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济转轨路径选择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经济转轨这一概念以及两种经济转轨的路径选择方式的回顾,指出这种选择的差异源自各国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的制约。通过分析表象上的差异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的共性,并根据中国的市场化次序历程指出任何转轨路径的选择都存在着市场化次序的选择问题。最后,给出了一些结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运用体制转轨和渐进改革的宏观视角、使用制度演进和制度创新的分析方法、结合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可以对独立董事制度的构建背景、意义、发展途径进行一个比较详尽深入的经济逻辑分析。本文认为,在制度潜力发掘-市场规范发展彼此良性互动的作用机制下,独立董事制度将逐渐成熟壮大,并最终形成对原有公司治理结构体系的冲击,促使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市场的不断成熟,即向规范化变迁。  相似文献   

3.
4.
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数额巨大,信贷风险十分严重,且有着不同于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独特特征:集中性、隐蔽性、累积性、体制性及风险主体缺位性。究其产生原因,既有外部经济金融体制不健全的因素,也有管理不善的原因。因此,防范和化解银行信贷风险应从改善银行外部运作环境和加强内部科学管理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在制度变迁理论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制度决定论和增长决定论.由这两种观点可以导出转型国家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宪政优先或者增长优先.本文指出,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通过改变社会权力结构来共同实现制度结构的提升和社会的长期发展,它们是互动的,而不是对立的.中国当代的转轨之路应该立足于渐进式增长中的社会权力结构调整.自由市场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都具有权力再分配的功能,对于社会权力结构的调整起着重要的作用,应该成为中国渐进式改革中制度建设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6.
分析我国在经济转轨时期价格管制政策,通过对价格管制在不同情况下对企业产出的不同影响,得出价格管制应在市场经济趋于成熟的条件下逐步放松的结论,但还应考虑到企业的不同性质,予以区别。  相似文献   

7.
国民储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中国从1978年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经济增长率在1978~2000年期间平均达9%左右。同期中国国民储蓄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居民储蓄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增长过程。  相似文献   

8.
经济转轨时期投资需求的规模与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丹 《财经科学》2002,(5):106-110
改革以来我国投资需求的实际变动过程与“钱纳里标准结构”相比,显示出很大的差异性,突出表现为投资率显偏高、投资规模过大。这种被人为拉大的投资需求的结果表现为低效率的投资形成过程。即存货增加在GDP中的比重过高、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质量不高。本从分析我国投资需求规模大而效率低的现象入手,指出低效率的政府投资需求过度是造成以上局面的主要原因,进而探讨了政府投资规模和范围调整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解明 《经济学》2007,6(2):561-580
本文在分别考虑政府与私人部门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利用一个动态模型研究了转轨过程中国有资本比重的最优路径问题。借助数值模拟,首先,本文发现最优转轨路径仍然是存在的,并且只能是渐进式的。其次,研究还发现存在一个转轨成本的临界值,当转轨成本大干该值时,国有资本比重将不会降低,经济将不会进行转轨。另外,本文的研究还为现实中政府在转轨期间所推行的一些改革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转型经济中融资制度绩效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宗新 《财经研究》2002,28(8):13-20
经过20多年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基本实现了传统财政供给型融资制度向现代市场型融资制度的有力切换。然而,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经济体制的转换与融资制度的发展之间产生的矛盾与摩擦,造成金融资源逆配置,融资制度的内在效率相对低下,这必然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和阻滞,导致中国现实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由于金融资源逆配置的根源是融资制度本身存在的三重内在缺陷,即结构性缺陷、体制性缺陷和功能性缺陷,因而提高融资制度绩效、克服融资制度缺陷的根本路径就在于中国融资制度的市场化创新。  相似文献   

11.
金融全球化与经济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自19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随着贸易自由化和生产国际化的进一步扩大,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已成为一种更加明显甚至是必然的趋势。这一趋势对经济转轨国家利弊兼具,其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经济转轨国家不仅要直面金融全球化所带来的利益和风险,而且要承受金融全球化与其经济互动所产生的双重效应。如何在融入金融全球化进程和加速金融自由化的同时降低金融风险,并正确选择金融改革的有效路径,这是经济转轨国家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或者说是必须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加以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俄罗斯和中国这两个各具典型意义的经济转轨国家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金融全球化与转轨国家经济的联动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金融全球化进程中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的路径选择,以及两种转轨路径下的绩效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唐未兵教授的著作《中国转轨时期所有制结构演进的制度分析》是其多年深入研究所有制问题的成果,是在力求更好地融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寻求对中国转轨时期所有制结构演进的更好解释。  相似文献   

13.
沪深两所成立后,中国股票市场的成长是一种政府推动模式。在这一模式下,中国股市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后在规模上迅速扩大,但同时也积累了许多深层次矛盾,导致市场效率低下。的股票市场迫切期待新一轮的市场创新,促使市场效率的迅速提升。新一轮创新的主题是市场化,其突破口在于:一是按市场原则放松管制,合理确定各经济主体的市场准入;二是改造现行市场结构和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三是建立与完善证券市场各项基本制度与配套支持系统;四是适时推出新的金融交易工具及交易模式;五是建立市场化的集中型国有股权管理体制;六是疏导证券市场的功能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别考虑政府与私人部门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利用一个动态模型研究了转轨过程中国有资本比重的最优路径问题。借助数值模拟,首先,本文发现最优转轨路径仍然是存在的,并且只能是渐进式的。其次,研究还发现存在一个转轨成本的临界值,当转轨成本大于该值时,国有资本比重将不会降低,经济将不会进行转轨。另外,本文的研究还为现实中政府在转轨期间所推行的一些改革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制度创新与农民增收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又是收入问题。在现阶段农业发展中,由于受到一系列制度性因素的约束,造成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速度缓慢。在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时。通过对农业制度的创新,可消除制度性因素的约束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 ,建筑业以及从中衍化出的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全面分析建筑业 ,以便应对经济转轨时期对经济发展对它的要求是一个不容轻视的课题。文章分析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现状 ,建筑业的国际环境、国内环境。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通过认知基础的完善和人类发展的经济史分析深化对转轨时期经济的研究。得出的主要观点有:第一,体制转轨与成长转型是转轨时期经济面临的双重约束.转轨的目的在于寻求适应现实成长阶段的制度安排,使双重约束转化为双重激励,实现经济发展;第二,转轨的制度安排比一般性制度变迁远为复杂和系统,路径选择与政策搭配都对经济绩效产生直接影响,选择一契合是寻求约束向激励转化的重要思想;第三,转轨时期的经济绩效由回顾性增长和前瞻性增长两种性质的收益构成:随着转轨过程中认知条件的趋同,转轨的走向会逐渐趋同;第四,转轨的实质是一次商业功能的重建,是补商业的课。中国样本超常增长的实质,是特殊奈件下发生的一次商业革命的结果;第五.无论转轨过程表现出怎样的特殊性和多样性,转轨的发生和结果都将符合于经济史的一般性原理。  相似文献   

18.
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未能对农村经济起到支撑作用。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固有的利益机制对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形成的路径依赖 ,而农村的制度环境、产权制度以及组织制度又是其利益机制形成的客观条件。摆脱路径依赖 ,进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是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加强金融深化、增大制度创新供给 ,注意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方式的渐进性和历史继承性 ,加强农村金融组织的产权制度创新 ,明确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方向等途径来解决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二元劳动力市场下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成因进行分析,阐述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国有企事业单住内部劳动力市场缺陷与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国有企事业单位在对内修复与改善内部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的同时,应加大力度进行制度创新,从而建立更有效率的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前国家主导的制度供给在促进城市工业发展的同时抑制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革开放后,城乡和区域间制度创新空间的变化导致城乡之间和东西部地区之间发展差距。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要求在规范国家制度供给的同时,赋予城乡间和地区间相同的制度创新空间,积极鼓励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