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的对外开放实行的是从沿海到内地的渐进式开放战略.正是由于这种梯度推进式的对外开放政策.再加上经济地理区位和软硬投资环境的差异,导致外资在我国主要集中于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并向内陆地区扩散。改革开放20多年来。外资在我国的地理集中指数明显下降。各省市区外资的来源及外资的产业投向有较大的差异。利用外资越多的地区.外资对GDP增长贡献越显著。  相似文献   

2.
外商投资     
《首都经济》2010,(5):8-8
鼓励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我国将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扩大开放领域,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引进外资的不断深入,外资投向和外资结构单一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引进的外资大多是外商直接投资、国外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商业贷款等。其性质决定其外资投向主要是我国新兴产业和东部发达地区,而我国传统工业、大中型企业及中西部地区外资投向较少。如何使用外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如何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如何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效益,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不失为一条捷径,并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浙江利用外资:重在质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在积极配合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克服土地、电力等能源短缺的困难,浙江利用外资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合同外资和实际外资创历史新高,外资的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与此同时,也存在一系列因素制约浙江外资的增量提质,有必要深入分析目前外资的产业流向、地区投向以及外资的来源等,针对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外商在华投资出现结构性变化周宗敏1994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为337.87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三成以上,但引进的外商投资项目数和外商投资协议额却有明显下降。从去年开始,中国在利用外资方面进一步明确了以技术换市场、依靠产业政策引导外资投向的政策。分析...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呈下降趋势。1997年我国共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包括石油合作开发项目)共ZI001个,合同外资金额510.0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4525亿美元。新批的项目数自1994年以来连续第四年下降,合同外资金额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合同外资金额平均规模和工业项目外资金额比重也开始下降。1998年l-m月,全国共批准外商投资项目11410个,合同外资金额280.1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38.77亿美元,除合同外资金额比上年同期增长外,其它项目也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1997年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7.
苏静 《天津经济》2005,(1):32-34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利用外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65277个,批准合同外资金额9431.3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商投资金额4997.6亿美元;累计借用国外资金1471.57亿美元,累计中方境外投资114.27亿美元。在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我国利用外资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改革开放初期,利用外资主要以借款、发行债券等间接筹资为主。  相似文献   

8.
如何克服目前我国利用外资管理中出现的软化倾向,加强规模、投向、绪构的管理,将外资政策与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整体效益?这些问题均要求我们认真探索和研究。4月2日,上海财经大学财政系投资经济管理教研室召开了“利用外资规模与政策研讨会”,上海市外资委、外经贸委、建行、交行、财政局。  相似文献   

9.
广东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上起 《珠江经济》2005,(12):28-34
保持外资结构的合理与优化,是实现广东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广东经济稳定、均衡、可待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就广东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地、产业投向、区域分布以及外商投资设立企业方式等结构性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外资与我国产业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革开放20年来,外商投资的区域、规模、领域、方式均在不断发展、扩大及多样化。截至2001年底,中国已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90484户,合同外资金额达7459.09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954.69亿美元。2002年1-10月份我国实际利用外资464.4亿美元,同比增长19.65%,合同吸收外资765亿美元,增长34.87%。外资经济不仅推动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改变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提高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在充分肯定我国利用外资已取得成绩的同时,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利用外资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开放视野     
《开放潮》2001,(7)
吸收外资要抓好六项重点工作 7月4日在北京闭幕的全国外资工作会议指出,在新形势下吸收外资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第一,正确引导外资投向,为调整产业结构服务。鼓励外商投资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利用外资要从一般加工工业为主转为侧重于高新技术产业;从以工业为主转为着重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包括金融、贸易、信息、咨询、广告以及资产评估、会计、律师等中介机构。要在科技、教育等领域扩大利用外资,还要鼓励外资投向环保、旅游业。第二,积极吸收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鼓励跨国公司通过并购等方式进…  相似文献   

12.
漫淡利用外资●陈柯先赵薇自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利用外资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截止1997年8月底,全国累计批准利用外资项目296914家,实际使用外资总额达2044.15亿美元。从1993年开始,我国已连续4年成为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商投资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利用外资与产业结构调整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利用外资规模已连续8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全球第2位。但我国利用外资也存在技术滞后,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加入WTO后,我国应从扩大外资准入、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外资质量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加快经济发展,项目是最重要的支撑和载体;加快经济发展,投资和消费是动力源,对于能源重化工城市,投资是关键。从现实情况看,外资在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较低。以今年预计数,全市利用外资实际到帐数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29%,即使全部投向重点建设,也只占到14%,因此,面对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强省唐山要当“领头羊”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大利用外资,对推动唐山经济蘑好、更快发展意义和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短缺经济结束,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中国加入WTO,利用外资进入新阶段,外资经济与内资经济之间的竞争关系日益明显,关于利用外资的争论也不断升温。外商投资的正面效应远远大于负面影响,转轨关键期外商投资的制度效应不可替代、中国对外资的依赖度并不高,外资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并未发生,利用外资导致“拉美化”纯系危言耸听。  相似文献   

16.
我省利用外资增长六成从省外经贸厅获悉,今年上半年,我省利用外资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良好势头,全省外商直接投资新批项目170个,合同利用外资51334万美元,同比增长66.7%;实际到位外资44684万美元,同比增长62.7%。上半年的外资利用工作呈现出几个明显的特点:从投资规模看,外商投资的大项目有所增加,投资规模继续扩大。新批项目中,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25个,合同利用外资2.96亿美元,占全省合同外资总额的57.7%;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有9个,合同外资金额为2.12亿美元。总投…  相似文献   

17.
《浙江经济》2004,(18):1-1
国际资本流动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有效地利用外资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提高区域经济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对外开放中,利用外资一直是浙江的一个薄弱环节。但近三年来.浙江抓住国际产业结构加速调整的重大机遇,利用外资出现了较大幅度增长,合同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幅分别为68.8%和50.0%,远高于全国同期22.4%/和9.4%的水平。到2003年合同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已跃升  相似文献   

18.
外资投资我国银行业是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本文从外资投资国内银行业的现状出发.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角度分析了外资投资国内银行业的动因.进而通过分析外资投资国内银行业对我国银行业乃至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安全有效利用外资发展国内银行业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外资是黑龙江省对外经济关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计量经济学研究表明,实际利用外资对该省的产值具有极高拉动效应.但在产业结构内部,外资对黑龙江省第一、三产业的贡献度较低,对第二产业贡献度较高,因此十分有必要引导该省的外资投向,通过外资对产业结构效应的机制运作,使产业结构升级优化.  相似文献   

20.
“十五”头三年全省合同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238.6亿美元和108.2亿美元,分别占全国同期合同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达到8.9%和7.1%,占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全部合同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的49.4%和48.5%。是浙江利用外资进展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