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理财》2009,(5)
最近一段时间。“避税天堂”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发布最新税收表现评估报告。菲律宾等四国因拒绝履行国际通用税收标准被列入“避税天堂”黑名单”。另有38个国家和地区被列入“灰名单”,其中包括瑞士、卢森堡、比利时等。按照经合组织的描述。“避税天堂”的主要特点包括金融信息及税收体制不透明,税率极低甚至不征税,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组织和个人避税、洗钱提供方便,损害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等。  相似文献   

2.
《新理财》2009,(5)
在4月3日召开的20国集团会议上,打击“避税天堂”成为与会国关注的议题之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了“避税天堂”黑名单。这张名单由黑白灰3色组成,哥斯达黎加、菲律宾、马来西亚和乌拉圭因目前还未与国际社会合作,被列入黑名单中。  相似文献   

3.
粱薇薇 《中国外资》2013,(13):34-34
打击逃税和避税行为不光是作为本次G8峰会最重要的议题之一,而且在其他国际会议上也频频出现,成为欧美政府关注的热点。 谷歌、苹果、亚马逊等多家巨型跨国公司今后的日子可能没那么好过了。为期两天的八国集团(G8)峰会于6月18日落幕,与会国家表示将更加坚决地打击洗钱和逃税行为。当天下午发布的公告宣布将从10个方面促进公平税收、增进透明度和贸易开放。公告中说,世界各地的税务机关应自动共享信息以打击逃税行为;国家应该改变规则,避免跨国企业转移利润避税。  相似文献   

4.
<正>在酝酿近一年之后,欧盟日前正式宣布了首份避税天堂黑名单,其中有17个国家及地区榜上有名,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份黑名单上一个欧盟国家也没有。此次被欧盟列入黑名单的国家及地区有韩国、巴拿马、突尼斯、阿联酋、巴巴多斯、佛得角、格林纳达、马  相似文献   

5.
在重塑全球金融体系的大背景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近公布的一份“避税天堂名单”触动了全世界的神经。数天后,处于“黑名单”级次中的国家遍于强大压力。迅速表示“改邪归正”,并由此被摘下“黑帽”。  相似文献   

6.
洗钱行为的国际化加剧了各国国内的税收流失,逃税者也越发频繁地利用避税地国家的法律漏洞逃避国内税收义务。洗钱与逃税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目前我国对洗钱和逃税的监管在立法、制度建设、组织机构、管理和情报建设上存在诸多需完善之处。应该学习借鉴国外立法、制度的先进成果,加强反洗钱与反逃税工作的结合,注重专业性和有效性,从而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和金融立法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7.
发达国家终于在G20伦敦峰会所达成的《联合公报》中进行了“自我反省”:金融业的严重衰退和金融监管措施的重大失误.是导致当前危机的根本原因。除了把对冲基金首次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外,“避税天堂”也成为众矢之的。《联合公报》宣称银行拥有保密权的时代已经结束。  相似文献   

8.
金融风暴下,各国忙于自扫门前雪——想尽办法收回各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而不再热衷于全球化。5月4日,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推出了一套国外税收改革方案,包括提高美国企业在国外投资收入税额和打击利用“避税天堂”逃税的行为。预计这些措施可在10年内增加2100亿美元税收。奥巴马表示,这些措施将成为大规模修补美国税收系统漏洞的第一步。关于奥巴马的“税收新政”,国内外市场人士相信,这将会在低税率国家引发一场美国跨国公司资金回流的“飓风”。  相似文献   

9.
<正>经济实质法案的推行,能够有效减少跨国避税行为对各国税收的侵占,促进各国经济的良性发展。但经济实质法案的推行也对税务机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相关企业经营风险与经营成本,企业应积极进行改革、完善企业信息、提高纳税遵从度。近年来,跨国企业往往在避税天堂开展一系列不具有真正经济实质的投资经营贸易活动,通过避税天堂转移大笔利润,侵蚀大量国家税收,导致各国出现高额税收流失。据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报告(OECD)统计,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近4%—10%的企业所得税收入额因跨境避税行为而流失,每年全球约有逾6000亿美元的跨国公司利润被投资者人为地转移到这些避税天堂,以进一步达到跨国避税的目的,避税所得金额约占所有跨国投资公司总利润额的40%。  相似文献   

10.
对逃税、避税和节税的比较、分析与思考─—兼与李东山同志商榷中南财经大学财税系林晓避税问题是税收理论研究,特别是有关税务管理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李东山同志在本刊1994年第1期《对“避税”问题的探讨》(以下简称李文)一文中,就避税问题提出了不少精湛的见...  相似文献   

11.
阳帆 《中国金融家》2012,(7):136-137
6月29日,为期两天的欧盟夏季峰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闭幕,这是自2009年底欧债危机爆发以来的欧盟第19次峰会。在此次峰会上,各国领导人通过了“增长与就业契约”,推出促进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同时宣布允许欧元区救助工具直接注资银行业并可以购买努力削减赤字和债务国家的国债,被外界评论为取得突破洼成果。  相似文献   

12.
万祎 《财政监督》2011,(19):55-57
一、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避税天堂"凭借着自身的低税率和高度银行保密制度吸引了众多的跨国纳税人进驻,他们通过在避税地设立基地公司或银行帐户,将境外的财产或所得转移至此从而逃避纳税义务。大量资本的涌入使得避税地获得了长足发展,但也搅乱了国际经济秩序,不仅减少了非避税国政府的税收收入,同时也为腐败和非法洗钱提供了方便,非避税国对国际"避税天堂"的抱怨  相似文献   

13.
宋兴义 《中国税务》2009,(10):62-64
记得007系列电影《明日帝国》中邦德有一句台词:“如果你不相信瑞士银行家,那么世界将会怎样?”瑞士银行业的“保密安全”就如瑞士钟表业的“精确”一样,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然而,国际社会对银行保密制度可能引发逃税、洗钱、恐『布主义等犯罪行为的担忧,使瑞士这一“镇国之宝”面临着沉重的改革压力。今年8月19日,著名的瑞银集团(下文简称UBS)与美国司法部、国内收入局(下文简称IRS)达成协议,同意向美国提供4450名美国客户的账户信息,  相似文献   

14.
继今年3月金砖国家峰会召开之后,在8月27日的G20领导人峰会吹风会上,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再提“金砖银行”。他表示“金砖国家将在不远的将来建立规模1000亿美元的联合外汇储备库,中国将向此金砖应急储备安排(CRA)提供最大份额。”  相似文献   

15.
宋霞 《中国税务》2009,(5):53-53
近年来,我国的报刊及互联网上频繁出现“税收筹划”的字眼儿。人们在对“税收筹划”定义时,往往将其与节税、避税、逃税进行比较,把避税界定在合法的’节税与违法的逃税之间,属于一种“非违法”行为,并称“非违法”避税属于广义税收筹划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孙陵霞  张成虎 《金融论坛》2019,24(5):11-20,31
本文基于"国家纵容洗钱最优数量—国家反洗钱监管宽松程度—反洗钱NCCTs黑名单"的逻辑关系,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反洗钱NCCTs黑名单与国家禀赋的关系。研究表明,某国纵容洗钱最优数量取决于其自身的自然、经济、金融、犯罪、恐怖活动等条件,条件较差的国家会更倾向于纵容洗钱。2008年后的NCCTs黑名单制度更为合理,单纯的黑名单制度提高反洗钱有效性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7.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11月15日就各国恢复经济增长发表共同宣言,并就应对当前世界面临的金融和经济问题的措施达成行动计划。改革金融体系改革当前金融体系是此次峰会与会各方的共识。美国杜克大学教授高柏表示,历史正在被重塑,一个国际金融秩序被重新设计和构架的进程已  相似文献   

18.
避税天堂是指一些国家的银行利用当地法律中的银行保密法,帮助存款人规避缴税,从而吸引更多别国投资者。经济危机,财政吃紧,西方国家在使尽浑身解数解决财政赤字问题时,突然发现那些富豪们喜欢将巨额资金转移到过去的“避税天堂”里,正隐藏着大量的流失的税款。  相似文献   

19.
发达国家终于在G20伦敦峰会所达成的<联合公报>中进行了"自我反省":金融业的严重衰退和金融监管措施的重大失误,是导致当前危机的根本原因.除了把对冲基金首次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外,"避税天堂"也成为众矢之的.<联合公报>宣称银行拥有保密权的时代已经结束.  相似文献   

20.
张竣 《海南金融》2023,(2):57-66
推动区块链运用发展被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区块链综合产业初具规模,实力迈入世界前列。建立和完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和反逃税监管体制已成为国家综合治理的重要部分,区块链作为金融科技创新技术运用,可解决金融行业很多痛点,如何发挥区块链技术优势并应用于反洗钱领域具有重要价值及意义。本文分析洗钱风险管理存在的困境,研究区块链技术运用于洗钱风险管理领域构思设计,解决不同机构间的数据孤岛问题,降低KYC成本,增强资金监测有效性,提高打击洗钱违法犯罪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