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特色农业资源是北京山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该文在对山区特色农业资源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北京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及优势条件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明确了北京山区特色农业资源的开发现状,重点阐述了北京山区主要特色农业资源的类型、种类、特性、规模及效益。 相似文献
3.
4.
在我国所发生的自然灾害中森林火灾的破坏性比较大且救治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威胁到山区林地的环境.本文主要论述了山区林地森林发生火灾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预防和扑救措施. 相似文献
5.
6.
集体林地经营规模分析——与林地规模经营观点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林地分散经营产生的经济背景,对林地规模经营论者的观点——林地规模经营可以转变林业增长方式、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和降低林业经营成本——提出质疑,并对林地分散经营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在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看,林地分散经营有其合理性,而规模经营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北京山区7个区县的土地利用详查和变更数据,并利用该区2007年土地利用现状图,运用多样化指数、集中化指数以及组合类型对区域内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利用空间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对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描述,区域地形地貌是土地利用结构形成的自然基础,根据定量、定性分析结果,并结合区域景观格局分析,在北京山区区县规划布局了山前城镇农业发展区、山前平原农田区、山前林果带和生态农业区,以实现北京山区在全市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8.
9.
10.
林地资源与农户林业收入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首先对林地资源与林业收入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然后运用福建省顺昌县农户林业收入的调查数据,分别对农户林地资源的数量、林地资源的经营类型与林业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林地资源是农户参与林业收入分配的重要形式;农户林地资源数量越多,其家庭林业收入也越高;农户林地资源的经营类型不同,其家庭林业收入也不同;竹林经营和经济林经营对目前农户林业收入的增加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广东山区林下经济发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林下经济发展的思想渊源和内涵出发,分析了广东山区发展林下经济的困境,然后对林下经济的效益、广东山区发展林下经济的有利条件和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发展林下经济是实现广东山区经济绿色增长,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出路,但由于地形、市场、管理、技术等原因,广东山区林下经济仍未得到大力发展;走适合广东山区的林下经济发展路径,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目的是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广东山区发展林下经济有着天生自然和资源优势、发展模式和市场需求转变的经济拉力、政策鼓励等有利条件。最后,从发展模式、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三个方面探索了广东山区林下经济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论加快江西山区综合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着重以江西四个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总结基本经验做法,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江西客观实际,探讨了江西山区综合开发面临的机遇和有利条件,相应提出了加快江西山区综合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世界各国林业发展已由单纯追求以木材及林产品为主的经济效益,转为获取经济效益和生态社会效益并重。为了协调林地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矛盾,将林地资源划分商品性林地资源和公益性林地资源,实行分类利用。商品性林地资源经营利用以盈利为目的,其价格是所能提供地租的资本化。而公益性林地资源经营利用以生态社会效益为主。其价格只能是输出效益的货币化。二者的价格内涵有根本的不同,因此应进行分类评估,评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也应不同。 相似文献
14.
由于林地资源的分类利用和林地权利转让的内涵不同,以及林地市场管理的需要,林地资源价格体系应包括:林地资源分类价格体系,林地资源产权价格体系和林地资源管理价格体系。这三类价格体系是相互联系,反映价格内涵的不同和评价层次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16.
17.
唐艳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6,(6):67-72
秦巴山脉拥有丰厚的自然文化资源,区域内包括多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保护地。设立秦巴国家中央公园,可以优化、整合区域内各类型保护地,有利于保护秦巴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促进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了我国国家公园的法律体系框架,系统梳理了秦巴地区涉及的现有保护地类型的地方法规。建议制定《秦巴国家中央公园管理条例》,为保护秦巴地区的生态环境提供统一管理、跨省协作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清水江的木材流动,使其成为近两百多年来的一条财富积聚、商业鼎盛的黄金河。清代晚期,政府每年从这条河上征收的木材贸易税折合人民币1.6亿元,其木材贸易总量折合人民币20亿~32亿元。如此高频度利用背景下的清水江沿岸的生态环境能在两百年间依然健康,依然生机勃勃,可称得上是一个奇迹。文章通过对林地契约文本所反映的社会实质的解读,揭示清水江流域各族人民高效利用林地资源和精心维护生态系统的完美结合,以期为今天的集体林权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