟叶20万担,最高年份年收购烟叶34万担;1987年国家烟草局普查就测定赣南的信丰、安远、会昌、瑞金四县是最适宜种烟的县份。通过若干年努力,完全有可能把赣南建成种烟面积40万亩以上,收购烟叶100万担以上的烤烟基地。下一步如何策应“北烟南移”的趋势,稳健拓展赣南烟叶基地。笔提出以下三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万水千山总是情──国家地矿部定点赣南扶贫10年纪实罗雍地矿部部长宋瑞祥(中),副部长寿嘉华和省、地部门领导在地矿部定点赣南扶贫10年工作座谈会上。郭传义摄赣南,一块令人敬仰的红土地。60多年前,这里是中央苏区,是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2万5千里长...  相似文献   

16.
四月里来秧长成,红军全部进于兴;赣南五县大震动,刘逆无路守孤城。3月间,蒋桂战争开始爆发,赣南的反动驻军西调湖南。前委在汀州当即决定,红四军暂不向闽西的上杭、永定、龙岩一带开展游击活动,而要回师赣南,进行游击战争,开辟革命根据地。4月1日,红四军从长汀开拔回到瑞金,与从井冈山突围后转战赣南先期到达瑞金的红五军会合。这是两军下井冈山之后的第一次会合。  相似文献   

17.
刘禹兰 《魅力中国》2014,(7):90-90,92
随着客家文化越来越被众人认识,客家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在众多研究成果中对于赣南客家饮食文化有所涉及并且有一定的成果,但是,不够细致入微。以下将对赣南客家饮食文化中的民席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概括出赣南客家饮食食材广泛多样、多炸煮少蒸烤、清淡味重兼具等特色以及赣南客家文化具有注重礼节、崇尚节俭的饮食习惯等特征。同时还将从田野调查的情况分析赣南客家饮食文化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赣南种养培训中心正式成立由地矿部赣南扶贫开发中心和兴国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赣南种养培训中心,于10月12日在兴国县职校正式开业。地矿部宋瑞祥部长亲自为培训中心成立题词。赣州行署副专员钟祖恩、地矿部赣南扶贫开发中心主任朱耀祺及地区教委、老建部门,兴国县...  相似文献   

19.
肖宁 《魅力中国》2014,(20):127-127
抚州采茶戏是临川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至今已有几百年的悠久历史。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重要的文化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大力发展赣南甜橙加工是打造百亿元产值产业的重要内容,是推动赣南脐橙产业现代化的关键步骤。在大力发展甜橙加工时,应当注意加工厂的开工率和环境保护,做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